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忻州土特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忻州位於山西省中北部,北隔長城攬雲朔,南界石嶺通太原,西帶黃河望陝蒙,東臨太行連京冀,轄14個縣(市、區),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6萬,是山西省版圖最大的市。

歷史文化

  1. 忻州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處,有三級以上文物藏品2466件,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省級26項。有楊家將元好問白樸徐繼畲閻錫山等歷史名人。忻州素有摔跤之鄉、民歌海洋的美譽,北路梆子二人台撓羊賽是忻州文化的傳統品牌。忻州的佛教文化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邊塞古戰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是現存物證,歷史上為漢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長期戰爭、交往、融合的地方。
  2. 忻州市是晉察冀、晉綏兩大革命根據地中心腹地,也是高君宇續範亭徐向前薄一波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故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忻州參軍參戰者有數十萬人,其中革命烈士13165名,南下、北上、西進的幹部2991人。八路軍出師抗戰的第一個司令部在這裡設立,平型關首戰在這裡告捷,忻口戰役在這裡打響。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這裡進行過重要革命活動,高君宇、徐向前、續範亭、薄一波誕生在這裡。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上走出的10個方隊5個就源於忻州。  

自然資源

忻州自然資源、自然稟賦極為豐富。全市耕地949.9萬畝,植物200多種,野生動物184種,野生草種400多種,野生中藥材300多種。忻州地質環境複雜,礦床成因多樣,礦種繁多,潛在蘊藏量極為豐富,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的地下礦產資源50餘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277億噸、保有儲量261億噸,鐵礦探明儲量19.8億噸、保有儲量17.4億噸,鋁礦資源占全省的三分之一,鐵礦資源占全省的一半以上,金礦儲量占全省三分之二,還有鉬、金紅石、高嶺岩、白雲石、大理石等保有儲量在全省均占較大份額。

旅遊景點

全市共有旅遊景區(景點)159處,其中包括五台山禹王洞趙杲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有五峰山嵐漪馬營海3個省級森林公園。從忻州市政府所在地忻府區出發,往東相距80公里就是五台山佛教名勝區;從五台山往北進入以雁門關為代表的古戰設施區;從雁門關往西進入以老牛灣娘娘灘為代表的黃河風情區;從保德往東進入以蘆芽山萬年冰洞為代表的自然生態區;最後回到忻州市區。這個環形旅遊線路上,鑲嵌着五台聖境雁門雄風黃河風情蘆芽美景奇頓溫泉五顆明珠。一路走來,五台聖境淨化心靈,雁門雄風激盪心靈,黃河風情愉悅心靈,蘆芽美景陶冶心靈,奇頓溫泉洗滌心靈。可以說,忻州就是我們共同的心靈之舟。 [1]

海紅果

  1. 海紅果樹,屬薔薇科蘋果屬滇池海棠系的西府海棠種,是我國稀有果樹資源。它是一種耐旱、抗寒、耐薄、病蟲少、管理簡便、延應性強的高產果樹。海紅果樹屬落葉小喬木,樹枝下垂,樹冠自然圓形和米圓形,冠高4-5米,冠徑一般可達7米,主幹高1-1.5米,枝杆呈灰褐色,大枝的分布水平均多於直立枝。葉片圓形或卯圓形,呈濃綠色,基部楔形或圓形,先端漸尖,葉緣雙鋸齒形而鈍。海紅果營養豐富,醫食同源,用途廣泛。
  2. 海紅果,俗名「小果子」,源自山西省晉西北的河曲縣,別稱海紅之鄉,河曲縣位於忻州地區西北部,地處山西、陝西、內蒙古三省交界處。在此落戶已有800餘年歷史的海紅樹,是一種經過多年優勝劣汰由野果變家果後惟一保持管理粗放型的優選稀有樹種。海紅果營養豐富,醫食同源,用途廣泛,素有「果中鈣王」之美稱。

歷史傳說

山西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尤以晉西北的河曲縣為甚。連着幾個月都不下雨,田地乾裂,莊稼幾近枯死,人們到處找水吃。村民中有善雨者便組織大家到龍王廟求雨。幾天過去了,龍王就是不肯降雨,這時河曲河神的小女兒海紅動了側隱之心,看着牲畜和人都快熬不住了,她心急如焚。海紅先去求河神降點雨,河神堅持說沒有龍王的旨意,他不能降雨。海紅見沒有說服父親,便決定私自降雨,一連下了幾天雨,莊稼返青了,人畜也有水吃了,大地恢復了生機。人們非常高興,以為是龍王降雨,就去龍王廟祭祀感謝。龍王心想,我沒下雨啊,怎麼來感謝我呢?經過查問,原來是海紅降雨,不禁龍顏大怒,立即將海紅召來,說她違抗天意,私自下雨,凌遲處死,隨着鋼刀飛舞,海紅的血肉一片片灑落在了河曲大地上。第二年春天,人們發現凡是海紅血肉灑落之處,長出了一株株的小樹,到了秋天,樹上綴滿了紅瑩瑩的小果子。為了紀念這位好心的女神,人們就把這種樹叫做海紅樹,果實稱為海紅果。

