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婁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婁底市(湖南省地級市)

婁底市原圖鏈接

簡介

婁底市是湖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湖南的地理幾何中心,轄婁星區、漣源市、冷水江市、新化縣、雙峰縣、婁底經濟開發區、婁底市水府示範片萬寶新區,全市東西寬160公里, 南北長102公里。

婁底文化厚重,人傑地靈。是被後世尊為「戰神」的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境內山清水秀洞奇,自然人文景觀競相輝映,有梅山龍宮、曾國藩故居、紫鵲界梯田三個國家級4A旅遊景區,有大熊山、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湄江等精品旅遊景點70多處,是湘中獨具特色的新興旅遊目的地。此外婁底擁有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婁底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地處湖南幾何中心,是南北通達、東西連貫的要衢,是環長株潭城市群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滬昆鐵路和滬昆高鐵橫穿東西,洛湛鐵路和婁邵鐵路縱貫南北,成為湖南重要的「十字型」鐵路樞紐。滬昆高速、婁懷高速、長韶婁高速、二廣高速相繼全面貫通,婁底大道、益婁高速、婁衡高速、龍琅高速、婁醴高速相繼規劃開工建設,婁底即將步入「高速」時代。婁底通用機場建設進入準備階段,資江水運全面升級。隨着水路、高速、高鐵、航空等基礎建設的全面推進,婁底已成為環長株潭城市群中極具發展潛力與活力的重要節點城市。[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婁底

面積:8117.6平方千米

外文名稱:Loudi

人口:435萬(2011年)

方言:湘語-婁邵片-婁底話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

所屬地區:中國 湖南省

著名景點:湄江,梅山龍宮,紫鵲界梯田,仙女峰,九峰山,曾國藩故居等

下轄地區:婁星區、雙峰縣、新化縣、漣源市、冷水江市

政府駐地:婁星區湘中大道

火車站:婁底站,冷江站,新化站,漣源站

電話區號:0738

婁底著名的風景原圖鏈接

車牌代碼:湘K

郵政區碼:417000

地理位置:湖南中部

行政代碼:431300

地區生產總值:1210.91億元(2014年)

市樹:樟樹

市花:杜鵑

歷史沿革

婁底境域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置湘南縣,轄今雙峰、漣源部分地域,屬長沙郡。西漢屬長沙國。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連道,轄今雙峰縣測水以西至漣源市藍田等地。西漢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析湘南縣置湘鄉縣,連雙峰、漣源大部分和婁底等縣市,屬長沙郡。三國時分屬衡陽郡、昭陵郡。吳寶鼎元年(266),析昭陵郡置高平縣,今新化縣西部屬之。西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分屬邵陵郡。屬長沙郡。唐、五代、宋朝分屬潭州、邵州。宋熙寧五年(1072),建置新化縣。元代,分屬天臨路、寶慶路。明分屬長沙府、寶慶府。清同明屬 。

新化縣成為婁底境內最早的建制縣,在宋代隸屬邵陽郡,元代屬寶慶路,明清屬寶慶府。婁底境內的其他縣市,雙峰一帶,秦時屬長沙郡的湘南縣,漢代以後長期屬湘鄉縣地。漣源一帶,秦至東晉時大部分地域分屬湘南、連道、湘鄉、昭陵等縣,北宋以後,其全部地域便長期分屬湘鄉、邵陽、安化、新化四縣。婁星區一帶從漢代開始,就一直為湘鄉轄地。冷水江一帶在宋以前屬「梅山蠻」地,宋以後長期屬新化縣地。

