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廣東省惠州市西湖

廣東省惠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地處廣東省東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區,由西湖景區和紅花湖景區組成,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13平方公里,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為特徵、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以休閒和觀光為主要功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 。其山川秀邃、幽勝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隱現於樹木蔥蘢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苧蘿西子」之美譽,並有「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史載。

歷代以蘇東坡、李商隱、楊萬里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為西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近代孫中山、周恩來等領導人在惠州從事過革命運動,在西湖留下了光輝的足跡。這些歷史古蹟和革命勝跡與西湖的青山秀水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2009年10月22日,祥雲掛榜(高榜山)、玉塔微瀾(泗洲塔)、西湖蘇跡(東坡園·蘇堤)、豐渚孝感(豐渚園)、碧湖書香(豐湖書院)、留丹點翠(點翠洲)等景點被選為「惠州十大名勝」。

2018年10月30日,據文化和旅遊部消息,惠州西湖風景區晉升為5A級景區。以六湖九橋十八景成為羅浮山風景區之後惠州第二個5A級景區。

中文名稱: 惠州西湖

外文名稱: Huizhou West Lake

地理位置: 廣東省惠州市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 20.9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13平方公里

開放時間: 免費

景點級別: 國家AAAAA級景區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六湖、九橋、十八景」

別 稱: 苧蘿西子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目錄

歷史

惠州西湖面積遼闊,湖岸彎環曲折,湖上洲嶼點綴、三面青山環抱。湖泊東西最寬處達4公里,南北最長達6公里,面積最大時有10平方公里,湖區面積約80平方公里。在煙波浩淼的湖面上,堤橋如帶,把湖面分割成五大部分,素有「五湖六橋」之稱。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贊惠州「山水秀邃」。這裡是廣東著名的風景區和旅遊勝地。

據張友仁的《惠州西湖志》說:「東漢時,湖上猶有狼虎居之,無所謂湖也。」那時。湖區一帶大概還是一片狼虎出沒的草叢窪地。但到公元三一八年東晉元帝時,「興建龍興寺於湖上」(《惠州府志》),可見東晉時湖已形成。唐代在惠州築開元寺,北宋余靖寫的《開元寺記》中描寫這一帶風景:「重山復嶺,隱映岩谷,長谿帶幡,湖光相照」。

從這些歷史記載推斷,惠州西湖大概成於東漢後、東晉前這一歷史時期。惠州西湖的建設始於北宋時。州守陳偁最早經營西湖,他「引湖灌田,兼魚、藕、蒲、葦之利」,使西湖「施於民者豐」,被稱作豐湖。同時還在湖上築堤造橋,修建亭榭,使豐湖當時被譽為「廣東之勝」,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大文學家蘇東坡被貶謫到惠州,他把豐湖稱為西湖,一來湖位於城西,二來也因惠州的這個湖泊的風景與他熟悉的杭州西湖一樣美麗。從蘇東坡以後,惠州西湖就叫開了。

清代美術家戴熙稱惠州西湖「西湖各有妙,此以曲折勝。」確是恰當的評價。此外,清代惠州知府吳騫還作了《惠陽紀勝》詩,將杭州西湖與惠州西湖作了一次對比:「杭之佳以玲瓏而惠則曠邈;杭之佳以韶麗而惠則xii幽森;杭之佳以人事點綴,如華飾靚妝,而惠則天然風韻,如娥眉淡掃。」把惠州西湖比作未入吳宮前在苧蘿村浣紗的西施,道出了惠州西湖的特色是:天然美。

