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可巴步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斯可巴步道原是昔日新山林場之木馬道,為泰雅族先民狩獵或與南投縣交通往來的路徑,早期泰雅族原住民狩獵的場所之一。

步道上二葉松夾道,滿地松針與楓葉,走起來柔軟有彈性,秋季楓葉轉紅,更是有如紅地毯般的美麗,途經百年的五葉松媽媽及八壯士,聆聽松濤聲有如一波波海浪襲捲而來,伴隨著空氣中飄散著松香,令人心曠神怡,展望平台可俯看谷關風光,遠眺山巒優美曲線,視野極佳,是谷關地區最輕鬆優美的步道。

步道是環狀的,順時鐘出發(從瓦浪休閒農園露營區)會比較輕鬆。停車地方在台電巷內,步行到登山口約1km。步道非常原始,路徑上沒有太多人為設施,步道幾乎都是落葉鋪成,非常漂亮。步道最大的看點就是巨大的松樹,搭配遠方山景,非常美麗。[1]

斯可巴步道原為泰雅先民狩獵或與南投縣交通往來的路徑,沿途二葉松夾道,聽微風拂過林梢傳來輕柔如流水的松濤聲,是步道的一大特色。從步道的破空處可以遠眺山腳下的十文溪及對岸的東卯山,天晴時,還可以望到更遠處的大雪山。近年已成為是中部地區熱門的登山路線。

八壯士

步道入口附近的邊坡矗立著八棵高聳的松樹,老根相連固守著崖地,如英勇守護部落的勇士般,因此名為「八壯士」。步道前段平緩易行,保留著原始樣貌的小徑,穿梭在層次豐富的楠木林中。循著之字型的步道蜿蜒而上,即是陡峭的稜線,鑿石為階,滿佈大小石塊的步道旁松樹林立,松針落葉鋪一地,厚實得有如地毯,當地居民稱之為「五星級」的步道。

通過2公里處往馬崙山的路標後,即是下行的緩坡。沿途林木茂密、層次豐富,路邊腐朽的木頭上長著各式蕈類。

秋冬時節,殼斗科植物成熟的堅果吸引松鼠覓食,可以觀察到被咬過的落果。 步道上散落著殼斗科植物及栗子的落果,圓滾的堅果上有被啃食過的痕跡,那是松鼠的傑作。沿途還有棵樹齡超過百年的松樹,樹型比八壯士更高粗,於是泰雅族人稱其媽媽(yaya),指足夠當八壯士的媽媽,早年原住民上山打獵經過時都會來抱一抱摸摸她,以祈求平安順利。

環境資源

多樣的植物孕育豐富的動物資源,有小彎嘴山紅頭白耳畫眉鷹鵑等鳥兒活躍林間,或是台灣特有的虹彩叩頭蟲。夜行性的白面鼯鼠常在森林冠層的橫枝上面奔走,攀爬至林緣較高處再一躍而下,原住民朋友戲稱為飛鼠的高速公路


斯可巴為泰雅族語「手」的意思。約50多年前,居住在十文溪畔母部落的族人隔著大甲溪看到這塊長滿松林的台地,遂號召族人來此開墾定居,因為是用「手」指出來的地方,因而得名,也引伸為用「手」開墾出來的意思。[2]

視頻

斯可巴步道

【山】斯可巴步道

2020/04/18初訪#馬崙山#斯可巴步道#起登

安安爬山系列-台中谷關斯可巴步道1.1.2020

2019 UTMG 谷關越野小學堂 II 斯可巴、馬崙山步道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健行筆記
  2. [2]台灣山林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