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丹(小提琴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丹,1982年出生於北京,4歲時由父親啟蒙培養學習小提琴,師從中央音樂學院王治隆教授。9歲時隨中日彩虹青少年友好訪問團赴日本,出色地演奏了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13歲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師從黃曉芝教授。16歲時獲得全額獎學金紐約曼斯音樂學院深造,師從伊夫里·吉特利斯(Ivry Gitlis)、露西·羅伯特熱拉爾·布萊亞倫·羅桑(Aaron Rosand),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

人物生平

朱丹出生於北京,朱丹的音樂之路可謂順風順水。4歲時由父親啟蒙培養學習小提琴,師從中央音樂學院王治隆教授。9歲時隨中日彩虹青少年友好訪問團赴日本,出色地演奏了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13歲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師從黃曉芝教授。16歲時獲得全額獎學金赴紐約曼斯音樂學院深造,師從伊夫里·吉特利斯(IvryGitlis)、露西·羅伯特熱拉爾·布萊亞倫·羅桑(AaronRosand),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

朱丹曾在多個著名國際音樂大賽中折桂,包括蒙特利爾國際小提琴比賽、仙台國際音樂比賽和中國(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等。朱丹18歲即成功登台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奏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1]

並於2005年舉行的布魯塞爾伊麗莎白皇后國際音樂比賽中進入決賽並獲得桂冠獎。朱丹與德國慕尼黑交響樂團在英國和德國15座城市巡演門德爾松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獲得極大成功,並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巴黎加沃音樂廳、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華盛頓國家藝術畫廊以及墨西哥城、約翰內斯堡和東京等地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

作為獨奏家,朱丹經常出沒於歐美交響樂團的樂季演出,如慕尼黑愛樂、波士頓交響樂團、美國國家、德意志國家愛樂、維也納室內樂團德國紐倫堡交響樂團、約翰內斯堡愛樂樂團、北荷蘭交響樂團及國內上海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澳門交響樂團合作巡演,並聯手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菲利普·昂特蒙、祖賓·梅塔、潘德列茨基、黃曉同、湯沐海、余隆、張國勇、呂嘉等國內外著名指揮家多次合作。與郎朗和倪海葉組成三重奏在美國巡演,與鋼琴家白健宇合作在法國舉行獨奏音樂會。

他還頻繁受邀於國際音樂節如美國探戈伍德、奧地利薩爾茨堡、瑞士韋爾比耶、法國卡薩爾斯等進行演出並教授大師班,與郎朗、白健宇、米歇爾·達爾伯托、吉頓·克雷莫、理查德·古德、今井信子、 米沙·麥斯基、內田光子等大師合作演繹室內樂作品。

2009年5月,他與卡薩爾斯音樂節獨奏家一同在中國巡演。2010年7月,應鋼琴家和指揮大師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邀請,朱丹加盟"艾森巴赫和他的朋友們"系列音樂會,在大師指揮下與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節日樂團合作演出舒曼的小提琴協奏曲,慶祝艾森巴赫大師70歲壽辰以及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創建25周年。在此後的音樂季中,朱丹將與艾森巴赫大師在華盛頓的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及美國各大城市合作演出莫扎特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系列音樂會,與法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拉穆勒樂團合作在巴黎香榭麗舍音樂廳演奏西貝柳斯的小提琴協奏曲,與溫哥華交響樂團演奏普羅科菲耶夫第二協奏曲,與俄羅斯鋼琴大師亞歷山大·帕雷合作在法國和摩爾多瓦舉行音樂會等。

朱丹與法國鋼琴家菲利普·昂特勒蒙合作為瑞士Cascavelle唱片公司錄製的弗朗克小提琴奏鳴曲集得到了法國及世界主流媒體的讚譽並榮獲獎項,包括《費加羅報》、《音叉》、《音樂世界》和英國廣播公司。朱丹擅長演奏的曲目十分廣泛,除古典作品之外,還與多位現代作曲大師同台演繹他們的獨奏和室內樂作品,包括喬治·本傑明、捷奧爾吉·庫爾塔格、吉安·卡洛·梅諾蒂、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等。朱丹居住於紐約,他演奏的是卡洛·安東尼奧·泰斯托雷於1763年製作的小提琴,由艾利克西絲·格雷戈里基金會慷慨借與。

此外,朱丹已為Cascavelle、 Nax.s、 薩爾茨堡音樂節ORF等唱片品牌錄製專輯, 他最新的兩張世界首錄唱片B.ris Papand.pul.小提琴協奏曲與盛宗亮室內樂作品專輯將於2017年發行。