宋朝時,惠州西湖就有「五湖六橋八景」之說。五湖分別是平湖、豐湖、南湖、鱷湖、菱湖。上世紀九十年代,政府把紅花湖與這五湖貫通,形成一體,增稱為六湖。古六橋分別是西新橋、拱北橋、圓通橋、明聖橋、煙霞橋、迎仙橋。新中國建國前後,又建設了眾多景觀橋,其中九曲橋、枇杷橋、花洲橋以其新姿特色點綴西湖,和古景六橋一起被並稱為當代西湖九橋;八景是前人對當地人文地理的一種歸納和彰揚:「豐湖晚唱、半徑樵歸、山寺嵐煙、水簾飛瀑、荔浦風清、桃園日暖、鶴峰返照、雁塔斜暉」稱為古八景。其中有自然景觀,也有人文景觀。隨着時境變遷,西湖建設不斷完善,後來又有了「十二景」、「十六景」、「二十四景」之說,現有景點28處,其中名景有18處。今天,惠州西湖已有「六湖九橋十八景」之說。

六湖景點

六湖景點為平湖、豐湖、鱷湖、菱湖、南湖、紅花湖。

平湖

平湖位於西湖景區北部,總面積0.7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57平方公里。湖區群山環碧,湖光山色與渚台亭榭交相輝映。東連市區府城,西至菱湖、鱷湖,南至蘇堤與豐湖連接,北與東江相通。四周湖岸有孤山蘇跡、泗洲塔、元妙觀、朝雲墓、准提閣、明月灣、豐渚園等景點。湖中有點翠洲、芳華洲、百花洲、紅棉島、鶴嶼、鳥島等洲島;還有拱北橋、西新橋、迎仙橋、九曲橋、花洲橋、煙霞橋等景橋與堤島相連。平湖門逶迤延伸至西山。清吳騫遊覽後留下《蘇堤玩月》一詩:「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蘇堤千頃邊。多少管窺夸見月,可知月在此間圓。

豐湖

豐湖原是西湖古稱。蘇東坡寓居惠州.發出「夢想平生消未盡,滿林煙月到西湖」的讚嘆,豐湖遂改名為西湖。現豐湖是指平湖以南,南湖以北的一片水面及其周邊區域,總面積1.1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335平方公里。湖中有宋太守陳偁所修築陳公堤和明聖橋,連通市區府城與豐湖書院,東西兩岸有豐湖書院、荔浦風清等景點;湖中有披雲島、浮碧洲、湖心島和琵琶洲等洲島。在圓通橋上憑眺,湖上洲渚參錯,眼前堤橋如帶,近旁亭榭掩映,遠處象嶺橫陳,這種富於層次的景色,曾被晚清畫家高奇峰譽為「惠湖第一」。

南湖

南湖位於豐湖東南部,總面積0.3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208平方公里。湖區東枕長壽路、西銜飛鵝嶺、南連市一中、北接豐湖圓通橋。北宋余靖有「重岡復嶺,隱映岩谷,長溪帶蟠,湖光相照」記述,即寫於此處。今日南湖,湖灣深幽曲折,山丘起伏。西岸有飛鵝嶺;湖中有南苑島、學子洲等景點。

菱湖

菱湖位於平湖西北部、猶龍山東麓,因古時盛產菱角而得名。總面積0.6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206平方公里,湖岸有橫槎小隱景點,湖中有綠茵島、含書島等景點。古時,西湖的最大水源橫槎溪,由半徑、猶龍潭經猶龍山西北注入菱湖,泛舟溯源,湖灣曲折。明代葉維陽有詩讚曰「橫槎一望白雲間,曲曲清流曲曲山,縱目長塘懸怪石,快心半徑瀉澄灣。鶴田拂翠苗初熟,漁艇高歌釣自閒,千頃浮光從此發,扁舟引勝不知還。」

鱷湖

鱷湖位於平湖西南部,因古代多鱷魚而得名。西南接紅花湖景區,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187平方公里。豐山、紫薇山等名山與鱷湖交錯,有歸雲洞、永福寺、古榕寺等名跡。湖以其幽深遠邃、林木蒼鬱為特色,故古代多有鱷患。宋時,從潮州遷任惠州太守的陳堯佐,曾用一紙祭殺鱷魚;蘇東坡則在此築放生池,今人則在鱷魚島立鱷魚群雕以作紀念。

