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餛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德國餛飩 [1] [2] [3],(德語:Maultasche),是德國施瓦本地區的特產麵食。
簡介
德國餛飩(Maultasche),這道美食來自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地區。此地區因為氣候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出產水果和堅果,且畜牧業興盛,牛奶、奶酪和其他乳製品也是此地特產。豐富的農特產,也使此地區發展出美味的德國美食。作為施瓦本行政區(Regierungsbezirk Schwaben)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7個行政區之一,首府奧格斯堡。施瓦本行政區位於巴伐利亞州的西南部,北面與中弗蘭肯行政區,東面與上巴伐利亞行政區,南面與奧地利的蒂羅爾州和福拉爾貝格州,西面與巴登-符騰堡州相鄰。巴伐利亞州的施瓦本行政區只是施瓦本的一部分,因此也稱「巴伐利亞-施瓦本」。
德國餛飩,餡是用絞碎的豬肉、菠菜、麵包屑、洋蔥、奶酪和一些西洋芹菜等製成,用麵皮將餡包起來,一般是正方形。
德國餛飩和義大利菜的意大利餃很相似,只是德國餛飩比較大一點,德國餛飩的大小為8到12公分,通常一人份為2個至4個。
德國餛飩(Maultaschen)這道菜在德國非常普遍,受歡迎程度大概僅次於德國麵疙瘩(Spaetzle)。
德國餛飩,字面上的意思是「嘴巴袋子」(mouth bags),是用麵皮包裹著餡料製成的,可以油煎,也可以做成蔬菜湯中的餛飩。相較於小巧的意大利餃(ravioli),德國餛飩比較大一些,大小約為8到12公分,一人份是2到4個餛飩。
起源
關於德國餛飩的由來,主要有三種說法。
- 一說是德國餛飩其實就是模仿意大利餃而來的。
- 另一種傳說則是,這種麵皮包裹著餡料的美食,與一名德國公爵夫人瑪格麗特·莫斯荅施(Margaret Maultasch)有關,這位公爵夫人從奧地利帶回了這道菜餚的食譜。
- 第三種說法,則最廣為人知,也被認為最可信。傳說中,德國餛飩是在17世紀時,由莫爾布龍的男修道院(Maulbronn)的修道士西多會修士所創出的。而且,這道菜被創造出來,其實是因為有修士想要偷偷吃肉,為掩飾在四旬齋(復活節前四十天期間)期間偷吃豬肉而設計的。。
在過去,修士在大齋期(Lent)期間,需遵守非常嚴格的飲食規定,包含不能食用酒、肉、奶油、牛奶和雞蛋。然而,莫爾布龍修道院中的一位修士,卻在齋期中意外獲得了肉,因為不想丟棄這些肉,所以就想出了將肉搗碎,混合蔬菜和香草,再用麵皮包覆成餛飩的辦法。這麼做之後,碎肉就藏在了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因此,這道菜餚還有個小名叫做「Herrgottsbescheißerle」,意思就是「小騙子」。
當然,許多人也認為,這道菜其實體現了該地區的「節儉文化」,據說此地的主婦們自古以來都很節儉,並擅長以剩菜剩食,做成看似繁複的正式料理。
吃法
德國餛飩傳統的吃法有兩種,
- 一是煎餃,將Maultaschen切片,然後將洋蔥和蛋一起用油煎。
- 另一種吃法為放湯,德國餛飩和蔬菜湯一起煮。
現在的德國餛飩在餡料上的改變也很大,除了傳統的豬肉餡外,,已經由原來的一種變為數十種,從純蔬菜的餡到鮭魚的餡皆有。也增加了火腿、培根、牛肉、烤肉、鹿肉、德國血腸和德國酸菜等新口味
參見
參考文獻
- ↑ 德國餛飩:舌尖上的德國 最受歡迎的九大德國美食,每日頭條,2018-01-22
- ↑ 德國美食之餛飩Maultasche,壹讀,2017-04-25
- ↑ 德國餛飩,eportfolio,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