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彩虹巴士總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彩虹巴士總站
圖片來自flickr

彩虹巴士總站(英文:Choi Hung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黃大仙區彩虹道太子道東交界,觀塘繞道近彩虹出口之下。

總站路線資料

九龍巴士14D線

油塘 ↔ 彩虹 藍田(廣田邨) → 彩虹(特別班次) 2011年8月25日投入服務,主要疏導小巴60線於早上繁忙時間的乘客,只在早上學校上課日繁忙時間行駛。途經藍田啟田邨、秀茂坪、四順、清水灣道、彩雲邨、坪石、彩虹邨等地方。

九龍巴士26M線

彩虹 ↺ 觀塘 1983年1月7日投入服務,以循環線形式運作,來往彩虹邨和觀塘,每天清晨至午夜為往返牛池灣、四順和觀塘的乘客,提供港鐵接駁服務。

九龍巴士91線(特別班次)

彩虹 → 清水灣 每天晨早服務

九龍巴士203E線

彩虹 ↔ 九龍站 1986年11月17日投入服務,來往黃大仙區的彩虹和油尖旺區的九龍站,為黃大仙區、九龍城區及油尖旺區的居民和學生提供巴士服務。於2008年6月22日與九龍巴士5號線互調總站,總站從富山巴士總站延伸至此總站。

九龍巴士203X線

彩虹 → 佐敦(炮台街)

過海隧道巴士113線

彩虹 ↔ 堅尼地城(卑路乍灣) 1976年5月16日投入服務,來往彩虹及堅尼地城(卑路乍灣),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提供堅尼地城、西營盤、中環、金鐘及灣仔來往公主道、九龍城、東頭邨、黃大仙、鑽石山及彩虹邨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途經路線資料

九龍巴士3D線

慈雲山(中) ↔ 觀塘(裕民坊) 1970年1月3日投入服務,行走慈雲山(中)及觀塘(裕民坊)之間,舒緩日漸不勝負荷及路線迂迴的15A線。

九龍巴士3M線

慈雲山(北) ↔ 彩雲 彩雲 → 慈雲山(南)(特別班次) 1979年12月16日配合香港地鐵「修正早期系統」延至尖沙咀提供接駁服務,於1991年9月15日起在往慈雲山(北)方向途經本總站。

九龍巴士5號線

富山 ↔ 尖沙咀碼頭 1933年6月11日九巴接辦本線,行走富山及尖沙咀碼頭之間。曾於1965年1月24日至2008年6月22日以本總站為總站。

九龍巴士N3D線

觀塘(裕民坊) ↔ 慈雲山(中)

過往路線

九龍巴士90線

九龍巴士91線(正規班次)

九龍巴士92線

九龍巴士93R線

九龍巴士96R線

九龍巴士290線 (第一代)

城巴E23線

城巴E23P線

九巴13線

黃大仙區

黃大仙區英語:Wong Tai S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截至2016年中,黃大仙區人口為425,235人。

黃大仙區亦是全香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區份;其東面以飛鵝山、東山、象山西貢區為界,以清水灣道龍翔道清水灣道與觀塘道之間之間)與觀塘區為界,西面則沿聯合道東頭邨道與竹園道之間)、竹園道廣播道、聯合道與橫跨龍翔道天橋之間)的竹園道與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九龍城為界,南接太子道東東頭村道(東正道與聯合道之間)、東正道沙浦道賈炳達道九龍城區啟德和九龍城為界,北以沙田坳道(法藏寺以北大約750米至飛鵝山道之間一段沙田坳道屬沙田區,道路以南屬黃大仙區)、竹園北邨翠竹花園以北獅子山獅子山山頂屬沙田區,山頂以南屬黃大仙區)與沙田區為界。

地理

黃大仙區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北方背靠獅子山大老山慈雲山,東臨飛鵝山,包括竹園黃大仙馬仔坑牛池灣鑽石山慈雲山斧山樂富橫頭磡新蒲崗等地方,因此本區亦成全香港唯一無海岸線的行政區。

啟德明渠源自慈雲山,至蒲崗村道成為明渠,沿彩虹道太子道東,經啟德下的暗渠流入前啟德機場跑道和觀塘間水道。

黃大仙區以住宅為主,工業樓宇集中在新蒲崗北部工業區。

歷史

命名

黃大仙原名「竹園」,因為在區內有一座赤松黃大仙祠,香火鼎盛、善信眾多,於1969年政府設立市區民政處而命名黃大仙。

牛池灣原名「龍池灣」,明朝時被義大利傳教士訛稱為「牛屎灣」,到了清朝時期改名為牛池灣。

樂富原名「老虎岩」,簡稱「老虎」,因原名帶有「煞氣」,遂雅化成現有名字。

鑽石山本是一個石礦,名字是「將石塊鑽出」的意思,港英政府把此地名繙譯成英文時,誤解了(動詞)石山為鑽石(名詞)山,把它命名了做「Diamond Hill」。

2000年代中期起,有一部份信奉基督教的居民認為「黃大仙區」一名有道教中國民間信仰色彩,並建議改以「竹園區」或「慈黃區」(「慈雲山」、「黃大仙祠」的合稱)取代,但有關建議從未獲政府當局理會,並被民眾指稱不懂尊重傳統文化。

宋代至明代

根據族譜及《新安縣志》,南宋時,蒲崗村(今新蒲崗)、衙前圍村已陸續開村;而大墈村也曾發現兩宋時期的銅錢。至於宋代以前的情況,由於未有相關文物出土,目前未能證實。

清朝

康熙廿七年(1688年)刊行的《新安縣志》中,新安縣下分三鄉(恩德鄉、延福鄉及歸城鄉)、七都、五十七圖,合共509條村莊,黃大仙區屬延福鄉五都,五都中有「衙前村」(衙前圍村)及「莆岡村」(蒲崗村)。而到嘉慶廿四年(1819年)刊行的《新安縣志》中,新安縣下分四區,黃大仙區一帶由官富司管轄,其下有「衙前村」、「莆岡村」及「牛池灣」(牛池灣村)三村。

1866年意大利傳教士佛倫特里(Volonteri)繪制中英對照的《新安縣全圖》,在今日黃大仙區範圍內標示了「竹園」(Chuk-ün,即竹園村)、「寶岡」(Pau-kong,即蒲崗村)、「衙前」(Nga-ts'in,即衙前圍村)、「大庵」(Tai-um,即大磡村)、「圓嶺」(Un-ling,即元嶺村)、「牛屎灣」(Ngau-shi-wan,即牛池灣村)及沒有英語標示的「弘莆」(疑為彭莆圍)。

英治初期

光緒廿四年(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到深圳河的地區包括大嶼山等235個離島租借予英國99年,黃大仙區自此劃歸英國殖民地香港管治。

1937年政府劃分新九龍4區,分別為「九龍城區」、「九龍塘區」、「深水埗區」及「荔枝角區」,黃大仙區在「九龍城區」內。

日佔時期

1941年日本侵佔香港,翌年成立香港佔領地總督部,將全香港分為28個區(香港島12區、九龍8區及新界7區,其後於九龍增加「啟德區」),每區由「區役所」(其後更名「區政所」)管治。日佔時期黃大仙區仍未成立,所屬地區約為當時的「元區」(即九龍城)及「啟德區」內。

日軍擴建啟德機場,從1942到1943年強行遷拆附近的村落,歷史悠久的蒲崗村整條村亦被拆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