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株洲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株洲故事(株洲一景)原圖鏈接來自 央視國際 的圖片

株洲故事》簡介:被火車拖出來的城市株洲,是湖南第二大城市,1951年6月正建市,經過了60多年的發展與改變見證了株洲的蛻變,一切的源頭都是歸功於鐵路,多年來鐵路的發展也同時造就了株洲的發展。

分集劇情

《株洲故事》第三集 築夢蔚藍 [見證] 20120104

株洲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如今不僅是電力機車的搖籃,還被稱作是高速鐵路的大腦和心臟。不僅如此,風能發電、電動公交等新技術、新能源,更在這片藍色的天空下成長壯大,成為株洲這座工業城市的驕傲。對株洲人來說,曾經讓他們驕傲過也痛苦過的歷史正在逐漸走遠,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屬冶煉、軌道交通、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正在形成新的工業支柱,它們換來的是更加新鮮的空氣、更加蔚藍的天空。(見證2012年第3期)

《株洲故事》第四集 家在湘江邊 [見證] 20120105

本節目主要內容:火車頭是株洲的象徵和榮譽,李起林是六十多年前從東北來到了株洲,住在湘江邊,還有許多跟他一樣當時的年輕人來到了株洲,建設了株洲,給株洲注入了活力和激情,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把株洲為家成為了當地第一代移民,為株洲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見證2012年第4期)

《株洲故事》第五集 守望家園 [見證] 20120106

本節目主要內容:幾年中株洲變化迅速,環境優美。2007年株洲和長沙、湘潭一起被納入國家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兩型社會,意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旨在建立一種節能減排的社會運轉體系,保障人與自然間和諧持續的共生形態。如今株洲邁向環境資源節約環境會友好的城市。(見證2012年第5期)

紀錄片流派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1]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2]」,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盧什(《夏日紀事》 1961年)為代表的「真實電影」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推銷員》 1969年)代表的「直接電影」運動。真實電影為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煽動其中一些劇情的發展。直接電影為觀察式電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3]

視頻

株洲故事 相關視頻

第20講 《夏日紀事》之生產過程
維爾托夫與《帶攝影機的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