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嘉義縣民雄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民雄鄉照片來自
民雄鄉照片來自

嘉義縣民雄鄉位於嘉義縣中心,東接竹崎鄉梅山鄉,南隔牛稠溪嘉義市連接,西與新港鄉太保市毗連,北鄰大林鎮溪口鄉,東西橫跨16公里,南北縱長12公里。極東為東興村葉子寮東端,於東經120°30′35″。極西為西昌村竹子腳西端,東經 120°21′50″。極南為福興村牛稠溪南端,位於北緯23°30′01″。極北為鎮北村崙子頂段之北端,位於北緯23°35′08″。

全鄉總面積85.4969平方公里,屬都市土地利用面積為2,394公頃,非都市土地利用面積為5,869公頃。 [1]

民雄鄉海拔25公尺,地形單純平緩,東接竹崎、梅山二山脈如雙龍環顧,部份山丘宛如龍鬚錯置稍見高低起伏外,餘皆為典型平原,南隔牛稠溪與嘉義市連接,西與新港鄉、太保鄉毗連,北鄰大林鎮與溪口鄉,東西橫跨十六Km,南北縱深十二Km。

重要交通路線均經過本鄉如:省縱貫路,縱貫鐵路,中山高北藉由大林交流道,南借徑嘉義市可通,南二高有大林及竹崎二處交流道出口可達,交道便捷。[2]

鄉內計分為二十八村,計有東榮村、中樂村、西安村、寮頂村、福權村、東湖村、頂崙村、菁埔村、中和村、平和村、西昌村、豐收村、三興村、東興村、鎮北村、北斗村、雙福村、福樂村、大崎村、秀林村、松山村、興中村、興南村、金興村、福興村、文隆村、山中村及中央村等村落。[3]

民雄鄉公所

地址: 62142 嘉義縣民雄鄉中樂村文化路7號 | 電話: 886-5-2262101~8

網站: https://minsyong.cyhg.gov.tw/


關於鄉長

民雄鄉公所照片來自

鄉長簡介

何嘉恆鄉長照片來自

姓 名﹕ 何嘉恆

   經 歷﹕
   嘉義縣政府縣長室秘書
   嘉義縣義消協會理事長
   嘉義縣義消總隊副總隊長
   民雄鄉公所主任秘書
   嘉義縣植物保護公會理事長
   民雄鄉第16屆代表會主席
   民雄鄉13、14、15、16、17屆鄉民代表

施政理念

一、傾聽民意 謙卑執政:

政府執政要傾聽民意、心存百姓、要讓人民有感,以務實的態度解決人民的問題,為人民謀福利。鄉公所的存在價值也是一樣,為鄉親服務是公所所有同仁的天職,對於鄉親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將在情、理、法兼顧之下竭盡所能為鄉親提供服務。良好的政策是有延續性,嘉恆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廣納建言,謙卑執政,期再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廉能執政團隊,以提升更優質的為民服務品質。

二、均衡建設發展:

民雄近年的車輛及流動人口均有增加趨勢,尤其民雄陸橋每逢假日或上、下班尖峰時間均會造成塞車,所以擴寬164線民雄陸橋,改善道路交通瓶頸,讓民眾行車更順暢更安全為嘉恆上任來之首要任務,近來承蒙縣長全力支持,「民雄陸橋改建工程」案已在辦理完竣地上物補償發送作業等相關事宜,相信公所會盡全力配合縣府等上級機關做好本項工作,讓民雄交通更便捷順暢。

三、社區綠美化: 環境清潔是大家共同責任,民雄過去在歷次的清潔競賽上都名列前茅,但是清潔競賽優勝是一時,並不代表我們的整體環境已經達到清潔的目標,嘉恆希望,我們的社區環境能平時就保持整齊清潔。因此,我們將陸續在各村及社區推動髒亂點或荒蕪空地綠美化,嘉恆就任後將推動民雄鄉各村、社區志工環境清潔日整合動員計畫,規畫每月一村發動志工打掃環境,嘉恆也將親自帶領公所員工共同參與社區清潔,希望能起示範作用,透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讓民雄成為一個美麗的城市。

四、改善農業產銷:

嘉義是典型的農業縣,民雄有著名的農特產品,如稻米鳳梨蕃茄芭樂水梨美濃瓜等,農產品品質好,尤其是鳯梨相關加工產品相當有競爭力,配合農業一級、二級、三級產業結合,創造觀光及增加農民收入,並計畫規劃一處農業產銷平台,讓農產品流通能更快速。

