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津市總工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天津市總工會,是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天津成立的總工會組織[1]

歷史沿革

1925年初,中央任命北方區委的李季達為天津地委書記,加強對天津工人運動的領導。

6月,以五大紗廠為中心,天津紡織總工會成立,楊寶明、姬兆生為負責人。

8月4日,天津20多個工會代表舉行會議,通過天津總工會章程,選舉產生15名執行委員,安幸生為總務,出版機關刊物《工人生活》。

8月6日,天津總工會正式成立

同年8月11 日,發動日本福大、寶成、裕元等紗廠工人舉行罷工,聲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愛國鬥爭。罷工遭到軍警的鎮壓,剛成立不久的總工會遭查封。

8月中旬,反動當局查封總工會,逮捕安幸生等人。

12月,傾向革命的馮玉祥部進駐天津,又重新恢復公開活動。

1926年1月,天津總工會恢復辦公並舉行公開升旗禮,粟澤任主任。

3月,國民革命軍被迫撤出天津,天津總工會又被武力查封,轉入秘密工作。

至1927年4月,全市工會會員達3.2萬餘人,與工會有聯繫的工人達10萬人,約占全市工人的50%。

相關資訊

中國生態環保領域勞模湧現

第133個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雖然在家養病,但兩次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的孫麗華並沒有閒着,而是研究垃圾分類有關問題。她計劃着能下樓後,就去垃圾箱旁邊「值班」,幫助大家垃圾分類。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工作,我們這些環保領域的勞模應該發揮更大作用。」今年74歲的原天津市河西區環境衛生管理局清掃工孫麗華說,令她感到欣慰的是,退休20多年來,引領中國環保事業發展的隊伍不斷壯大並走向專業化。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自1989年中國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5年一次規律表彰以來,中國生態環保領域湧現出的各級勞模越來越多。

以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名單為例,根據其職務,以「生態」「環保」「環境」為關鍵詞搜索出的總結果人數,1989年受表彰的有10人,1995年有10人,2000年有25人,2005年有39人,2010年有50人,2015年有73人,抗擊疫情的2020年也有47人。

「生態環保領域勞模數量的變化,體現了中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也側面反映了中國污染防治攻堅克難並取得效果的過程。」天津市勞動模範、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宋文筠說。

宋文筠同時也是天津市環鑒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司法鑑定部門負責人,專門從事環保案件鑑定。今年49歲的她依然清晰記得10年前剛從事這項工作時的場景。

「那時生態環境損害案件鑑定非常困難,因為技術導則比較簡單,怎麼開展調查,從程序上該怎麼做,都沒什麼經驗可循。」宋文筠說。

為了搜集證據,她和同事們三九天直奔垃圾填埋場,趴在地上,忍受着令人作嘔的惡臭採集樣本;為了保證環境評估鑑定準確客觀,他們加班熬夜逐字逐句審核鑑定報告。

10年來,在宋文筠的參與下,天津先後宣判多起環境污染類案件。

2013年開始,面對環境污染高發態勢的民生之痛,一系列有重點、有力度的環境治理頂層設計發力,「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相繼實施,中國的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逐步成為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共識與行動。

特別是在與霧霾交鋒的戰場上,截至2021年年中,中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累計完成散煤治理約2500萬戶,全國淘汰2400多萬輛黃標車、老舊車,229家鋼鐵企業6.2億噸粗鋼產能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整治散亂污企業及集群,許多地方的鋼鐵、煤炭[2]等落後產能被淘汰……

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已降為3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87.5%,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4.9%;全國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森林面積達到2.2億公頃,森林覆蓋率在2020年底達到23.04%,綠色發展理念也隨之深入人心。

視頻

天津市總工會 相關視頻

天津市總工會職工氣排球基礎教學(一)
天津市總工會「千企千人」聲樂培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