近年演出轟動國際樂壇

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和指揮大師艾申巴赫在美國探戈伍德音樂節上合作

祖賓·梅塔大師執棒的佛羅倫薩五月節日樂團在樂季開幕音樂會上同台演出,還受梅塔大師之邀連續三年在其故鄉孟買舉辦專場系列音樂會

2015年6月在華盛頓為中美兩國高層領導人出席的「中美文化交流即人文高層會議首次論壇」演奏專場音樂會。

2015年末, 朱丹受邀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周年在其巴黎總部演奏慶典音樂會,該場演出得到全球各大媒體的轉播和報道。

2017年伊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特派藝術家,赴基輔烏克蘭國家愛樂樂團合作為中烏建交25周年獻樂。

除了繁忙的音樂活動外,朱丹還積極參與國際環保組織「南極論壇」遠赴登陸南極的使命,成為史上首位在南極洲大陸上演奏的小提琴家,並由鳳凰衛視錄製成紀錄片。[2]

藝術成就

2005年在青島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朱丹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第三名,給許多國際評委和青島樂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他已獲得多個國際獎項。2002年,他獲得紐約"國際青年藝術家比賽"的第二名和"約翰遜國際弦樂大獎賽特別演奏獎"。此後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從2003年至2005年,他接連在法國楓丹白露小提琴比賽、比利時伊麗莎白皇后國際音樂比賽、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音樂比賽、日本仙台國際音樂比賽以及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等數項重大國際賽事中獲獎。

國際大賽的磨練造就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而成功的背後是他個人勤奮學習和不斷自我超越的實踐。朱丹4歲時在父親啟蒙下學習小提琴,9歲時就首次登台,13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小提琴。1999年,16歲的朱丹被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破格錄取為本科生,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師從露西·羅伯特教授。在美7年的深造學習,為朱丹未來的音樂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更增強了他發奮學習、追求卓越的自信心。

在曼尼斯音樂學院學習期間,他上過許多著名小提琴大師的課,如布萊、美島麗、里奇、羅桑、吉特利斯等等。小提琴大師里奇在他的大師課上對這位中國年輕人的天賦誇讚有加,預言"他將成為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85歲高齡的小提琴傳奇人物吉特利斯在聽完朱丹的巴黎音樂會後,主動收他為徒。世界著名鋼琴大師、指揮家菲利普·昂特勒蒙讚譽他"擁有傑出的演奏技能,是一位真正的音樂藝術家。"

作為獨奏家,他在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舉辦了一系列獨奏音樂會,他曾與美國音樂家協會交響樂團,新澤西交響樂團,聖地亞哥交響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比利時國家管弦樂團,比利時瓦隆皇家室內樂團,西班牙國家交響樂團,德國慕尼黑交響樂團,波蘭盧托斯拉夫斯基愛樂樂團,維也納室內樂團,日本仙台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出。

2003年朱丹首次回國演出,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與黃曉同教授指揮北京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取得巨大成功。國內音樂界和樂評人開始關注起這位後起之秀,而朱丹與中國愛樂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青島交響樂團等多個樂團的合作演出,使其在國內擁有了更多喜愛甚至追捧他的熱心觀眾。2007年元旦,朱丹應著名指揮家余隆邀請,參加了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在北京保利劇院的新年音樂會,並在樂團2006-2007音樂季中演出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隨後又參加了廣州交響樂團在國內的巡演,獲得好評。

2006年底和2007年初,朱丹還參加了慕尼黑交響樂團在英國和德國15個城市的巡演。他曾與許多世界著名音樂家同台演出,如指揮大師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潘德列茨基、馬迪亞斯·巴莫特等多次合作,法國著名鋼琴家兼指揮家菲利普·昂特勒蒙、美國鋼琴大師理查德·古德、法國鋼琴家讓-伊夫·蒂博代和著名單簧管演奏家兼指揮家保羅·梅耶等。他已成為活躍在國際樂壇上的青年音樂家。

2012年被中央電視台選為中國十大青年小提琴家之一,並與呂思清李傳韻等9位小提琴演奏家同台舉行"光榮綻放十大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音樂會。

人物評價

「引領當今國際樂壇的中國藝術家之一」 --最權威英國古典音樂雜誌《留聲機》雜誌

「一流的音樂家,具有卓越才華的小提琴演奏家」 --指揮大師祖賓.梅塔

「一位有着令人敬佩的謙遜和優美音色的藝術家」。--著名的《斯特拉地》雜誌[3]

