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前身是復旦大學數學系1958 年設立的力學專業,1984年獨立建系,2015年更名航空航天系。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於2002 年和2003 年在綜合類院校中率先設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本科專業和飛行器設計碩士點,2008 年被納入大型客機國家重大專項參研單位,2010 年獲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21 年獲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

辦學理念

一直以來,我系的辦學理念是:以學科建設為引領、人才培養為根本、師資隊伍為保障、科學研究為抓手,緊跟航空航天國家重大需求,面向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瞄準國際科技發展前沿,建設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航空航天[1]學科,培養領域內複合型領軍人才。

學科建設

目前,航空航天系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2]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下設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流動理論與工程、航空宇航材料力學與結構工程等方向。

專業介紹

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源於1958年在數學系設立的力學專業。上世紀50年代,為了發展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在錢學森等科學家的倡導下,在國內一些重點院系相繼成立了力學專業,培養相關人才。在力學專業的基礎上,1984年我們獨立建系,2015年我們更名為航空航天系。一直以來,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的辦學理念是:以學科建設為引領,人才培養為根本,師資隊伍為保障,科學研究為抓手,緊跟航空航天國家重大需求,面向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瞄準國際科技發展前沿,建設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航空航天學科,培養領域內複合型領軍人才。

本科培養設有理論與應用力學(理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工學)兩個專業。其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於2002年在上海地區高校中率先設立,復旦大學也是國內最早設立該專業的綜合類院校之一。

復旦大學航空航天係為本科生設計了結構合理、內容豐富、理工結合的培養計劃,包括基礎知識學習、創新能力提升、全面視野開闊和實習實踐鍛煉等四大部分。

1、基礎知識學習

秉承「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培養模式,要求學生:(1)知識結構上,具備系統和紮實的數學、力學基礎,特別注重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2)在注重數理、專業知識體系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極力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3)注重基于堅實基礎上的融會貫通、觸類旁通。

2、創新能力提升

新時代航空航天與力學人才,不僅需要具備紮實的知識基礎,更要具備創新的思維與能力。復旦大學航天航天系非常重視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以「航空航天與力學實驗中心」為基礎,以「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為依託,為學生搭建了廣闊的創新實踐平台。兩專業學生均可基於專業知識以跨年級,跨課題組團隊合作的形式開展創新研究,理論建模設計、模型動手製作,還可以進入金工實驗室體驗機械加工。

3、實習實踐鍛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受益於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尤其是大型客機及商用發動機兩個國家重大專項落戶上海,為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的教學實踐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在系統、紮實的課堂教學之外,我系積極安排學生赴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航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等國家重點研究機構和企事業單位進行生產實習及科研實踐,使學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4、全面視野開拓

同時,得益於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地理優勢和復旦大學綜合性院校的文化氛圍和國際影響力,航空航天系的學子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和十分便利的國際交流機會。系每年舉辦「空天文化節」、「師生體育節」「博士生論壇」等品牌活動,形成了對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能夠有機會聽到來自世界各國的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學者的學術報告、與他們進行學術交流,而且有機會到相關大學及科研機構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與訪問,拓展國際視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