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普羅克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希普羅克峰,(shiprock),也稱船岩,是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聖胡安縣納瓦霍族保留地沙漠平原內的一座孤山[1] [2][3] 。
簡介
希普羅克峰[4],是美國新墨西哥州聖胡安郡西北角一呈放射狀岩脈的火山頸。
- 高出四周地區420公尺(1,400呎)。在古火山口內凝固,經侵蝕形成。
- 位於以希普羅克鎮西南方向10.75英里(17.30公里),並以此命名為希普羅克峰。
- 其平均約有1,583英尺(482.5米)高。
- 從大平原上拔地而起,高出四周平原482米。山體側面幾乎都是直上直下的峭壁,遠望去好似一艘航行在茫茫荒漠之上的巨輪。
- 海拔約為7,177英尺(2,187.5公尺)。
- 地質:
希普羅克峰為納瓦霍族保留地所管理,並位於四角落區域,對納瓦霍族的傳統、文化和神話傳說產生了重要作用。
希普羅克峰位於被阿那薩吉人(美國西南部史前的美洲土著人種)所占領的區域的中心處。
希普羅克峰是登山愛好者和攝影師常關注的地方之一,就連某些電影與小說也中也常出現希普羅克峰的身影。
希普羅克峰是新墨西哥州西北部最著名的地標。
名稱
納瓦霍族稱希普羅克峰為"有翅膀的岩石",意思是將納瓦霍族從北方帶到現在陸地上的傳說中巨大的鳥。[5][6]
美國人也稱該峰為"The Needle", 由Captain J. F. McComb於1860年所取。[6]
在1870年之後,美國地質調查局在地圖上將其稱為希普羅克峰。[5][6]
地質學
希普羅克峰的地質是由碎裂的火山角礫岩和被稱為煌斑岩的黑色火成岩組成,它是火山口被侵蝕作用後的殘餘產物,而火山角礫岩是由火山道所形成的。這些岩石可能源自於2,500–3,000英尺(750–1,000米)的地下,但在經歷了數百萬年的侵蝕作用後到達地面。[7]
煌斑岩所形成的牆形地形,如岩脈,從山峰中心向四周放射。根據放射定年法,其表面的岩石已被確定約有2700萬年的歷史。
希普羅克峰是納瓦霍火山群(一群大約都有3000萬年的歷史的火山)中位於東北方向的一座。紀念碑谷中的阿加斯拉峰是火山群中另一個著名的火山。[8][9]
外部鏈接
- Navajo.org: Shiprock
- Shiprock.org: Shiprock
- Shiprock @ discover-navajo
- flickr: Shiprock photo gallery
- 3D Movie tour of Shiprock
參見
參考資料
- ↑ 希普羅克峰,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2019-08-27
- ↑ 如童話城堡般的孤峰,見證千萬年的山河改貌、斗轉星移,每日頭條,2018-11-13
- ↑ 希普羅克峰,百科知識中文網
- ↑ Wall, Leon; William Morgan. Navajo-English Dictionary. New York: Hippocrene. 1994 [1958]. ISBN 0-7818-0247-4.
- ↑ 5.0 5.1 Butterfield, Mike, and Greene, Peter, Mike Butterfield's Guide to the Mountains of New Mexico, New Mexico Magazine Press, 2006, ISBN 978-0-937206-88-1
- ↑ 6.0 6.1 6.2 Laurance D. Linford, Navajo Places: History, Legend,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Salt Lake City, 2000, ISBN 0-87480-623-2, p. 264–265.
- ↑ Scheffel, Richard L.; Wernet, Susan J. (編). Natural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Inc. 1980: 343. ISBN 0-89577-087-3.
- ↑ Steven C. Semken, The Navajo Volcanic Field, in Volcanology in New Mexico,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8, p. 79–83, 2001. ISSN 1524-4156
- ↑ Paul T. Delaney, Ship Rock, New Mexico: The vent of a violent volcanic eruptio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entennial Field Guide—Rocky Mountain Section, pp. 411–415,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