音樂教育是整個家庭的事,家長有責任參與學習

音樂教育是整個家庭的事

35歲,出生於北京,朱丹的音樂之路可謂順風順水。4歲時,他由父親啟蒙培養學習小提琴,13歲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6歲獲全額獎學金赴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深造。

朱丹的父母並非職業音樂家,但收藏了很多古典唱片,喜歡放古典音樂。朱父記得,兒子兩歲多走路還不穩,聽到「四小天鵝」選段就會手舞足蹈,拍子和節奏都能跟上,「當時我就堅定了要培養他,我覺得他有一定的音樂天賦。」

朱父認為,孩子學音樂將來不一定要從事專業,但在素質教育上,音樂會對其一生產生深遠影響,「就拿小提琴來說,他左手要把音按准,右手要把弓子控制好,除了左右手配合,眼睛還要看樂譜,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專心、細緻都有很大好處。」

當前,中國有近8000萬兒童學鋼琴,學小提琴的人也不在少數。朱丹從自身體驗出發說,音樂教育其實是整個家庭的教育,不光孩子要學,家長也有責任參與學習。

「我父母並不是職業音樂者,幸運的是,他們在我學小提琴時很緊密地參與了這個過程,陪我一起上專業課,陪我選作品,帶我聽音樂會,自己也在底下學我演奏的作品。整個家庭的學習會給孩子帶來更多樂趣,因為他並不是孤單一個人在學。」

「現在的人肯定比我那個年代的父母更忙,可能大家會用時間作藉口,沒有時間學習,沒有時間帶孩子上課。但不要忘了,不是說你把孩子扔到琴房,扔給老師和學校就完事了,一定要在家裡花些時間跟他一起聽音樂。」

小時候,朱父並不給朱丹成家成名的壓力,但對他每天練琴很堅持。對這一點,朱丹也很感慨:拉琴光有才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

「尤其是演奏專業,我們要上台,要拿出最好的狀態,這個狀態是平常積累出來的。就像體育運動員在運動場上,要有一個系統化、堅持不懈的訓練過程。」也因此,朱丹總是和家長說,孩子的才能要通過訓練才能挖掘出來,「當你挖掘出新的才能時,你會覺得更有意思,更想去通下一個難關,更想去練習。」

朱丹還記得求學時,老師每星期都會布置新的練習曲,既要練,還要背,壓力很大,「當時我覺得很沒有必要,為什麼要把每一首練習曲都背下來?後來我覺得很幸運,十幾歲進入國際舞台,我發現我在輪換新曲目上適應能力很快,這都是小時候的積累。」

不光練琴,朱丹也建議琴童和音樂愛好者多聽不同作曲家、不同風格、不同樂器的音樂作品。就像讀莎士比亞,只讀一部作品,根本無法深入了解這位文化巨匠。再比如莫扎特,他的小提琴作品中有很多角色都援引自他歌劇里的故事和內容,「作品聽得越多,越能豐富你的想象力,對理解作者也有很大的幫助。」

講座現場,一位曾在廣州交響樂團附屬青少年樂團歷練的復旦學生提問,國內的青少年交響樂團和國外相比有一定差距,有沒有什麼提升的好法子?

朱丹認為,國內青少年交響樂團最大的一個問題,是缺乏合作與尊重的意識。

「國外小孩從小就養成了一種習慣,不光自己練琴,還要跟同齡人、跟兄弟姐妹一起合奏。合奏中養成的習慣,為他們今後走進交響樂團打開了一扇門。」

然而,「國內的音樂教育相對比較狹窄,大家都重視自我的鍛煉,要拿分、要考級。學音樂的目的如果只是為了考學校,為了加分,為了考級,我勸你趕緊停止,因為這是在浪費時間,反而影響你對音樂產生負面的東西。」

朱丹強調,演奏交響樂的關鍵在於合作,而合作起於互相尊重,「你看不起他,大家互相有一種歧視感,這個樂團不可能拉得好。你不能把耳朵關在自己的琴上,而是要放在外面,聽別人怎麼拉,你才能拉得更好。我們常說弦外之音,這是演奏當中真正需要做到的。」[4]

古典音樂里的人文傾向太多了

在劇院裡拉小提琴不稀奇,但要在南極大陸上拉,就實屬難得了。

朱丹曾與國際環保組織「南極論壇」遠赴南極兩次,有一次,他還在戶外冰川上,即興演起了馬思聰的《思鄉曲》。[5]