民國元年(1912),屬長寶道,民國3年,改為湘江道。民國11年,(1922)取消道制直屬湖南省。民國29年(1940),分屬湖南省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境域隸屬益陽專區和邵陽專區。1950年6月,設立錫礦山礦區(縣級),直屬邵陽專區;1951年8月,籌建漣源縣、雙峰縣。1952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湘鄉、安化、邵陽、新化4縣部分行政區域置雙峰縣、藍田縣(7月更名漣源縣)。11月,兩縣劃屬邵陽專區。同年8月,撤銷錫礦山礦區,劃歸新化縣管轄。1960年2月,設立婁底市和冷水江市,隸屬邵陽專區。1962年10月,撤銷冷水江市和婁底市,分別併入新化縣和漣源縣。1969年10月,國務院批准恢復冷水江市。

婁底夜色原圖鏈接

1977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將邵陽地區析置漣源、邵陽兩個地區。漣源地區轄新化、新邵、邵東、雙峰、漣源5縣和冷水江市,地區機關駐婁底鎮。同年11月,成立漣源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3月,改稱漣源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7月,國務院批准恢復婁底市,將漣源縣的婁底鎮和杉山公社的東風、民福大隊及西陽公社的方石、水洋大隊、百畝公社的思塘大隊劃入該市行政區域。1982年12月,漣源地區更名為婁底地區。

1983年2月8日,國務院批覆撤銷婁底地區的婁底市和雙峰、漣源縣劃歸湘潭市管轄;冷水江市和邵東、新邵、新化縣劃歸邵陽市管轄;撤銷婁底市,改設為湘潭市婁底區(縣級);撤銷冷水江市和邵東、新邵、新化縣劃歸邵陽市管轄;撤銷冷水江市,改設為邵陽市冷水江區(縣級)。實際並未實施,婁底地區名撤實存。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恢復婁底地區及其行政公署,原所轄邵東、新邵兩縣劃歸邵陽市管轄,婁底市、冷水江市、雙峰縣、漣源縣、新化縣歸婁底地區管轄。

1987年6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漣源縣,設立漣源市,所轄行政區域不變。[2]

199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婁底撤地設市,原縣級婁底市改名為婁星區。所轄婁星區、漣源市、冷水江市、雙峰縣、新化縣行政區劃不變。[3]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婁底市共下轄一區兩市兩縣兩新區,轄婁星區、漣源市、冷水江市、新化縣、雙峰縣、婁底經濟開發區、婁底市水府示範片萬寶新區。[4]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地貌格局

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傾斜。在大地貌格局中,新化縣、冷水江市、漣源市的西南部屬湘西山地區,漣源市的中、東部和婁星區、雙峰縣屬湘中丘陵區。屬於雲貴高原向江浙丘陵遞降的過渡帶。 南起雙峰縣的豬婆山,到漣源市的龍山(1513米),再到冷水江市的獅子嶺(591米)、癩子嶺(994米)、錫礦山(825米),北至漣源市的參機山、紅軍寨(893米),將區境分割成東西二大地域。西部山勢雄厚,峰嶺馳騁,大多為侵蝕、構造、溶蝕地貌,地勢險峻,海拔較高;東部地勢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緩,丘岡延綿、平地寬敞,海拔較低。唯雙峰縣東部大多為溶蝕堆積的丘岡平地貌。因下古生代印支期和中生代燕山期地殼運動,花崗岩侵入體局部隆起,形成一線九峰山脈(屬衡山山系)。

地貌輪廓

西部有新化、禾青盆地。其東部盆緣是金竹山、錫礦山至鷹嘴岩一線中低山地貌;西部及北部盆緣是由雪峰山所圍成的孤形屏障,海拔高度平均在1000米以上,高於1500米的山峰有九龍池等10座;西南部盆緣由雪峰山余脈天龍山,板子山等組成,平均海拔800~1000米,資江在盆地內由南向北蜿蜒流過。中部北有伏口、四古至紅軍寨的中低山灰岩地貌,南有龍山至豬婆山的中山地貌與之對峙,橋頭河、婁底、楊家灘盆地,雷峰低山夾在其中,形成漣源、婁底向東敞開的E字形地貌。東部雙峰盆地,盆東以九峰山脈為緣,南有花門丘陵群體,北有洪山殿丘陵帶,西有山斗灰岩低山,寬敞的龍田、吳灣、杏子平原岡地展布其中。