紅花湖

紅花湖區位於西湖景區西南部,原為惠州西湖三大水源之一「水簾水」的發源之地,1991年築壩成湖,以湖區最高峰紅花嶂命名紅花湖。總面積16.6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62平方公里;因其自然生態環境優異,被譽為惠州城市之肺,環湖18公里綠道被譽為「綠廊花漾」。這裡山環水繞、重巒疊嶂,水簾飛瀑、峭壁流泉,掛榜題名、儒風浩蕩,臥龍香雪、林幽花艷,猶如一幅動靜相生的風光畫卷。

九橋景點

九橋分別為:拱北橋、西新橋、明聖橋、圓通橋、煙霞橋、迎仙橋、九曲橋、枇杷橋、花洲橋。

拱北橋

拱北橋是西湖六大名橋中的第二橋,位於平湖與東江之間。北宋惠州太守陳稱圍湖築堤時創建,後歷代均有修築。原功能為西湖湖水滿時通過此橋放水入東江,後橋面上亦通車做交通之用。由於惠州四周群山環繞,城中西湖雨水充沛,加之當時水利甚差,此橋在西湖北岸起着泄洪和拱衛西湖的作用,故稱拱北橋。

西新橋

西新橋位於蘇堤之上,是西湖六大名橋中的第一橋。蘇堤和西新橋都是蘇東坡資助建造的,始建於宋昭聖二年(1095年),所以西新橋也被叫做「蘇公橋」。當時橋用石鹽木(柚木)築成,堅如鐵石,橋上有飛樓九間,十分宏偉壯觀。後曾多次重修。現橋是1983年修築後的面貌。

明聖橋

明聖橋又稱黃塘橋,在陳公堤中,是西湖六大名橋中的第五橋,為北宋太守陳稱築堤時同建,當時為石門木橋,明惠州太守李幾嗣改為石橋,民國又將橋孔改高可通遊艇。建國後政府兩次修建。現為一座上可通車、下可通船水泥平橋。

圓通橋

圓通橋是西湖六大名橋中的第六橋,明正德中惠州知府甘公亮始建,南湖與豐湖以此為界,歷代幾經興廢。新中國成立後,於1969年和1983年兩次修建。現除原舊橋外,在東側湖面上又建一新橋,與舊橋合為圓通雙橋。

煙霞橋

煙霞橋與鱷魚島遙遙相對,這裡是西湖又一勝景。蘇東坡謫居惠州時,曾在鱷湖開闢放生池,並修煙霞堤。當時堤上不曾築橋。煙霞橋是後人在堤上加築的,明代中期始見於記載,如今這座橋是1992年重建的。煙霞橋是西湖六橋中的第三橋,是六橋中的美女子,飄逸秀麗,氣質不凡,當時曾與永福寺一起構成西湖古八景之一「野寺嵐煙」,有「世上黃塵吹不到,煙霞橋外白雲封」的意境。如今盛極一時的永福寺早已化作塵埃,唯有寺前的那棵菩提樹依舊枝繁葉茂,似乎演化着著名古寺鼎盛的香火。而煙霞橋依舊瞭然獨立,遠離鬧市,景色清幽秀麗,飄然塵埃之外,橋上可靜觀湖光山色,看柳色生煙,群鳥飛翔,一派詩情畫意。

迎仙橋

迎仙橋是連接芳華洲與元妙觀的通道,始建於宋代,清代廢,是西湖六大名橋中的第四橋,1986年重建。相傳由此赴元妙觀接神迎仙,可心遂願成,故得名迎仙橋。

蘇東坡紀念館

惠州蘇東坡紀念館於廣東省惠州市惠州西湖孤山上。孤山是西山湖東之小山,因四面環水,儼然杭州西湖之孤山而得稱。宋時山有棲禪寺,時人稱棲禪山,蘇東坡侍妾王朝雲葬於寺側松林中。朝雲墓、六如亭是孤山名跡,後世游者無不瞻臨,廣東省文史館館長胡希明有詩讚曰:「死士生王論未休,西湖歌哭亦千秋。錢塘蘇小渾無跡,輸與朝雲葬惠州。」近年,在孤山建蘇東坡紀念館,塑東坡居士像,築碑廊,收集與蘇東坡有關的歷史文物一百多件,供遊人賞鑒。時人冠以「孤山蘇跡」之景譽。館旁有東坡妻妾朝雲墓。