這次演出不僅給朱丹,也給隨行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朱丹說,在南極戶外演奏,原本是他很避免的事,因為南極氣溫低,風力強勁,手感冰冷,對琴也有風險。但最終,他還是架不住這片白色大地的誘惑,即興來了一曲,演完後,身旁的一塊巨大冰川突然就斷裂崩塌了。

「冰川倒塌的一瞬間也是一種音樂。」朱丹笑說,音樂本身來自於大自然,當你把自己投身於自然環境,風聲、水聲、鳥聲,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是音樂。當你擺脫現代社會帶來的種種雜音、噪音,靜下心來,完全把自己投身於自然環境當中,你耳旁的很多聲音都是音樂。音樂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然而,很多人意識不到,古典音樂里的人文傾向太多了,「古典音樂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缺少自然的韻律,尤其是當代音樂。其實有很多偉大作品的靈感都來源於大自然,音樂應該是人與自然情感的交流。」

朱丹舉例,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第六交響曲),就用音樂描摹了鳥語、溪水、暴雨、雷霆等自然景象。這是貝多芬九首交響曲作品中標題性最為明確的一部,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在雙耳完全失聰的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

作曲家用音符捕捉自然之聲,演奏家也要用真誠的態度彈奏出自然之聲。世界小提琴傳奇大師伊夫利·吉特里斯對朱丹說的一句話,至今被他奉為圭臬。那是2006年,24歲的朱丹在巴黎演出時,當時已85歲高齡的伊夫利·吉特里斯來到現場。音樂會後,吉特里斯告訴朱丹:「寧可演奏一個『美麗的錯誤』的音,也比演奏一千個所謂『完美』的音符更有意義。」

正是從這句話開始,朱丹真正理解了演奏:演奏藝術應該是現場的、即興的,而不是按部就班完成既定的樂章。很多瞬間的靈感和美好的表達就是那時那地才會激發出來的,當「靈光閃現」時,演奏家就應當勇敢地嘗試和表達。

「自然發出來的動態,他全抓到了。所以這些偉大作曲家並不是憑空想象的天才,他的很多素材,他的很多靈感,都是由大自然創造出來的。」也因此,朱丹格外珍惜兩次南極之旅,他對大自然的理解,也因為南極有了質的變化。將來,他還打算將這段經歷糅成音樂,自創一首「南極之歌」。

人物專訪

上觀新聞:父母對您的音樂培養是怎樣的?

朱丹:我的父母並非音樂家,母親是個戲曲迷,而父親則是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尤其對小提琴由衷熱愛。我兩歲時,父親發現我能跟着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手舞足蹈,而且拍子和節奏都能跟上,就引領我走上了音樂這條路。

我要特別感謝的是父母對我音樂學習的密切參與。他們會陪我去上課,陪我選曲子,帶我聽音樂會,甚至一起學習我要演奏的作品。現在的家長肯定比我童年那個年代的父母更忙,但不要忘了,不是把孩子扔到琴房交給老師就完事了,良好的音樂教育其實是家庭教育

上觀新聞:您在國內和國外都接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在您看來,國內外的小提琴教育有何不同?

朱丹:我4歲半開始正式學習小提琴,先後師從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孫德進王治隆黃曉芝老師。他們繼承了正統的俄羅斯小提琴學派,這套教學體系為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還記得跟王治隆教授學琴的時候,我每周都要練習兩首練習曲,要把樂譜完全背下來,演奏要求也很高。這種訓練對我日後走上國際舞台,適應不同曲目和演出要求,有非常大的幫助。這些老藝術家對我品格、為人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

高一時我參加了加拿大音樂節,一個月的學習生活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歐美音樂教育的不同。他們不止關注譜子上的東西,而是站在一個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待音樂作品,以作曲家本身和他的其他作品、甚至那個時代作為參照系,音樂處理上也更加生動。

到了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我師從Lucie RobertAaron Rosand兩位大師。學習了小提琴另一大學派———法比學派的精髓。與世界級指揮大師祖賓·梅塔的合作,也讓我獲益匪淺。

上觀新聞:這些大師帶給了您什麼?

朱丹:比如2008年,擔任費城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世界著名指揮大師艾森巴赫邀請我與他合作,他在排練和表演中表現出來的對音樂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令我終生難忘。這種「美」不是教科書式的,而是從他心中流淌出的最淳樸的美,是音樂與他內心的直接溝通。而這是最能打動人心靈的。[6]

視頻

理查施特勞斯 小提琴奏鳴曲 小提琴家朱丹演奏
肖斯塔科維奇《a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朱丹
《琴弦上的Style》小提琴:陳曦、朱丹、劉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