地貌形態

北有九龍池——大熊山——癩子嶺——紅軍寨橫亘的雄厚山體,組成以山地為主的山地地貌。南部有天龍山——大乘山——龍山——五腦嶺——豬婆山——江大山並列的山體,同樣以山地地貌為主,與北部山體對峙。西部由雪峰山脈封閉。中部地勢低凹,堆積平原廣布,溶蝕殘丘成串,剝蝕岡地如波,以平丘岡地貌為主。從新化縣的琅塘起,南下橫陽、爐觀、洋溪、燎原,至冷水江市的潘橋、禾青,穿透金竹山鼻樑東折至漣源市的荷葉、楊家灘、橋頭河,再到婁底市的漣濱、西陽、萬寶,再轉向雙峰縣的洪山、龍田、吳灣、杏子,則呈「S」型帶狀盆地分布。

山脈

婁底境內山脈縱橫,群峰起伏,矗立大小山峰數百座。西部雪峰山脈從新化西部風車巷蜿蜒入境,斜亘西北,主要支脈有天龍山、桐鳳山、奉家山、古台山、鳳凰山、大熊山和冷水江境內的祖師嶺等;東南部有坐落在雙峰縣的九峰山,是南嶽七十二峰之一,為雙峰、衡陽兩縣的天然分界線;西北部是雪峰山余脈,向漣源伸入,西起白竹山,東至洪家大山,透迤起伏,峰巒重疊,最高峰寨子山為漣源與寧鄉的天然界山;中部龍山山脈橫亘,主要山峰有龍山、石坪山、楊材山、仙女寨等,彎曲連綿40餘公里。

氣候條件

婁底市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既具季風性,又兼具大陸性。其基本特徵為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夏季酷熱,冬季寒冷,秋季涼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積溫較多,生長期長;氣候類型多樣,立體變化明顯。

年平均氣溫16.5~17.5℃,年極端最高氣溫40.1℃,年極端最低氣溫-12.1℃。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400毫米,一日間最大降水量147.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7月。年日照時數1410.4~1621.9小時,年日照率34~37%。年蒸發量1365.6~1521.6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8~80%,年平均風速1.5~2.0米/秒,多年最大風速為20.3米/秒。由於光、熱、水基本同季,對農業生產極為有利。新化是唐宋貢品蒙洱茶的主產區,盛產玉竹,柑橘,金銀花等。[5]

水文特徵

婁底境內溪水奔流,河網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婁底市主要河流有:東部漣水,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於新邵觀音山,自西向東,流經漣源市、婁星區、雙峰縣,經湘鄉至湘潭縣河口入湘江,境內全長85.85公里,沿途納孫水、湄江、測水等1-4級支流89條,控制流域面積3906平方公里。西部資水,由南向北,流經冷水江、新化。經安化柘溪,過益陽注入洞庭湖,貫穿境內西半部,區內流程112公里,有1-4級支流100條,控制流域面積3985平方公里。

