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曹玉清(1906年-1991年4月28日)侗族,湖南省新晃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1]

目錄

生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湖南省晃縣(今新晃侗族自治縣)人,侗族,1906年8月26日生於晃縣涼傘鄉許家灣一個貧寒家庭

參軍

1924年入黔軍王培部。1926年王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參加北伐,曹玉清隨二十八師二團一營叄連出征,參加攻打宜昌安慶徐州、臨城、泰安等戰役戰鬥。1927年,蔣介石將王天培殺害,十軍解體。曹玉清等30餘人投奔駐防江西的滇軍第叄軍警衛營四連。1928年,叄軍改為整編第七師,曹任該師工兵營叄連叄排下士班長。1929年春,二排駐防江西萬載縣城。

1929年清明節,曹玉清率部在萬載縣城暴動,投奔在平江、瀏陽、萬載一帶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軍黃公略部。曹玉清歷任紅5軍2縱隊3大隊分隊長、2大隊中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

曹玉清參加西路軍西征。西路軍失敗後,曹玉清被俘,與敵進行了頑強的鬥爭。國共合作後,回到援西軍教導團,進延安抗大第3期一大隊叄中隊學習抗日戰爭,曹玉清被分配到新四軍工作,歷任河南竹溝留守處教導隊中隊長、新四軍5師4團團長、38團政委。參加和領導了開闢洪湖抗日根據地的革命鬥爭。畢業於抗大第5期。中原突圍前,曹玉清到皮旅任3團團長。

建國後

1948年底,任晉冀魯豫軍區14縱隊41旅旅長。1949年7月14縱隊改為70軍,任70軍209師師長。參加解放安陽、新鄉、邯鄲等戰役。1951年,曹玉清入朝作戰,任68軍204師師長。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禦作戰、1952年鞏固陣地作戰和秋季戰術性反擊,參與指揮江原道、文登里至魚隱山一線的阻擊戰和「傷心嶺」戰鬥。他集中五個團的無后座力炮、向美2師發起短距離突然攻擊,創造24天摧毀美軍40多輛坦克的戰績。曹玉清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52年回國後,在天津學文化。任66軍198師師長、66軍副參謀長。1955年7月任山西省兵役局局長,1960年任山西省軍區參謀長,1962年2月,任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曹玉清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元月,曹玉清與軍區司令員陳金鈺、副司令員趙冠英等12名軍區黨委常委,遵照中央軍委、總政治部關於軍隊不直接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的指示,反對省軍區直接參加山西造反「一.一二」奪權,並向上級寫了報告。但在林彪簽發到全軍軍以上黨委的電報中,被指責為「怕字當頭,不敢革命」,是「口頭革命派」使他們受到批判和鬥爭。直到1980年5月此案才平反。1967年3月至1976年,玉清率軍區部分幹部支援山西地方工作,任山西省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部副指揮長兼業務組副組長,主管全省農業和財貿工作。期間頂住"左"的干撓,為發展山西的農業和財貿事業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曾到全省80%以上的縣和大、中型水利工地調查研究,現場辦公,深入到30多個貧困縣的山莊窩鋪,了解情況,解決問題。不管走到哪裡,張口糧棉油,閉口農林水,人們稱他「農業通」,「糧棉油幹部」[2]。1991年去世,副兵團職。

視頻

曹玉清 相關視頻

錯誤糾正,大革命徹底結束,國家充滿希望!
老影像:湖南新晃1998

參考文獻

  1. 這位被周總理親自授銜的開國將軍 是新晃人!,搜狐,2017-04-15
  2. 曹玉清,個人簡歷網 , 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