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平疫病大流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平時代瘟疫流行——令和時代的《萬葉集》原圖鏈接來自 健康與醫療 的圖片

天平疫病大流行日語:天平の疫病大流行 Tenpyō no ekibyō dairyūkō)為日本奈良時代天平七年(735年)至天平九年(737年)的一次地區性天花疫情[1],該次流行造成約100-150萬人口死亡,約占全日本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是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疫情原發於九州一帶,後來蔓延至首都平城京爆發。到了737年6月,疫情已導致朝政停擺,也導致當時把持朝政的藤原四兄弟相繼病亡。該次疫情對日本社會經濟,以及宗教造成深遠的影響。

背景

在疫情爆發的數十年之前,日本政府採納了中國傳入的疫情通報機制。在《養老律令》中的〈公式令〉上即有紀載:「凡國有大瑞,及軍機,災異,疫疾,境外消息者,各遣使馳驛申上」,要求國司派遣官員向朝廷報告疫情,統計當年患病人數,如果高於正常年份的患病人數,則向朝廷報告。雖然囿於當時醫學水準的限制,當時的官員無法準確判斷疫病的種類,但這樣的制度對於此次疫情的控制及疫情記錄具有重大的幫助。

疫情

隨着日本與亞洲大陸的交流增加,傳入的疫病種類及頻率也漸次增加。735年8月,九州北部的太宰府開始爆發疫情。根據平安時代末期的一本史書紀載,該次疫情源自於一艘「野蠻人之船」(野蠻人の船)上的漁民。有史家認為有可能是遣新羅使及遣唐使從亞洲大陸傳至日本,或是源自於與朝鮮半島交流的日本漁民。

疫情迅速蔓延至整個九州北部,8月23日,由於疫情嚴重,大宰府宣布免除九州居民的部分稅務。然而隔年疫情持續蔓延,造成大量農民死亡,耕地廢耕,使該地糧食產量急遽下降,進而導致饑荒。

736年2月,聖武天皇任命新任遣新羅使。4月,以阿倍繼麻呂為首的代表團,從平城京經由九州北部前往新羅。代表團在旅途中染上了天花,隊員雪宅滿甚至在到達新羅之前即病死於壹岐島。後來團長阿倍繼麻呂也在回程病死於對馬島,倖存的成員則回到平城京。737年(天平9年),疫情擴大至本州,成為全國性的天然痘流行病。737年6月,許多官員也染上天花[2],導致朝政幾乎停擺。7月,大和國、伊豆國、若狹國、伊賀國、駿河國、長門國相繼爆發大規模疫情。到了8月,免稅的範圍擴大到了日本各地。直至738年疫情才止歇。該次疫情不只導致大量庶民死亡,許多貴族也死於此次疫情,包括當時主持朝政的藤原四兄弟等人都相繼死亡,使橘諸兄的勢力大增。

日本史研究者威廉·韋恩·法里斯(William Wayne Farris)利用《正倉院文書》的稅務紀錄推估,該次疫情約造成100-150萬人死亡,約占當時全日本總人口的25–35%,在有些地區甚至比例更高。疫情除了造成人口銳減之外,也導致大規模的住民遷徙以及勞動力結構失衡,並對於建設及農業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視頻

天平疫病大流行 相關視頻

原來「天花」在1980年才被消滅
帶你看抗擊天花疫情的故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