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靈叢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靈叢台,位於中國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叢台公園內,為邯鄲市的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公布時間為1982年7月23日。武靈叢台的歷史年代為戰國、明、清。

武靈叢台相傳建於戰國趙國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至前299年)。趙武靈王建築叢台的目的,是為了觀看歌舞和軍事操演。史載,叢台有天橋、雪洞、妝閣、花苑諸景,結構奇特,裝飾美妙,在當時揚名於列國。但在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叢台經歷了無數次的天災人禍的破壞,多次改修重建,現存之叢台,是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修建的,以後又進行過重修[1]

「叢台」名稱的來歷,是因為當時許多台子連接壘列而成,「連聚非一,故名叢台」。相傳建於春秋戰國趙武靈王時代,故又名「武靈叢台」。現已以此為中心建成叢台公園。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觀賞賦詩。

簡介

相傳建於趙國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顏師古《漢書注》稱,因樓榭台閣眾多而「連聚非一」,故名"叢台"台上原有天橋、雪洞、花苑、妝閣諸景,結構嚴謹,裝飾美妙,曾名揚列國。趙武靈王是趙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國君,為了使國家強大起來,他對作戰方法進行改革,變車戰為騎戰,推行「胡服騎射」,並身體力行,訓練兵馬,軍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目前已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區、中國100家名園、國家重點公園等稱號[2]

特點

叢台高7米,東西長60米,南北寬22米,台前翠柏夾道,有階石可登台上,進門壁上嵌有「滏水東漸,紫氣西來」八個大字。台高7米,東西長59米、南北寬22米,向南突出一段長50米、寬10米。北有趙王宮,又名武靈館,東有門樓,西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諸榭,台北有「七賢祠」,祠內樹立着趙國的程嬰公孫杵臼、韓厥、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7位君子的彩色塑像。現在僅剩一台,高26米,中間夯築,外用磚砌。清朝乾隆皇帝在這裡留下了「傳聞好事說叢台,勝日...」

現存古叢台為清代同治年間重修,占地1100多平方米,高28米。當中一層有 5間大屋,名「武靈館」,是為紀念武靈王的而建。最上一層門額上題有「武靈叢台」幾個大字現存古叢台為清代同治年間重修,占地1100多平方米,高 28米。三層青磚高台的底層南北各有一門,甬道右側的台牆上還嵌有「滏流東漸,紫氣西來」幾個大字,北門台階上的大石碑,是乾隆帝游江南路時親筆書寫的詩碑。當中一層有 5間大屋,名「武靈館」,是為紀念武靈王的而建。最上一層門額上題有「武靈叢台」幾個大字。

視頻

武靈叢台 相關視頻

中國百家名園之一,河北邯鄲市武靈叢台
古都邯鄲,武靈叢台歷史傳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