五、促進農工商均衡發展

民雄鄉內擁有三所大學院校及三所高中職校,學生人數達三萬餘人,致商業發達,消費人口眾多,在消費面相當熱絡;在工業發展上,目前鄉內頭橋工業區民雄工業區,廠商進駐率將近滿位,近期觀光工廠也陸續在成立,對觀光及產業有相當助益。民雄在農工商業的發展上有其地理環境上的優勢,鄰近嘉義市及擁有工業區,交通及勞力市場相當便利,嘉恆也深切體認到惟有工商業的蓬勃發展才能帶動民雄的繁榮,在往後的施政上,將致力於民雄的農工商業均衡發展,帶動整個民雄鄉轄內台一綫繁榮,希望經由大家共同努力讓民雄更現代化和進步。[4]


歷史沿革

民雄鄉昔稱「打貓」具有悠遠豐富的歷史沿革,係舊時洪雅平埔族之打貓社,為當時洪雅族之中樞。是平埔番社之所在,打貓係取其台語近音譯字。

民國九年,嘉義置郡,是時對本鄉日吏認為打貓之地名不雅馴,乃藉日語讀音打貓,改稱日語近音之民雄,將本鄉改為民雄莊,轄內劃分為廿二堡 民國卅四年十月廿五日,本省光復重歸中國版圖,本鄉於民國35年01月20日依「台灣省鄉鎮組織暫行條例」之規定,成立民雄鄉,隸屬台南縣嘉義區,將民國二十四年以前之二十二莊、保改為村。

民國三十九年十月廿五日,本省行政區域劃分,廢區成立嘉義縣,本鄉復隸屬嘉義縣。

民國四十二年、村里行政區域調整,二十二村分成為二十八村,復於六十七年依村里行政區劃分調整合併實施方案併分為二十六村。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興南、雙福調整分村,而成為目前之二十八村。[5]


地區介紹

台一線和縱貫鐵路相繼切過民雄的正中央,也區隔了鄉內的二種地形:左邊是平原、右邊是山坡。多樣的地形條件,為民雄的農業發展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發展潛力。在平原有稻米、雜糧、甘蔗和蓮藕,在丘陵則是鳳梨、金桔竹筍等。其中鳳梨在農會的輔導下,如今已研發出十幾種品種,每年三月到十月輪番上陣,一舉打響了民雄鳳梨的名號。

鳳梨之外,民雄也是白酒的故鄉。創建於1922年的嘉義酒廠,所生產的高梁酒蔘茸酒虎骨酒雙鹿五加皮酒竹葉青玉山高梁酒等等,不但行銷國內外,更屢獲國際酒類評鑑大獎。其中玉山陳高,可說是嘉南平原最道地的香醇酒品。

日治時期在此設立的民雄放送局,說明了這裡的樞紐位置。如今的民雄,是嘉義縣十八的鄉鎮中,人口最多、也是教育及工商業最為發達的鄉鎮,不似其他農村總是憂心人口外流。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吳鳳科技大學等大學在此,帶來大批的青年學生、知識份子,分別形成大學城的生活模式,也為原本的農村氣息增添了不少流行的元素,讓大多鄉民以務農為生的民雄,到處躍動著年輕的蓬勃朝氣。[6]


觀光景點

國立中正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照片來自

中正大學校地廣大,建築優美,而以其寧靜湖、清園為校園內最著名的景點。寧靜湖原為校園中南側之深溝,依照沉祖海建築師之校園規劃構想,將此深構開闢為寧靜湖。湖上跨有二十公尺寬的高拱橋,為學校南北端之景觀軸線起點,跨湖拱橋除做交通連結之用,長虹臥波的景觀更為本校一大特殊風景,湖區內育有校園成功繁殖的天鵝綠頭鴨等水禽。

清園為中正師生為感念本校創校校長---林清江先生對創建中正大學的貢獻,而連署發起興建,頗具紀念意義。特別的是園內植物栽種類別,以四季交替呈現色彩植物為原則,以現有之樟樹林營造各種地貌,呈現自然生態之美。校園中央的中央噴水池也是其特色之一,為一具有報時功能之噴水池,於整點及半時噴出美麗水霧約15分鍾,而中央廣場噴水池燈柱有其造型上之意義,十二支柱子代表一年,十二個活水源頭,而噴出之水全表示由上而下生生不息的生命動態,為中正大學最富代意義之精神地標.[7]