區內各河流水質較好,pH值在正常範圍內,離子總量不高,中等礦化度,適合於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之用。全區年平均降水1406毫米,降水總量113.95億立方米,且西部山區多於東部丘陵平地,直接形成的地表水資源38.87億立方米。外來水資源豐富,共有133.42億立方米,主要在西部,控制利用少;東部入境水雖不多,但利用較好。地下水年平均為21.6億立方米,年徑流量平均達21.35億立方米,主要公布在北、東、南部地區、水能理論蘊藏量32.5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14.26萬千瓦。具備人工養殖的水面18萬畝。[6][7]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婁底市區域內的地層發育齊全,出露完整,從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展布。地質構造西北向是弧狀的褶皺及沖斷層等壓性結構面,以及與之伴生的張性斷裂和扭性斷裂;東西向是隆起和凹陷明顯,弧狀褶皺橫跨其上,概言之是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交錯存在。複雜多變的地質構造,造成岩漿活動頻繁多樣,帶來了豐富的成礦物質,加上區域變質的作用,加速了成礦物質的貯存和富集。因而,大自然賜予的這塊寶地,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且礦種齊全。境內已發現47個礦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25種,占湖南省探明儲量礦種的30%,是湖南礦種較齊全的地區之一。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58處,其中大中型礦床36個,以煤炭、建材、有色金屬為主。保有儲量占中國、全世界第一位的有銻,占湖南省第一位的有煤、白雲石、石灰岩和大理石,占湖南省第二位的有石墨等,占第三位的有石膏和黃鐵礦,其它如金、鉛、鋅、錳、鎢等礦種的探明儲量也在湖南省占有重要地位。釩、硅石等礦種,雖然尚未探明儲量,但潛在遠景較大,有望成為未來的優勢礦種。煤炭:婁底市內煤礦資源豐富,品種齊全,有無煙煤、貧煤、瘦煤、肥煤、焦煤等,且品質好,發熱量一般都在4000─5000大卡。

煤炭資源

婁底不僅是湖南的重要產煤區,在江南地區也是主要煤炭基地之一。煤炭探明儲量11億噸,以煙煤和無煙煤為主,局部見有石煤。主要分布在冷水江市、漣源市、婁星區以及雙峰西北部和新化東部。鐵:市內共有鐵礦點58處,其中中型礦床2處,分沉積型、風化型和熱液型3種類型。探明儲量4307.6萬噸,保有儲量2946.5萬噸,主要分布於漣源田湖,新化洪水坪、圳上,雙峰鍾嶺、測水,冷水江錫礦山、潘橋等地。石灰石:分布極廣,幾乎隨處可見。不僅儲量大,而且質量好、品種齊,為全國少有。銻:境內共有銻礦點25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2處,均集中在冷水江錫礦山。

婁底境內錳礦、鐵錳礦、釩礦、石膏礦等金屬和非金屬礦的儲量也很豐富。特別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5月, 中南石油局勘探開採的「冷水江一井」綻開了湖南第一束石油天然氣火苗,標誌着冷水江市的石油天然氣試開採已獲圓滿成功,結束湖南無油氣歷史,為湘中能源開發又添上了新的一筆。婁底礦產配套較好,空間公布較明顯,有利於統一規劃和綜合開發利用,為婁底成為湖南省的能源原材料開發區奠定了基礎。[8]

人口民族

2015年末全市總人口447.7萬人,常住人口387.1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69.47萬人,鄉村人口217.71萬人,

城鎮化率為43.77%,比上年提高1.5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27萬人,出生率為13.96‰,死亡人口2.76,死亡率為7.16‰,自然增長率為6.8‰。[9]

婁底市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苗、土家、侗、蒙古、回、藏、維吾爾、彝、壯、布依、朝鮮、滿、瑤、白、哈尼、黎、傈僳、佤、高山、納西、土、布朗族,少數民族最多的是苗族。

歷史文化

文化產業

婁底文化產業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依託本地資源,挖掘自身潛力,立足發展後勁,突出一縣一色,婁底市文化產業經過幾年蓄勢,2008年總收入7.89億元,文化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2006年,雙峰縣首次提出「文化興縣」的戰略,2008年,制訂了《雙峰縣文化發展基金管理辦法》,政府投入啟動資金100萬元,對包括書畫事業在內的文化活動予以支持,雙峰縣出台《關於深入實施文化興縣戰略的決議》,明確提出要加速發展書畫等特色文化產業。書畫收藏在雙峰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文化走過一個領導關心——政府重視——政策形成的歷程,逐步形成一個文化產業,走上與現代經濟接軌的科學發展之路。

