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津廣嚴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柏林寺)
前往: 導覽搜尋

福津廣嚴院,又稱柏林寺,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縣三河鄉柏林寺村,始建於宋紹興三十一年,清代擴建,占地2500平方米。

福津廣嚴院座北朝南,現存的僅是原寺院中前院的四座建築:前殿、東廂房、西廂房、大雄寶殿。福津廣嚴院建築仍保留着南宋的建築風貌和特徵,是一座重要的早期建築,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建築技術建築文化,特別是研究南宋建築具有重大的價值。

2019年10月,福津廣嚴院被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沿革

據《武階備志》載:「後魏置武階郡,西魏於郡置覆津縣。唐景福元年更名福津。」又載,「金石文跋尾雲,階州福津鎮彌陀院,蓋本彌陀院,至是始賜名廣嚴也。」廣嚴院原名彌陀院,北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朝廷賜名廣嚴院。

宋天聖年間為廣嚴院鼎盛時期,營造有大佛殿、文殊殿、觀音殿、齋廳、僧房、三門樓等30餘間。

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立《新修廣嚴院》碑文:「紹興中為漲潦齧壞,無尺椽寸瓦留者。」說明北宋時建築宏大雄偉的廣嚴院,在南宋紹興年間被洪水沖毀,再也不復存在了。

據寺藏《福津縣廣嚴院記》碑文記載:「該院故名彌陀舊廬,至嘉佑中,改賜今名。紹興中,為漲潦齧壞,始相今址,遷而新之。起於紹興三十一年,落成於乾道九年,凡十二年。」此後的元、明時期是否進行過維修已無從考證。

據山門脊檀題記:清雍正六年(1728年)春,廣嚴院曾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1995年,由甘肅省文物保護維修研究所勘察設計,永靖縣古建築施工隊施工,對廣嚴院進行了維修。

2010年,在國家、省、市、區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在文物保護法允許的範圍內,對廣嚴院進行了大規模搶修。

結構

福津廣嚴院座北朝南,早期建築規模宏大,建築物甚多,歷經滄桑,現存的僅是原寺院中前院的四座建築。這四座建築坐北向南依次為:前殿、東廂房、西廂房、大雄寶殿,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520平方米。

福津廣嚴院前殿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三間,通面闊10.74米,進深兩間,通進深5.8米,面積63平方米。灰瓦屋面,台明前砌十一級踏步。前殿梁架結構為抬梁式,前檐柱與後檐金柱間承大梁,上置三架梁。後檐金柱與後檐柱間設單、雙步梁連接,並以叉手斜戧脊檁。裝修前檐明間為木門板,兩次間為土坯磚牆封護。後檐明間以雀替為飾(現佚失),次間牆體上部後人各開一窗,地平為水泥地面。

福津廣嚴院東廂房為硬石式建築,灰青布瓦屋面,平面面闊三間,通面闊9.805米,進深二間,通進深6.10米。結構形式為抬梁式,梁架做法同西廂房,因東廂房被後人改動較大,故其平面、梁架及裝修已失去原有的做法。

福津廣嚴院西廂房為硬山式建築,灰青布瓦屋面,平面面闊三間,通面闊9.15米,進深二間,通進深5.51米。結構形式為抬梁式,三架梁帶單步梁,三架樑上坐瓜柱,支頂脊檁和後金檁,建築牆體均為土坯牆,外粉麥稈泥。現存西廂房被後人改動較大,僅部分梁架留存,平面將北側加建一間,梁架裝修已失去了原做法。

福津廣嚴院現存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五間,同面闊18.23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2.01米,面積219平方米。單檐歇山頂。殿前置月台,月台深3.2米,台明前有踏步三級為後人改砌。大雄寶殿內部平面採用了朱元時期常見的減柱造型式——即減去了前檐內金柱,增加了建築的使用空間。但由於建築年代久遠,加之地震的影響,大梁出現拔榫及劈裂現象[2]。現大梁下由後人加木柱摯頂。殿內梁架為砌上露明造,抬梁式結構,四縫六椽袱,後坡有牮牽和草乳松。明間兩縫四椽袱與六椽楸間設駝墩支頂。脊瓜柱兩旁置魚背,檁下伴有攀間輔佐。每間有三垛;殿檐柱檐頭做梭柱,且檐柱由明間至稍間有5厘米升起。殿檐下斗拱碩大,為工輔作單昂,柱頭輔佐昂後跟四椽袱,鋪間輔佐後尾做真昂挑於下平桁,從其斗拱尺寸和做法看,具有着較典型的宋元建築特徵。前檐裝修明間為木板門,次間為隔扇門,盡間為直根窗。後檐明間門後人用牆體封堵,殿的兩山牆及後檐牆均做15厘米的牆體收分。牆體為土坯牆砌築,外粉麥稈泥。  

特點

福津廣嚴院前殿上為筒瓦,九脊十獸單檐挑角,歇山頂,正脊兩端鴟吻張口吞脊,脊面上飾牡丹花葉,下飾琴棋書畫,名間、次間、稍間齊全。柱刻海石榴、蓮花,柱頭卷剎,每間檐中刻有鴛鴦交首。四角柱斗拱上為雙抄下昂咀琴面,昂屋樑深入屋頂內達三米,全為真昂。屋內昂柱交,接處有雕刻禪肚雀替,次間與稍間大樑上有陰刻駝峰梁宋代木結構風格。

視頻

福津廣嚴院 相關視頻

美麗動人的柏林寺
古代建築之七檁硬山小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