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州市梳篦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州市梳篦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勤業路17號,梳篦總稱曰"櫛"是我國古代八大髮飾之一。諺雲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自晉代(公元265-420年),迄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昔為宮廷御用珍品。故有"宮梳名篦"之譽,是傳統手工藝品,亦為"延陵特產"博物館集中展示了梳篦的發展歷史、製作工藝和創作精品。常州梳篦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家集中展示「宮梳名篦」博物館[1],常州市首個「工業旅遊示範點」。

簡介

「宮梳名篦」作為常州的一張城市名片,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生產史。

制篦業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其始祖是陳七子,常州篦梳自魏晉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常州梳篦[2],昔日為宮廷御用的宮梳名篦,已成為百姓家中每日梳頭潔發的必需品和收藏品,並且遠銷國外。常州梳篦系天然材料製成,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經常使用,有緩解頭痛,治療失眠,醒腦,聰耳,明目之保健功效。

常州梳篦博物館,全國第一家集中展示「宮梳名篦」博物館。常州市首個「工業旅遊示範點」。

常州梳篦博物館坐落於勤業橋堍、古運河畔的常州梳篦廠內,廠館合一,包括梳篦歷史博物館、梳篦生產展示、手工藝及藝術品工作室等。展館部分面積為600平方米,整個展區以實物和圖文並茂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梳篦的工藝歷史、傑出成就和瑰麗風采。館內珍藏着各個時代的梳篦精品450件左右,鎮館之寶有百年歷史的多枚世博會獎牌和10枚金銀獎原件,包括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銀獎、192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金獎、1910年(宣統二年)南洋勸業會金獎、1981年國家質量銀質獎、2002年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代表國家贈送的禮品等。此外,還有梳篦行業的老前輩及後代無償提供的梳篦實物、獎牌、資料等。

千年歷史

盛唐時,當地梳篦花色繁多,不勝枚舉,大的竟有二尺多長。北宋以來,質地日趨貴重,金銀櫛具相當流行。大文豪蘇東坡曾有「山人醉後鐵冠落,溪女笑時銀櫛低」的詩句。元代,常州梳篦從運河經長江出海,隨着水上絲綢之路傳到海外。

明清時代,文獻中關於常州梳篦的記載漸多。明代關於常州西郊八景之一文亨穿月,篦梁燈火的記載,把左運河畔篦箕巷的夜景描繪得栩栩如生。

到清代乾隆時期,常州城中已是削竹成篦、比戶皆為的景象。光緒年間,蘇州織造府官員每年農曆7月總要到常州定製60把黃楊木梳、60把梅木脊樑象牙的高級梳篦,並在10月間連同6套龍袍、600朵宮花送到紫禁城,作為貢品進獻皇帝,這就是宮梳名篦的由來。據說,慈禧太后對常州的梳篦尤為鍾愛。

辛亥革命後,梳篦的需求量因人們剪辮而激增。當時還流行着一種劉海篦箕的小型篦子,許多人身上掛個小口袋,袋裡裝一把劉海篦箕,引為時髦。後來,常州的梳篦逐漸傳入海內外,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銀質獎,1926年在美國費城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

我國最早的櫛當為1959年山東寧陽大汶口出土的距今約六千年的象牙梳。從已出土和一些民間傳世的梳篦看,漢、唐、宋各代各有不同。漢代的呈較長馬蹄形,紋飾一般以雲氣紋為主,間有入羽鳥獸等;唐代的呈馬蹄形,下部略寬;宋代的為月牙形。古代的梳篦多為木製或竹製以及名貴物料製作,如金、銀、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錫、嵌玉鑲珠等材質。

視頻

常州市梳篦博物館 相關視頻

常州市龍城梳篦博物館
常州梳篦,古樸典雅美觀精緻,製作工序也異常繁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