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茴香籽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別名茴香小茴小香角茴香谷茴香。味辛、性溫,入胃經


中文名/外文名:小茴香籽Cumin seeds

別 稱/主要營養成分:茴香小茴小香角茴香谷茴香蛋白質茴香腦小茴香酮

食用量香料每次3~5克


目錄

概述

茴香籽也是我國傳統的調味品,也是法國綠茴香酒茴香甜酒等出口酒的主要香料。整粒者用於烹飪調味、湯類;粉狀者用於肉類製品等。可作香料,常用於肉類、海鮮及燒餅等麵食的烹調。中醫學上入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脾、胃經。功能溫肝腎,暖胃氣、散塞結,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婦女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等症 。[1]


營養

果實含有揮髮油,其主要成分為反茴香腦(Transanethole)和小茴香酮(Fenchone)。此外還含有脂肪酸


1.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茴香腦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氣主要來自茴香酮茴香醛等香味物質;茴香果實中含茴香油2.8%,茴香腦50~60%,a-茴香酮18~20%,甲基胡椒粉10%及a-蒎烯雙聚戊烯、茴香醛、莰烯等。胚乳中含脂肪油約15%,蛋白質、澱粉糖類及粘液質等約85%。


2. 小茴香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唾液胃液分泌,起到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的作用。


3. 小茴香還具有促進腸蠕動緩解痙攣減少疼痛,並有抗菌的作用 。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痙攣疼痛者、白細胞減少症患者;


2. 陰虛火旺者不宜食用。

食療作用

小茴香味辛、性溫,入胃經


溫腎散寒和胃理氣的功效;


主要治療胃寒腹痛寒疝作痛胃寒納差等症,小茴香辛散溫通,善暖中下二焦,尤以疏肝散寒止痛見長,為治寒疝要藥。


食用方法

烹調用途:多用作增香矯味如魚、肉烹調辟穢氣、製作滷汁或作餡食。亦為「五香粉」成分之一。


在烹調時可以避穢除異味,是五香粉的主要原料之一 。[2]

視頻

參考文獻

  1. [中一貝,劉慧懿主編. 食物營養與健康 8 調料酒水篇[M].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 2001.12.]
  2. [劉家福主編. 食品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