功效與作用

補鈣

海紅果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鈣的含量最高人,因此們食用海紅果能起到良好的補鈣作用,對人體的骨質疏鬆和腰腿疼痛有一定的緩解功效。

促進消化、健脾胃

海紅果含有豐富的果酸和單寧,味道酸甜可口,可以補脾健胃,能加快胃液的分泌,也能促進腸胃的運動,可以有效保護腸胃健康,有效預防腸胃疾病,因此能起到促進消化和增加食慾的重要功效。

預防貧血

海紅果含有鐵元素,可以提高身體的造血能力,有效預防貧血,緩解貧血。

保護心腦血管

海紅果中含有多種天然的抗氧化成分、氨基酸和葡萄糖,能清除人體內部的自由基,可以有效補充身體所需營養,有效緩解疲勞症狀,也能減少氧化反應的發生,對血管老化和膽固醇積存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食用可以加快血液流動,預防血管老化,對高血壓、高血脂和中風等症狀都有很好預防作用。

海紅果的吃法

海紅果除了直接食用外還可以製成果脯、果丹皮、海紅干、紅九、果汁、罐頭、糖葫蘆等,風味獨特,別具特色!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患者禁止食用。[2]

忻州蒸肉

忻州蒸肉,山西傳統特色小吃。創製於隋唐,盛行於明清,流傳至今,仍是太原北部、忻州大部地區宴席間、供桌上常見的佳肴。

口味

咸鮮味

工藝

粉蒸

製作材料

主料

土豆(黃皮)2500克、豬肉(肥瘦)750克。

輔料

小麥麵粉300克。

調料

胡麻油50克、大蔥100克、姜50克、鹽20克、料酒30克。

做法

  1. 將土豆蒸熟剝皮擦爛;豬肉切成3 厘米左右的細絲;鮮姜洗淨,切成3 厘米左右的細絲;大蔥去根須,洗淨,切成3 厘米左右的細絲;
  2. 將土豆泥、豬肉絲、薑絲、大蔥絲混合攪拌,加入料酒,放10 分鐘左右使其柔韌;用少量冷水將粉面化成糊漿狀;
  3. 將粉糊加入上述混合物中,逐漸加胡麻油、食鹽,攪和拌勻,以能握住不流瀉為準;完全和好後放入直徑為17 厘米、深1.7 厘米的瓷碟中,蒸45 分鐘;
  4. 出鍋冷卻後,手蘸冷水將碟內蒸肉整形拍光,然後回籠再蒸30分鐘;出籠後,用平板按壓蒸肉,使之緊密;食用時,將蒸肉切成薄片,蘸醋、香油等調料,也可再配上其它涼菜。[3]

高梁面魚魚

高梁面魚魚是忻州地區鄉間百姓粗糧細做的一種日常食品。近年來一些賓館、飯店,捕拾民風,將其發展成了招待內外遊客的風味食品。高梁面魚魚是普通高梁經過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開水和好,人工搓成的。看忻州的農家婦女們搓魚魚,可以說是一種藝術享受。

起源

這在晉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縣一帶是家常飯。主婦們將和好的面擠成棗樣大小的劑子,兩手同時從大案兩頭搓起,成細若香頭的小魚,蒸好澆上湯菜食之。若是時間緊,來不及搓魚,便捏成很薄的紅面殼殼。要麼掰成塊加菜拌食、要麼切條,用雞蛋、酸菜炒食,同樣令人垂涎。過去村里孩子玩餓了,取一個紅面殼殼,在裡邊倒一點鹽醋,滴一點食油,從邊上掰一塊蘸點鹽醋吃,吃到最後,鹽醋、殼殼來個一口香,老百姓叫「油鹽蘸窩窩」。