蘇堤玩月

蘇堤又稱蘇公堤,源自北宋時蘇東坡體恤百姓涉水之苦而捐資建的西新橋,後改橋為堤橋,西新橋於堤之中段,為西湖六古橋之一。古今蘇堤,月影入湖,水天一色,讓人心醉神馳,古人有「人在蘇堤千傾邊,可知月在此間圓」的傳世佳句,故有此景。西湖十八景。

玉塔微瀾

玉塔即泗洲塔,又稱寶塔、大聖塔、雁塔、西山塔,是西湖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唐代,重建於明代,為樓閣式八角形七層磚塔。暮色晚霞中的泗洲塔,塔影搖曳,餘輝逐波,大文豪蘇東坡為此寫下「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的千古絕句,即為此景。

孤山蘇跡

因孤山區域集中展示了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寓惠期間的史跡得名。園內有古蹟蘇東坡侍妾王朝雲墓、六如亭、景賢祠;當代建有東坡紀念館、東坡寓惠書跡、相宜居、亭廊雕塑等。景點錯落有致、引人入勝。遊人至此,既可飽覽湖光山色,又可訪古探勝。

紅棉春醉

紅棉島以春季紅棉蒼勁,萬花競發,如晴空火蓋得名景「春醉」。登島四望,湖光山色,一覽無遺。前人有「雲水空濛草樹妍,湖山幽賞晚晴天,繞亭花放紅於火,萬綠叢中看木棉」的讚頌。

花洲話雨

百花洲又稱花墩、花洲,分蒔繁卉,燦爛芳菲;盆景園藝,絢麗多姿;四周湖水如練,極目湖山楚楚,在此觀雨聽聲堪稱一絕,故稱「花洲話雨」。清代梁鼎芬有「花墩花放白青紅,蝴蝶雙雙撲曉風」的雋永詩句。洲上,落霞榭承載着民國歷史的重要信息。

留丹點翠

在點翠洲,以留丹亭和浩瀚平湖一點翠的洲島特色得名。宋代築有孤嶼亭,明代以洲名改點翠亭,1913年為紀念辛亥革命「馬鞍之役」犧牲的烈士改建為留丹亭。這裡湖光四溢、香風縈繞;紅牆碧瓦、古樹蒼翠。明代才女孔少娥贊曰:「西湖西子兩相儔,湖面偏宜點翠洲。一段芳華描不就,月灣宛轉似眉頭。」

芳華秋艷

芳華洲景色宜人,北宋時始建逍遙堂,蘇東坡常在此尋幽訪友、飲酒垂釣,寫下「幽尋本無事,獨往意自長。釣魚豐樂橋,采杞逍遙堂」的詩句。深秋時節,層林盡染、相映爭輝、瞬息萬變,令人目不暇接,故成「秋艷」之特色。

南苑綠絮

南苑島因其碧水縈繞、建築精巧、路曲徑幽、風清月朗、綠絮柳蔭成為遊覽休憩的勝地,故有此景說。園內有中國農工黨創始人鄧演達銅像和紀念亭,寓革命歷史人物於風景名勝之中。

花港觀魚

豐渚園富有文化內涵、飽含孝悌之義,是充滿詩情畫意的嶺南古典園林。園內荷香飄逸,亭榭映襯,怪石嶙峋。「花港觀魚」,即謂遊人可在觀鳥、觀魚、賞荷、賞奇木怪石中領略生態文化,以琴韻茶香為友,以詩書畫論為伴,陶冶藝術修養。