在湘中農村,活躍着大大小小的民間劇團60餘家,橋頭河鎮被文化部命名為花鼓戲之鄉,有12個花鼓戲劇團常年在周圍農村演出;雙峰洪山殿胡仲文木偶戲劇團一年在附近縣市區演出400場以上。

婁底人文資源豐富,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曾國藩故居風光帶、4A級風景名勝景區紫鵲界8萬畝秦人梯田、龍山、湄江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名鎮楊市鎮、名村三甲古村落,有望進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三甲共產主義示範村(玉屏的紅旗居民點)、毛澤東遊學伏口遺址和開國上將李聚奎故居,還有蔡和森、羅盛教、成仿吾、陳天華、湘中八女傑等歷史名人更增添了婁底文化的厚重與神奇。紫鵲界秦人梯田位於新化縣水車鎮,該鎮用市場運作的方式一手抓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文化產業項目的招商引資。2007年,水車鎮引進外資400萬元,興建紫鵲界民俗文化演藝中心,組建藝術團和紫鵲界民俗文化表演隊,專門為遊客表演新化山歌、梅山武術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隨着該鎮上溪村「楊氏宗祠」申報省級文保單位和樓下村申報歷史文化名村的成功,促成了文化建設與旅遊的完美結合。2008年文化產業收入突破了500萬元,成為水車鎮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面對特殊形勢下的機遇與挑戰,敢為人先、務實進取的婁底人爭取在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10億元,占GDP比重的3%左右。

風景名勝

概況

婁底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光旖旎。市內有清代名臣曾國藩故居等人文景觀和各類風景名勝旅遊點70多處。湄江風景區、波月洞風景區、洛陽灣古建築群、水府廟水庫等旅遊勝地各具特色、風光迷人。鍾靈毓秀的婁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晚清外交家曾紀澤、辛亥革命先驅陳天華、中共早期領導人蔡和森、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中央軍委原顧問李聚奎、中央黨校原副校長劉海藩、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筠、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譚談、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著名慈善家余彭年、中國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曾儉華、湖南省委書記熊清泉、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婁底悠久歷史長河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光輝的篇章。

婁底市妙筆峰景區原圖鏈接

景點

湄江

湄江風景區地處湘中腹地、漣源市北部,交通、通訊便利,具備食、宿、行、游、娛、購整體服務功能。1993年被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13年元月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命名為「湖南湄江國家地質公園」,2013年9月,中國旅遊景區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批准漣源市湄江風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是湄江風景區獲得的第二張「國字號招牌」 。

梅山龍宮

梅山龍宮位於資水之濱的婁底市新化縣。這一獨特的洞天福地,其地下溶洞鬼斧神工。

蔡和森紀念館

該館位於雙峰縣城復興路與書院路交匯處,1987年7月1日建成開館,總建築面積1624平方米,正門上方是聶榮臻元帥題寫的「蔡和森同志紀念館」館額。

大熊山森林公園

大熊山位於新化縣北端,與安化縣接壤,距新化縣城50多公里,總面積73平方公里。這裡險峰如林,古木參天,多出異獸,是新化重要的林區和美麗壯觀的風景區。2003年6月27目,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式掛牌開園。

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曾國藩故居已被有關部門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仙女峰

在市北部,距藍田約35公里處,又名紫華峰。相傳唐朝時候曾有九女在此山修煉成仙,化鶴飛身,瑞映此峰,因而得名。

波月洞

波月洞風景名勝區位於婁底市下轄冷水江市北郊2.5公里處,她東鄰漣源湄江風景區,西靠新化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南瀕雙峰曾國藩故居,北近銻文化工藝園。

紫鵲界梯田

紫鵲界秦人梯田,位於新化縣水車鎮。她集雲南哈尼梯田的大氣、廣西龍勝梯田的壯美、菲律賓巴拉韋梯田的險峻和越南沙壩梯田的飄逸於一身,總面積近6萬畝,集中成片的有2萬餘畝,坡度在25-40度,最陡達50度以上,且層層疊疊於海拔500米—1100米之間,共400餘級,蔚為壯觀。

