氣象科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氣象科技(CN:11-2374/P)是一本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大型雙月刊,自創刊以來,選題新奇而不失報道廣度,服務大眾而不失理論高度。頗受業界和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好評。
欄目設置
動力氣象與天氣預報、氣候分析與預測、遙感與探測、信息技術及應用、城市與環境氣象、農業與生態氣象、人工影響天氣、雷電防護[1]、應用與服務。
版權信息
刊名:氣象科技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辦: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周期: 雙月編輯:正刊論文網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
ISSN: 1671-6345
CN: 11-2374/P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氣象科技
創刊時間:1973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辦刊宗旨
《氣象科技》作為一份具有工程技術特色的氣象綜合技術期刊,按照「面向業務、面向發展、面向基層」的宗旨,為廣大科技人員提供一個知識、技術、經驗交流平台,報道大氣科學各領域和相關科學各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
主要欄目
本刊主要設有大氣探測與信息技術,大氣動力與天氣氣候,生態環境[2]與應用氣象,台站實用技術等欄目。
文稿要求
1. 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練,數據可靠,圖表清晰。每篇論文(含圖表)不超過2000~6000字,包括:題目(儘量控制在20字之內)、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城市名、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詞(3~8個)、正文、參考文獻、英文題目、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作者和單位英文名稱,請單面打印。
2. 摘要請交待清楚研究的目的、對象、方法、結果和結論(不得少於200字,但不多於400字),並提供相應英文提要(包括英文文題、姓名、單位)。
3. 量和單位及數字用法等應符合國家標準。變量符號請用單個斜體西文字母表示,可帶下標或其他說明性記號,不要用英文首字母縮寫當作變量符號。所有表示矢量或矩陣的符號請特別標註。公式、正文中第一次出現的非常用物理量應交待含義。
4.圖、表中的物理量(橫、豎軸)應給出名稱、單位。分布圖應標註經緯度。曲線圖中不同的線條用不同形狀和粗細的線條區分開,等值線要與地形或網格線區分開,線條平滑清晰,不斷線或呈「鋸齒」狀,圖中的數字(文字)不宜太小(通欄圖不小於5號字,半欄圖不小於6號字)。插圖請放在文稿中相應位置(先見文,後見圖)。
5.引用他人成果應註明出處,尚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引用。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順序編號:期刊格式:作者(外文姓前名後,需給出前三位,三位以上加「等」或「et al.」).題名[J].期刊名,年份,卷號(期號):頁碼. 專著格式:作者.書名[M].版次(初版不寫).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頁碼.
6.來稿第1頁地腳附註該文屬何種基金資助(基金號)和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電話號碼、Email地址等。
7.《氣象科技》為全國性刊物,請注意避免地域性太強,注意成果的可推廣性。
8.編輯部對來稿有權進行刪改處理,不同意本刊修刪者請書面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並請作者自留底稿,投稿後6個月未接本刊修改或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本刊對所刊發稿件收取發表費,並致稿酬。?
10.《氣象科技》已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資訊)等數字化出版物收錄,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光盤版稿酬和刊物內容上網服務報酬,不再另付。作者若不同意將其稿件納入上述版本進行交流,請事先書面聲明,本刊另做處理。
視頻
氣象科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雷電防護的基本常識有哪些?,搜狐,2018-10-25
- ↑ 中國生態環境狀況,搜狐,200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