鶴鷺祥舞

鳥島水繞環洲,樹木蔥鬱,是大白鷺、小白鷺、蒼鷺、池鷺、夜鷺、鸕鶿等多種鳥類棲息之地。每當日出日落,百鳥和鳴,漫天飛舞,構成一幅「鶴鷺祥舞」的優美畫卷。

平湖秋月:平湖之明月灣,地處平湖東畔,以其「紆迴數十丈,彎環如月」得名。北宋治平年間廣植桃李,明清築有亭樓畫舫,民國築園,今建有亭廊和「平湖秋月」塑像等,成西湖名跡;當代以秋花吐蕊、綠秀依然、依亭廊眺望浩瀚平湖構成「平湖秋月」之景。

荔浦風清

荔浦位於豐湖之畔,風景色幽美、風清月朗;原建有荔浦亭、書室、蓮池,種有荔枝、梅花。每當盛夏荔枝成熟,紅實纍纍,綠蔭楚楚,如錦銹畫屏,清尹元進贊之「荔浦之風益清,桃園之日益暖」,故成「荔浦風清」名景;南側為「紀鄧山莊」和仲元亭,是辛亥革命元勛、民國陸軍上將鄧仲元的重要紀念遺址。

西新避暑

西新即西新園,宋代為西村,明、清、民國為排沙(村、街),後建西新園,在披雲島南,以蘇東坡捐建的西新橋得名,現為西湖惠州賓館所在地。西新園湖水縈繞、林木蒼鬱,隔湖浮碧、一橋飛渡,石林竹徑,別有洞天,堪稱避暑勝地。

橫槎小隱

隱於菱湖猶龍山與白鶴含書之中,是西湖三大水源之一古橫槎水的發源地,因其在西湖深邃之處,故明代葉維陽贊曰:「千頃浮光從此發,扁舟引勝不知還。」當代橫槎小隱之景,曲徑引幽、天籟聲繞,再現了古人「雖為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

臥龍香雪

位於紅花湖桃梅園半島,宛若游龍側臥湖中;園內廣植桃梅,又以映山紅、日本櫻花、宮粉紫荊等品種兼以粉飾。因其春季桃梅綻放,雪白嫩粉,連成花海一片,故稱「臥龍香雪」。

水簾飛瀑

位於紅花湖石埭山大石壁,因古有名跡水簾洞、南宋三朝宰相留正曾在此卜居苦讀成為一處自然與人文皆盛的名景。水簾飛瀑峰巒疊翠,峭壁流泉,飛瀑掩映,水花飛濺,注潭激石,聲如鐘鼓,令人塵積滌盡。古人有贊:「劈青山,走白虹,以水石相喧,為耳目共賞」。

綠廊花漾

紅花湖環湖綠道按照國際自行車賽道標準,依山傍水、就其湖山之勢修建,是廣東省首條景區生態示範綠道,全長18公里。因其綠林茂盛、繁花似錦,故成「綠廊花漾」之景。

三江眷蜀

蜀地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三江鄉,是2008年「5·12」地震受災地區之一;惠州是三江鄉的對口援建單位,3年援建任務1年時間完成,創造「惠州速度」;三江園就是惠州與三江鄉的友誼紀念園。園內紅豆杉、銀杏、杜仲等植物和景石均來自海拔3000多米的三江鄉。

歷史文化

惠州西湖在東漢時期是荒野之地,東晉在湖邊建有龍興寺,唐朝改名為開元寺,唐中宗年間,位於西山上的泗洲塔建成。唐宣宗年間,李商隱來到了循州(惠州)擔任循州刺史。曾遊歷西湖鍾愛嶺南的朱槿花。北宋張昭遠居於惠州的舍人巷時,將湖命名為郎官湖。同朝代余靖作下的「重山復嶺,隱映岩谷,長溪帶蟠,湖光相照」之句則是描述西湖最早的佳句之一。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惠州的知州陳稱對西湖進行了治理,稱築了平湖堤、拱北橋,以及點翠洲上的孤嶼亭、湖光亭等建築,並養魚灌田,西湖也因此而被稱為豐湖。

