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吟·日中為噬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日中吟·日中為噬嗑》是北宋著名理學家[1]、數學家、詩人邵雍的作品之一。
邵雍(1011年12月25日~1077年7月5日),字堯夫,諡康節,生於林縣上杆莊(今河南林州市劉家街村邵康村,一說生於范陽,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隨父徙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居城西北蘇門山,刻苦為學。出遊河、汾、淮、漢,少有志,喜刻苦讀書並遊歷天下,並悟到"道在是矣",而後師從李之才學《河圖》[2]、《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並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
天聖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於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歲,遊歷河南,因將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內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為河南(今河南洛陽)人。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定居洛陽,以教授為生。嘉佑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等, 出遊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宋仁宗嘉佑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宋哲宗元佑中賜諡康節[3]。
“ |
日中為噬嗑,交易是尋常。 彼各不相識,何復更思量。 |
” |
— [北宋]邵雍 |
文學成就
同其他北宋四子相比[4],邵雍在文學尤其是詩歌領域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實績。然而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詩學觀的影響和對理學重道輕文觀念的偏見,詩論家對以邵雍《伊川擊壤集》為代表的理學詩的文學成就始終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但在南宋嚴羽的《滄浪詩話》中,以說理為主的"康節體"赫然與蘇黃王陳等宋詩諸大家相併列,充分地體現出其強烈的個性化色彩,這也是在文學批評史上第一次對邵雍詩歌進行的詩學化的身份確認,具有重大的認識價值。
近幾十年來,學術界對於理學與文學關係的探討日益深化,詩歌總量冠居宋儒之首的邵雍作為理學詩創作的典型個案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睞,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5]。
《伊川擊壤集》在東亞文化圈內也有着非常廣泛的傳播與影響,並且在日本和朝鮮都曾多次刊刻,現今亦有朝鮮刊本與和刻本傳世,雖然《伊川擊壤集》不是宋詩[6]中的正格,但他卻以自身的文學實績切實地參與了宋詩精神的創建,對於宋詩風貌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應該在文學史的書寫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視頻
日中吟·日中為噬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知識點】宋明理學 ,搜狐,2016-08-03
- ↑ 破解《河圖》隱藏的未解之謎 ,搜狐,2020-06-12
- ↑ 邵雍,古詩文網
- ↑ 北宋五子是指哪些人?北宋五子簡介,趣歷史,2015-08-10
- ↑ 風情不簿是堯夫——淺析邵雍的理學詩,道客巴巴,2014-10-28
- ↑ 錢鍾書講宋詩(四十九) ,搜狐,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