婁底特產

婁底的特產有漣源精製麵粉、永豐燈籠椒、漣源黑山羊、麻辣香乾、落口溶喬餅、新化蒙洱茶、雙峰碧玉綠茶等。

永豐辣醬

產於雙峰縣永豐鎮,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以蔡和森的祖輩經營的蔡廣祥店最有名。

漣源精製麵粉

漣源盛產麵粉,三十年代就頗有名氣。民國初期,藍田鎮相斷髮展80餘家畜力制粉磨坊,施行季節性麵粉生產。

新化杯子糕

貌似元寶,大小與嬰兒拳頭差不多,顏色透亮,質地細膩白嫩,口感香軟,略有粘連。

攻略:新化杯子糕以新化縣城城關鎮南門樓下的杯子糕最為出名,並且與城關鎮畢家巷的鼎灰粑、咸生巷的麵條被稱為「新化三絕」。

著名人物

婁底風景原圖鏈接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蔡暢; 中國醫科大學校長 李亭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蔡和森; 國際系統遺傳學與WABSE等奠基人 曾邦哲

湖南省委書記 熊清泉;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成仿吾

現任中共廣東省委常,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肖志恆; 著名演員,歌手 謝常清

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龔佳禾; 現代女作家 謝冰瑩

現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秘書長、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 易煉紅; 烙畫怪才 謝禹堯

中國作協副主席 譚談; 湖南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 楊衡鍾(弘征);

財政部監督檢查局局長 吳奇修; 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彭利銘

復旦大學教授 吳宇平; 新華社副社長 李普

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信威; 中國作家協會湖南分會主席 蔣牧良

中國科學院院士 鄧起東; 國畫家(一級美術師) 曹明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和平; 湖北省歌劇團一級作曲家 歐陽謙叔

中國科學院院士 曾昭倫; 南京博物館館長、考古學家 曾昭橘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筠; 世界橋牌冠軍 楊小燕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耕陶; 舉重世界冠軍 伍湘梅

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蘇民; 舉重世界冠軍 曾星玲

中國科學院院士 曾益新; 清華大學工藝美院教授、美學專家 王魯湘

彭年實業董事長 余彭年; 台灣地區國民黨「立法委員」 宋宜山

三一集團董事長 梁穩根; 美國科學院院士 邱任

中山大學副校長 顏光美; 湘菜大師 譚添三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校長 李平; 國際主義戰士 羅盛教

中央黨校副校長、經濟學家 劉海藩; 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等功臣 陳佑甫

廣州大學副校長 禹奇才; 民主革命先驅 禹之謨

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 朱堅真; 中國同盟會書記 陳天華

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 謝建新; 西泠印社及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理事 羅尗子

四川大學校長 謝和平; (清)軍機大學士湖南雙峰人 曾國藩

湘潭大學副校長 王繼平; (清)兩江總督 曾國荃

女航空教育家 王燦芝; (清)外交官、曾國藩之子 曾紀澤

清朝將領、湘軍創始人 羅澤南; (清)安徽巡撫 李續賓

湘軍將領 劉蓉; (清)廣東巡撫 游智開

湘軍將領 羅澤甫

參考資料

  1. 婁底簡介婁底市人民政府網
  2. 行政區劃之概述婁底市人民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0-08-19 15:21
  3. 歷史沿革婁底市人民政府網 發布時間:2009-06-16 16:09
  4. 行政區劃之概述婁底市人民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0-08-19 15:21
  5. 婁底氣候婁底市人民政府網
  6. 河流湖泊婁底市人民政府網
  7. 地理概況婁底市人民政府網
  8. 自然資源婁底市人民政府網
  9. 婁底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婁底市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