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帕巴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日喀則市

圖片來自xizanglvyou

帕巴寺,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鎮,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

歷史

帕巴寺位於日喀則市吉隆縣駐地以南、吉隆鎮東側大約30米處,海拔2850米。[2]

據傳說,帕巴寺是松贊干布按照尼泊爾赤尊公主的提議,在邊鎮建立的鎮邊寺廟之一,帶有尼泊爾寺廟的建築風格。從建築及壁畫看,歷代曾對帕巴寺進行修葺,但帕巴寺主體建築仍保持歷史舊貌,帶有濃厚的南亞風格。

帕巴寺是廓藏戰爭時的重要地點。1789年,中國清朝廓爾喀(今尼泊爾)兩國在如今吉隆鎮帕巴寺附近舉行和談,中方代表在廓爾喀侵略軍的武力脅迫下,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1791年,廓爾喀人在聶拉木「雪康」大樓(如今該樓尚存牆基)以和談為名,殺害西藏噶廈官員代表及隨從,並且綁押了西藏方面兩名官員送往廓爾喀首都加德滿都關押。當年,廓爾喀侵略軍進攻定日協格爾寺遭到頑強抵抗,不得不轉而進攻日喀則。1792年,清朝的將軍福康安奉命率領1700多人開至前線同藏軍共同作戰,將廓爾喀侵略軍全部驅逐出西藏,全部收復被廓爾喀軍隊占領的聶拉木等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寺被毀。1980年代,由吉隆縣人民政府批准恢復。1980年代重建之後,被列為吉隆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度西藏自治區和諧模範寺廟暨愛國守法先進僧尼評選中,帕巴寺2名僧人被評為愛國守法先進僧尼。[3]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強烈地震,帕巴寺大部分房屋出現明顯裂縫。[4]

建築

帕巴寺的建築是一座樓閣式石木塔,高四層。塔中有梯子,可盤旋到頂。該建築逐層收分,層層出檐,每層都有壺門、小窗,有挑檐、檁枋、飛頭、椽子、瓦壟等等。塔的四角的一、二層檐角套着火焰形銅套飾;三、四層為黃銅翹檐;頂部設有銅剎頂,用圓光、仰月、寶蓋、寶珠相連接;屋面以紅銅蓋頂。三、四層的四周壺門上繪着小佛像。

此塔底層是佛殿,由門廊、主殿組成,外部環繞着內迴廊、外迴廊,供信眾轉經。門廊面積4柱,門楣兩端圓雕木獅子一對,左右有密室連通。佛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闊3間,進深3間,有柱14根(圓柱4根,方柱10根)。佛殿門楣上方有5尊護法獅子,其間繪有戴黃帽的格魯派祖師像。佛殿內南端東側第一根柱上有墨書藏文題記的該寺寺志,佛殿南牆的東、中、南段上方分別開有用於採光的小窗。佛殿北牆原來供奉主尊釋迦牟尼8歲身量的檀香木像,東、西牆各供奉佛像4尊,東牆西側供奉十三世達賴泥塑像,均高約10米;西牆角上供奉蓮花生泥塑像,高約8至10米。主供前方有金質、銀質酥油燈各2盞,高約30至40厘米,還有黃銅製的酥油桶等等。佛殿內的木柱以錦緞圍裹,懸掛五色緞子製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