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川民族學院農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川民族學院農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由原旅遊系、環境與生命科學系、職業技術教育系合併組建而成,現有旅遊管理、動物醫學[1]歷史學和園藝4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近1000人,已培養畢業生4200餘人。學院多次被學校評為教學質量綜合考評先進單位、優秀科研單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並榮獲優秀服務型黨組織、甘孜州「群眾工作」先鋒基層黨組織、甘孜州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川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師資力量

現有專兼職教師60餘人,高級職稱[2]2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0餘人,全國優秀教師1名,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1人,四川省旅遊業青年專家2名,教學名師4名,教學標兵3名,專業帶頭人4人,學術帶頭人5名,學科/學術骨幹10餘名。

實驗實訓:學院建有旅遊、康巴旅遊文化模擬實訓、園藝、動物醫學等4個大型實驗教學平台,實驗室面積5000餘平方米,實驗設備總價值近2000萬元;新建「橫斷山區生態修復與特色產業培育實驗室」;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和種養基地30餘個。

教研科研

學院建有「康巴歷史與旅遊」「康巴特色生物」兩個研究所,「川藏茶馬古道」「川藏滇青大型野生真菌」「川藏滇青林草撫育和利用」「康巴氂牛」「康巴特色畜禽疾病防控和診治」「橫斷山區生態修復與特色產業培育」六個研究中心。圍繞「兩所六中心」,結合甘孜藏區特色旅遊發展、歷史文化研究、動植物資源保護與開發、中藏藥材的引種馴化和人工栽培技術、特色園藝物種植、特種動物養殖等方面積極開展研究,先後承擔國家、省、州級科研、教研項目50餘項,發表論文、出版著作或教材500餘篇(部),獲得專利4項,建設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1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項,省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1項,省級管理學實踐教育基地項目1項。

人才培養

學院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支持並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及大學生科研項目,近5年立項近100項,學生髮表論文達50餘人次;每年定期舉辦導遊風采、禮儀風采、園藝專業技能、插花、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康巴歷史文化講壇等專業技能大賽,適時組織學生參加國、省、州等技能大賽,如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挑戰杯大賽、全國旅遊院校服務技能(導遊服務)大賽、「生泰爾杯」全國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大賽等活動,屢獲佳績。學院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積極拓展學生就業渠道,畢業生就業態勢良好。

學生就業

學院致力於培養應用創新型複合人才,着力服務地方,積極探索學校與地方及行業合作辦學的新路子,專業人才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積極拓展學生就業渠道,畢業生就業一直保持良好態勢。

視頻

四川民族學院農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相關視頻

四川民族學院2017屆畢業生畢業紀念視頻
四川民族學院教育科學系學前教育1441班宣傳片+片尾重製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