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麵疙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德國麵疙瘩[1] [2],(德語:Spätzle) [ˈʃpɛtslə] 在施瓦本方言中簡稱為 Spatz,意為小鳥雀。
瑞士把同一種食物叫做 Spätzli或 Chnöpfli。是德國飲食中常見的一種雞蛋麵,常作為主食。
德國麵疙瘩Spätzle,又叫做鼻涕面。是用雞蛋、麵粉和鹽及水作成的黏黏的麵糊,通過篩子形的小洞作成的長得像小麵疙瘩。在麵糊中加入亞痲籽粉可增添營養及幫助腸胃蠕動。亞麻籽有植物雌激素、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奧米加三脂肪酸,可以防止膽固醇被吸收及幫助降低心臟疾病的作用。
在奧地利、瑞士、匈牙利、阿爾薩斯和波爾扎諾自治省,也能見到類似食品。
發展歷史
德國麵疙瘩的發源地已經不可考,多個地區自稱發明了這種麵食。Spätzle 一詞最早出現在書面記錄中是在1725年,儘管也有一些更早的中世紀插畫顯示人們把類似的食物放進烤箱裡。[3]而麵條本身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
今天,德國麵疙瘩被認為是士瓦本地區特有的食物。[4] 德國的巴登-符騰堡州和巴伐利亞更是經常和這一食品聯繫在一起。據估計,德國每年生產大約4萬噸麵疙瘩。[5]。
製作方法
德國麵疙瘩的主要成分是雞蛋、麵粉和鹽。為使麵團更好揉,通常會加一些水。 [6]
食材
步驟
1.在大點的容器中將麵粉,雞蛋,放4克鹽,適量胡椒和水混合攪拌。
2.攪打至麵糰中出現氣泡,備用。
3.再鍋中倒入半鍋鹽水,中火加熱煮沸。用些許煮沸過的鹽水擦濕砧板,然後在砧板上將麵糰拉薄鋪平,用點心鏟將麵糰切割成約鉛筆寬度的細條。將麵條放入鍋中,煮一分鐘左右或者煮至麵疙瘩漂浮到水面上為止。
4.將麵疙瘩撈出置於冷水中冷卻20秒,然後瀝乾水分。
5.在炒鍋中放入適量植物油,中火翻炒洋蔥3-5分鐘。倒入麵疙瘩,再接著翻炒5-10分鐘直至食材呈酥脆金黃狀。再加入芝士碎,翻炒2-4分鐘,直至芝士完全融化。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最後放入拌好的西芹葉碎末,即可食用。
傳統做法是,把麵團在小案板上抹開,用餐刀刮出一塊塊的麵疙瘩,落到下面加鹽的沸水裡。麵疙瘩煮到浮起就可以撈出,瀝乾備用。
由於傳統做法技術性太強,人們發明了幾個小工具以協助疙瘩成型。此類工具的基本思想都是讓麵團通過篩子形的小洞,掉進沸水裡。
商業產品
德國麵疙瘩可以被製成乾燥的麵食,像一般乾燥雞蛋面一樣。
商業製作的麵疙瘩和自家手工製作的很不一樣,往往形狀統一,缺乏彈性,口感死板。
配菜
德國麵疙瘩經常和葷菜一起吃,最好有大量肉汁和面拌到一起。
與麵疙瘩搭配的例子有
- 洋蔥牛排澆滷汁(Zwiebelrostbraten)
- 醋燜牛肉(Sauerbraten)
- 牛肉卷(Rouladen)。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美食初體驗之德國麵疙瘩,每日頭條,2018-05-14
- ↑ 德國麵疙瘩Spätzle(鼻涕麵),愛料理,2012-11-13
- ↑ German Embassy London - Spätzle
- ↑ Spezialitäten aus Baden-Württemberg (German)
- ↑ World on a plate
- ↑ Basic-Recipes.com - Spätzl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