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朗洞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朗洞鎮

所屬地區:貴州省榕江縣

朗洞鎮位於貴州省榕江縣北端,距縣城86公里。為榕江、劍河、黎平三縣交界, 鎮內平均海拔650米。面積246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2.46萬。 [1]

目錄

地理位置

朗洞鎮位於榕江縣北部,系榕江、劍河、黎平三縣交界處,地跨珠江、長江流域,介於東經108°29'至108°48',北緯26°16'至26°27'。東與黎平縣尚重鎮德化鄉相鄰,北達劍河縣太擁鎮南哨鎮,南接本縣寨蒿鎮,西至樂里鎮兩汪鄉相連,國土面積246平方公里,境內平均海拔650米。鎮政府駐地朗洞距縣城86公里,處於縣境北部邊陲,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信息的中心。

自然環境

朗洞鎮境內河流以高蒿卡為界,向東為珠江流域,即寨蒿河源頭,河流幽深,坡面陡峻,氣候溫和;向西為長江流域,坡度略緩,呈現朗洞盆地。最高山峰八萬山主峰,海拔1288.5米;最低為孖謝溪口,海拔430米,鎮政府駐地朗洞海拔665米。鎮境內屬亞熱帶地區,居長江流域部分,氣候四季分明,1月平均氣溫5.9℃,7月平均氣溫25.2℃,年均氣溫16.4℃;1月極低氣溫-7.6℃,7月極高氣溫37.5℃,年積溫6015℃。年降水量1300毫米,無霜期282天。

全鎮有土地36.1萬畝,耕地1.27萬畝,其中田1.15萬畝。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多種經濟。農產品主要以水稻為主,小麥、包穀、小米、洋芋、大豆次之。特色產業有葛根、何首烏香菇、木耳、凍菌等。有林地29.18萬畝,其中灌木林地0.25萬畝,林產品主要以松、杉為主,次為薪炭林,油桐林,茶林,竹林,果林,活立木儲量為1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78%。

區劃人口

全鎮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14年3月組建社區、中心村,將21個村(居)撤併為9個村(居),共有139個村民小組,76個自然寨,5100多戶,24600多人,其中農業人口22800多人。全鎮住有苗、侗、漢、瑤等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7.5%,2013年全鎮生產總值完成80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17元,是省州縣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鎮之一。

旅遊文化

朗洞鎮民族風情古撲獨特,境內苗侗民族服飾、民族文化十分濃郁,景色秀美迷人,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榕江苗山侗水風景區重要區域之一。1934年12月,中央工農紅軍長征途徑此地,並在朗洞東門街牆上留下標語,1980年被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在朗洞建設了中央紅軍長征紀念館。現還有紅軍長征雕塑、北塔、岑王風雨橋、卡寨花橋、八萬山原始森林、響水洞、高赦洞瀑布和朗洞八景以及高幫、高略、兩福、九董、卡寨、宰牙、盤假、色邊的民族風情、古城遺址等景觀。

視頻

貴州省榕江縣朗洞鎮色邊村美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