製作方法

主料

高粱面450克。

=輔料

黃瓜1個。

調料

食鹽適量、柿子椒1個、紅尖椒1個、小蔥1棵、大蒜1瓣、植物油適量。

高粱麵團製作方法

  1. 和制高粱麵粉必須用開水,一般高粱粉與開水的比例為高粱粉:開水=1:1,所以,先在火上燒一壺開水;
  2. 準備1小碗高粱麵粉;高粱麵粉放在和面盆里,倒一些燒開的水澆在高粱粉上;
  3. 用筷子迅速把開水和高粱粉攪拌均勻,形成帶有大量乾粉的麵疙瘩;
  4. 再往乾粉上倒一些燒開的水;用筷子迅速把開水和高粱粉攪拌均勻,形成沒有乾粉的麵疙瘩。

高粱粉的揉制方法

  1. 用開水和好的麵團燙手,所以,手上套一個保鮮袋或一次性手套,隔着保鮮袋用手揉揣麵疙瘩;把麵疙瘩揉製成粗糙的麵團;
  2. 用手抓一把粗糙的麵團在手心用力,五指併攏向手中心擠壓麵團,如果粗糙麵團鬆散不宜抱成團,或者粗糙麵團可以成團但是周圍有面屑,麵團不夠細膩,需要往粗糙麵團上再撒適量的開水;
  3. 直到用手抓起麵團可以形成表面光滑細膩的麵團;用手把面盆里的麵團反覆揉制幾次;形成表面光滑細膩的麵團,麵團表面蓋一塊乾淨廚用布,放在一邊餳制20分鐘;
  4. 搓制「高粱面魚魚」看似簡單,其實手法很重要,要用手的後掌際搓制麵團,才能把麵團搓細搓長,且麵條光滑不容易斷裂;如果用手的前掌際搓制,麵團受力不均勻,很容易把麵條搓斷,並且搓好的麵團不光滑。

案板上搓三股「高粱面魚魚」的方法

  1. 用手揪一小塊餳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用手把就下的麵團反覆揉幾次;形成表面光滑的麵團;
  2. 用手掌心把麵團搓成大拇指般粗的細長條麵團;用手從細長條麵團上揪下6個大拇指甲蓋大小的面劑子,把揪下的麵團3組為一列並排放在案板上;
  3. 左右手掌心分別按在兩列麵團的3個劑子上,且手掌與麵團傾斜成約30度角,用手的後掌際輕輕滾動搓制面劑子;
  4. 並列的6個面劑子被搓成一端粗,一端細,形如「小魚」般,這就是「搓魚魚」名字的由來;
  5. 手掌心繼續按在面劑子上,且手掌與面劑子傾斜成約30度角,用手的後掌際輕輕滾動搓制面劑子,且手掌逐步向前移動;
  6. 搓好的面劑子粗端部分被搓細搓長,手掌心繼續按在面劑子上,且手掌與面劑子傾斜成約30度角,用手的後掌際輕輕滾動搓制面劑子,且手掌逐步向前移動;
  7. 搓好的面劑子粗端部分被搓成如第5步搓好的面劑子細端部分一樣,面劑子被搓成一個「兩端尖,中間略鼓且粗細均勻」的細長麵條,這就是最後搓好的「長魚魚」。

高粱面搓魚魚」的蒸製過程

  1. 蒸架上鋪一層油紙,搓好的「高粱面魚魚」成環形放在油紙上。
  2. 鍋里放適量的冷水,把蒸架放在鍋里支好。
  3. 蓋好鍋蓋,開大火蒸製約10分鐘左右,至麵條熟。
  4. 蒸熟的麵條取出放在案板上晾涼。
  5. 晾涼的麵條用手輕輕拉制,把粘在一起的麵條拉鬆散。
  6. 這樣蒸好的麵條吃法多樣,但調和很講究,羊肉稍子的檔次最高,燴菜、酸菜、醃菜湯搭配也別有風味。

酸辣蒜泥汁的調製過程

  1. 準備新鮮綠、紅辣椒各一個、小蔥1根、大蒜1瓣;新鮮新鮮綠、紅辣椒用刀切成丁;
  2. 鍋里放油,放入辣椒丁煸至出香辣味;淋入2勺山西老陳醋;加入1/2茶匙食鹽;
  3. 燒煮至出濃濃的醋香味,關火,把湯汁放至冷卻。大蒜放在碗中,用擀麵杖搗壓成蒜泥。
  4. 晾涼的湯汁倒在蒜泥里;小蔥切花放入碗中,撒入1匙熟白芝麻。

高粱面魚魚的涼拌過程

  1. 抖散的熟高粱麵條放在碗中,黃瓜切細絲,
  2. 黃瓜絲放在麵條上淋入調好的酸辣蒜泥汁;
  3. 攪拌均勻即可食用。[4]

視頻

忻州旅遊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