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朝廷貶至惠州安置,攜妻妾王朝雲和兒子蘇過在惠州度過了三年,期間時常遊覽西湖,寫下了許多詠吟西湖山水的詩詞。他在紹聖二年(1095年)寫下的《江月五首》是最早以惠州西湖為主題的詩,當中更有「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的名句。同月,他在《贈曇秀》詩中,將豐湖稱作西湖,是「西湖」這一名稱最早的來源。惠州西湖也因此在蘇軾詩詞的傳播下得以揚名。

淳煕六年(1179年)至十一年楊萬里任職廣東嶺南,在惠州先後寫下膾炙人口的詩作如《白鶴峰》《游東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橋》《游豐湖》等,其中《游豐湖》是惠州西湖歷代名詩之一:「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潁水及羅浮,東坡原是西湖長,不到羅浮便得休」。楊萬里的詩在惠州影響很大,被祀於西湖畔的景賢祠。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截至2004年,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有浮游植物8門68屬117種,其中綠藻門76種,占64.95%;硅藻門12種,占10.26%;藍藻門11種,占9.40%;其餘為裸藻門9種,甲藻門6種,金藻門、黃藻門和隱藻門各1種。

截至2006年,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木本植物共有48科127種,其中蘇鐵、南洋杉等裸子植物有6科8種,白蘭、含笑、荷花玉蘭等被子植物有42科118種,重陽木、一品紅、月季等雙子葉植物40科103種,假檳榔、刺葵、大王椰子、棕竹、黃金間碧竹等單子葉植物2科15種。

動物資源

截至2004年,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有鯉魚鯽魚羅非魚鰱魚鯪魚鱅魚等魚類和輪蟲橈足類枝角類浮遊動物。

截至2014年,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有大白鷺、小白鷺、蒼鷺、牛背鷺、翠鳥、長尾縫葉鶯等鳥類30多種,數量超萬隻。除了常見的麻雀、白鷺、斑鳩,新發現了苦惡鳥、小鷿鷈等新的種類。

交通指南

外地自駕

惠河高速:惠州(西)出入口下高速,經永聯路、新聯路,沿鱷湖路直即達。

惠大高速:沙澳出入口下高速,直行3公里往深圳方向進入三環南路,直行至實驗中學立交橋處右轉進鵝嶺南路,再繼續直行4公里即達。

惠鹽高速:白雲前(惠州)出入口下高速,直行5公里左右即達。

汽車站:惠州市客運總站地址:惠州市惠城區龍豐街道鵝嶺南路71號 。

市內公交

平湖門(正門)站:2、5、7、8、10、11、13、15、17、18、19、20、24、25、41、209、301路。

北門站:1、11、15、16、17、19、29路。

豐渚園站:17、29、202、208、369、L1、K2路。

南苑站:14、21路。

西門站:29、36、202、208、369、L1、K2路。

紅花湖站:4、14、19、23、36、L1、K2路。

南湖公園站:14、21路。

南門公園站:2、4、9、12、13、21、26、29、36、41、202、203、206、369、K3、雙層巴士觀光1號線路。

國內機場

惠州平潭機場距西湖約25公里,於2009年底復航,軍民合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距惠州西湖約110公里,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距惠州西湖約150公里。

軌道交通

莞惠城軌:西湖東城軌站(地下站)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的線路網的中間站,也是全線的惠州市區中心站點之一。惠州風景名勝區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西湖景區於2005年取消主入口收費。現對外免費開放。

社會評價

2019年,獲評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發布的《《2019最受網民喜愛廣東旅遊景點排行榜》TOP2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區,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13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14°19′40″—114°24′00″,北緯23°02′40″—23°06′35″之間。

地貌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屬低丘陵河谷地貌,西北部紅花嶺景區山巒起伏,但山體平緩,海拔多在50~80米之間,海拔最高山峰為高榜山,海拔227米。

氣候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平均氣溫為19.5℃一22.5℃,年均降雨量1731毫米。

視頻

航拍惠州市西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