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伐利亞號列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伐利亞號

圖片來自時報旅遊

巴伐利亞號是運營於德國慕尼黑瑞士蘇黎世之間的一班長途列車所使用的名稱,該命名源自德國聯邦州巴伐利亞拉丁文稱謂,而慕尼黑正是該州的首府。列車由德國聯邦鐵路(1991年後為德國鐵路)及瑞士聯邦鐵路自1954年起共同開行,初期可直通日內瓦,後於1969年縮短至蘇黎世始發及終到。其運行縱貫阿爾高鐵路、,跨越德國、奧地利及瑞士三國,全程355公里。巴伐利亞號曾先後被納入全歐快車直通列車城際列車歐城列車等類別。至2002年底,相關列車不再使用巴伐利亞的名稱。[1]

歷史沿革

快速列車

在1954年的冬季時刻表中,聯邦德國奧地利瑞士鐵路主管當局決定共同開行一班車次為183/183次的快速列車(D),自慕尼黑林道蘇黎世往返於日內瓦,並以巴伐利亞州拉丁文名稱「巴伐利亞」(Bavaria)命名。列車採用兩艙級別(一等和二等)的車廂等級德語Wagenklasse,並配備完整的餐車。但在1968年,德國境內的餐車已被簡易餐車Buffet car所取代。由於列車在德國境內經由非電氣化阿爾高鐵路運行。因此該列車在運營初期,於慕尼黑至林道區間採用德國聯邦鐵路18型蒸汽機車牽引,即原巴伐利亞S3/6型;林道至蘇黎世的電氣化區間則使用。自1962年起,巴伐利亞號在慕尼黑至林道區間改用配屬肯普滕機務段的擔當牽引任務,但在更換初期,柴油機車無法適應阿爾高鐵路的坡度,這使得18型蒸汽機車得以繼續服役直至1962年11月.


全歐快車

由於現行的快速列車運行時間無法滿足巴伐利亞州及瑞士間的商務交流需求,巴伐利亞號在1969年的冬季時刻表中最後一次以D260/261的車次運行,隨後被納入僅設一等席別的全歐快車類別。從此以後,列車獲得了編號為TEE56/57的車次,並於瑞士境內改在蘇黎世始發及終到。全歐快車從慕尼黑至蘇黎世的時間縮短為4小時7分鐘,而此前的快速列車類別則需時5小時。這是因為除其他事項外,中途停站的數量已由14個減少為6個。列車全程僅經停肯普滕林道布雷根茨聖馬格雷滕聖加倫溫特圖爾,其中在盡頭式車站林道,牽引機車在快速列車時代需要進行換向。而當瑞士聯邦鐵路在改用由荷蘭和瑞士共同研發的瑞士聯邦鐵路RAm TEE型柴聯車後,這一問題也得到改善。此款柴聯車在當時會執行一連數日的套跑任務:

  • 第一日:雪絨花號 蘇黎世-阿姆斯特丹
  • 第二日:雪絨花號 阿姆斯特丹-蘇黎世
  • 第三日:巴伐利亞號 蘇黎世-慕尼黑-蘇黎世(往返)
  • 第四日:蘇黎世機務段(保養維護)

1971年2月9日,正執行由慕尼黑開往蘇黎世的巴伐利亞號列車在行經艾特朗期間發生脫軌事故,並與一輛相鄰軌道反向駛來的烏丁根型軌道車德語Uerdinger Schienenbus相撞。事故造成一節RAm車廂報廢,並導致28人喪生.。巴伐利亞號因此中斷開行達一個星期,隨後改用機車牽引的方式繼續運營。其客運車廂也改用德國聯邦鐵路提供的全歐快車車廂德語TEE/IC-Wagen (DB),編組包括一節Avmz 111型的隔間座車、一節Apmz 121型的開放座車以及一節ARDmz 106型帶餐車功能的短款酒吧車。基於編組運用規則,瑞士聯邦鐵路在瑞士境內加掛的餐車也需要根據UIC-X型車廂德語UIC-X-Wagen (DB)標準進行重新設計,並採用全歐快車的統一塗裝。

在牽引機車方面,慕尼黑至林道區間使用的是搭載燃氣渦輪發動機德國聯邦鐵路210型柴油機車,隨後德國鐵路218型柴油機車也加入其中\。林道至聖馬格雷滕區間使用的則是奧地利聯邦鐵路1180型電力機車德語BBÖ 1080。自1972年3月5日起,配備兩組不同受電弓的瑞士聯邦鐵路4/4 II型電力機車德語SBB Re 4/4 II開始擔當林道至蘇黎世區間的牽引任務。而從1971年9月中旬開始,這一區間的牽引任務再度交由4/4 I型電力機車擔當,因其較寬的等臂杆式設計更為符合德國和奧地利的電壓規格。在1971年秋季,瑞士聯邦鐵路決定將負責牽引巴伐利亞號和萊茵的黃金號任務的4/4 I型電力機車噴漆為全歐快車的統一塗裝。

自1971年的夏季時刻表起,巴伐利亞號所使用的車次被更換為TEE66/67次。 在1977年5月22日起實施的夏季時刻表中,巴伐利亞號被全歐快車類別摒棄,然後重新以兩艙(一等及二等)車廂等級的編組執行快速列車服務,車次使用D276/277次。由於瑞士聯邦鐵路為其配備了對應的鐵道車輛,因此一等席別的乘客舒適度並沒有下降。從1983年的夏季時刻表起至同年的冬季時刻表止,巴伐利亞號又作為長途特快列車的類別運行了半年之久,車次使用FD268/269次。1984年6月3日,它又被歸類為城際列車

歐城列車

1987年5月31日,隨着歐城列車的引入,巴伐利亞號也被納入了這一列車類別,並獲得了EC98/99的車次編號,其中EC99次經停梅明根。在運營初期,列車中僅使用由德國聯邦鐵路提供的車輛,這是由於瑞士聯邦鐵路的空調車廂較少,且受其他方面的約束。車廂的具體編組包括一節Avmz型的一等車廂、一節WRmz型或瑞士Rmz型餐車,以及三至五節Bpmz 291型二等車廂。至1989年起,車輛才重新由瑞士聯邦鐵路提供,後者在1992年至1993年期間還為一等席別引入了全景座車德語Panoramawagen,並在1993年引入了一組全新的歐城列車車廂。

在機車方面,慕尼黑至林道區間使用281型柴油機車雙機牽引,一方面是因為列車所需要的電力供應(空調及餐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列車在此區間壓縮了運行時間,在4個經停點(布洛埃考夫博伊倫、肯普滕和伊門施塔特)都縮短了停車時間。

時刻表

以下為巴伐利亞號的1971年冬季時刻表:

TEE66次 停靠站 TEE67次
里程 時刻 時刻 里程
0 17:46 慕尼黑 12:28 355
131 19:01 肯普滕 11:12 224
221 20:02 林道 10:09 134
231 20:10 布雷根茨 10:00 124
245 20:25 聖馬格雷滕 09:45 110
272 20:51 聖加倫 09:20 83
329 21:30 溫特圖爾 08:41 26
355 21:52 蘇黎世 08:20 0

參考文獻

  1. 巴伐利亞號,科技工作者之家,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