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風級驅逐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旗風級驅逐艦(英文:Hatakaze-class destroyer ,舷號:171),是20世紀80年代日本建造裝備的一型導彈驅逐艦。
日本將該級艦稱之為「護衛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的第三代導彈驅逐艦,也是日本第一種使用燃氣渦輪機作為動力的軍艦。
旗風型的核心武器類似太刀風級驅逐艦,但是有許多改良。最顯著的就是可以作為指揮旗艦的戰術系統[1],在直升機驅逐艦不在的時候可以即時取代擔任旗艦。
發展沿革
旗風級導彈驅逐艦是繼太刀風級驅逐艦之後,日本海自於1980年初期編列預算建造了旗風級驅逐艦。從武裝來看,旗風級堪稱太刀風級的改進型,不過兩者在艦體細部設計與動力系統上有着不小的差異。日本海自最初預計建造五艘旗風級,搭配原有的三艘太刀風級,使海自四個護衛群都能各自配備兩艘導彈驅逐艦;不過在1985年度的預算中,後三艘本級艦的建造計劃遭到取消。
旗風型護衛艦的一號艦旗風號(日語:はたかぜ),其艦名是承襲自二次大戰時曾存在過的另一艘軍艦:第一代的旗風號是一艘隸屬於舊日本海軍的驅逐艦,在1924年下水服役的該艦是第二代神風級驅逐艦的五號艦,在二戰其間主要負責船團的護衛工作,但在1945年時在台灣的高雄港附近遭美軍的航空母艦艦載機擊沉。
1954年時,為了承繼舊日本海軍解散之後的海上防護工作,當時正處於草創時期的海上自衛隊從美軍方面接手了兩艘格里維斯級(Gleaves class)驅逐艦,命名為「朝風」(あさかぜ)與「旗風」。兩艦一直服役至1969年時才除役。至於1986年時就役的旗風,則已經是第三代的襲名艦。
技術特點
旗風級大部分的武裝都與太刀風級相同,最主要的改進在於加裝兩具MK-141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器[2],使本級艦在不犧牲標準SM-1防空導彈的情況下擁有長程反艦火力;此外,旗風級將MK-13導彈發射系統移至艦首A炮位,使其射界較太刀風級的MK-13更加理想。也因此,旗風級艦首的MK-42艦炮安裝在一個高出艦首甲板的結構物上,避免前方射界被MK-13阻擋;不過此舉也使得艦炮後方的阿斯洛克發射系統的前方射界受到更大的限制。旗風級艦首的舷弧高儘可能地降低,以減少前方武器射界受到的限制。作戰系統方面,旗風級仍沿用與最後一艘太刀風級── 澤風號(DDG-170)相同的OYQ-4。旗風級的依舊不設置直升機庫,但是在艦尾設有直升機起降甲板,而前一代的太刀風級只有規劃。
直升機垂直補給區
旗風級是日本海自第一種採用複合燃氣渦輪與燃氣渦輪(Combined Gas Turbine and Gas Turbine,COGAG)動力系統的艦艇,而這也是本級艦與太刀風級最大的不同所在。由於動力系統不一樣,旗風級的煙囪異於太刀風級,連帶影響到上層結構設計,與日本海自的朝霧級、初雪級護衛艦等有幾分類似。旗風級的輪機裝備安裝於彈性基座上,能降低震動與噪音;此外,艦身擁有氣泡產生裝置,能降低艦內裝備傳至水中的噪音以及航行時水流經艦體的噪音。為了預防擔任護衛群旗艦的直升機護衛艦在戰鬥中喪失指揮能力,旗風級的指管通情能力經過強化,在緊急時能接替旗艦的功能。
旗風級的防空能力並未比太刀風級高明多少,同樣一次僅能導引兩枚標準SM-1防空導彈接戰,無法應付飽和攻擊,這就是後三艘本級艦遭到取消的原因。在1988年度,日本海自便決定從美國引進噸位、整體戰力與技術層次更高的宙斯盾驅逐艦,這就是接在旗風級後面的金剛級驅逐艦。
視頻
旗風級驅逐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日本「旗風」級驅逐艦 ,搜狐,2018-07-03
- ↑ 「旗風級」驅逐艦:日本第一艘搭載燃氣渦輪引擎的軍艦 ,光明網,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