卡普秀時空膠囊觀光工廠

卡普秀在西元1970年代,就是保健食品膠囊代工的先驅,至2000年後更是創立保養品代工廠,將保養品封存於時空膠囊之內,打造出更方便、實用、安全又環保的保養品。

2011年,卡普美通過觀光工廠評鑑,創立「卡普秀醫美研發中心」,以「自然環保概念」為出發點,提高一般民眾的認知與參與,帶領旅客一同參觀保養品製程,了解保養品的相關歷史與知識,並且提供DIY保濕面膜體驗,增進與消費者的互動距離,傳達出綠色概念保養品的重要意涵。

嘉義酒廠.酒類文物館

金門高粱酒的名聲響徹雲霄,但是您知道嗎?台灣第一瓶高粱酒可不是產自金門,而是嘉義。嘉義酒廠於民國39年(西元1950年)生產出台灣第一瓶的高粱酒,可說是台灣高粱酒的故鄉。

民國87年嘉義酒廠成立酒類文物館,佔地約千坪的博物館內不但陳設有酒國文化歷史、嘉義酒廠歷年來的產品與盛酒器具,更是備有品酒區,讓旅客免費品嘗,另外也有像是酒香冰棒、酒蛋等相關酒類副產品,供旅客嘗鮮唷![8]

菁埔彩繪村

以民雄舊有地名「打貓」為主題,營造出以貓為主的社區彩繪,範圍雖不大,但逗趣的互動構圖,以及逼真的立體彩繪,仍然具有相當吸引力。

蕭武龍交趾陶

交趾陶融合捏塑、繪畫、燒陶等技藝於一體,是台灣傳統藝術中,最受重視的民俗工藝之一。

交趾陶以豐富的造型,瑰麗的色彩,並洋溢著吉祥歡樂的氣息而廣為一般建築和廟宇裝飾所運用。嘉義地區為台灣交趾陶的發源地,日本人曾稱此為」嘉義燒」。蕭武龍先生於1948年生於嘉義市,受毫芒雕刻大師樓永譽先生啟蒙,而在1980年拜臺灣毫芒雕刻名家樓永譽先生為師,學習這幾近失傳的古老藝術。

旺萊山鳳梨文化園區

旺萊山鳳梨文化園區位於嘉義中正大學附近,旺萊山由來因為民雄有個地方專門出產鳳梨,所以以台語來命名就稱為旺萊(鳳梨)山。

主要是以民雄出產的鳳梨酥為主題,讓遊客觀光,工廠內有免費提供熱茶、鳳梨酥給來的遊客品嘗。

旺萊山的土鳳梨酥,是採用得過神農獎及吉園圃(GAP)安全水果認證的鳳梨達人栽種出的鳳梨,就地採收後現做內餡,外皮則使用土雞蛋、日本職人麵粉,以及歐洲進口奶粉與法國頂級奶油製成。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嘉義縣近幾年成立的大型表演藝術中心,主體以文化公園的概念設計而成,涵蓋範圍非常廣泛,中心基地面積6.1公頃、室內建坪9000坪,空間內容包括演藝廳、小型戲劇廳、大、小排練教室及露天劇場、畫廊、視廳教室及遊客服務區、交誼餐廳、文化商舖、水榭舞台、多功能表演廳亭、親子亭等。 除了對表演文化的推廣外,還兼備了休閒觀光的特色。在主體設計中,融和了在地文化與國際視野,加上必備的商業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公園中遊客可以是觀眾、也可以成為表演者,空間與造型著重強烈的親和力,這裡面更包含了安排生活遊戲與藝術文化不期而遇的機會,在以台灣本土建築為造型的主要取向,希望遊人從使用過程中激發出內聚的文化認同感,目前許多大型的藝文活動,也會在此表演。 

民雄金桔觀光工廠

民國25年(西元1936年)創舉人蔡海漂先生,於友人家中偶然嚐到金桔,自此對金桔念念不忘,亦曾赴日考察、發現日人皆十分重視各地特產之發展,於擔任民雄農會四健會指導員期間,興起創造家鄉名產、貢獻地方民生之念頭,遂推廣農民種植金桔,並於民國49年(西元1960年)設廠加工製作金桔蜜餞。

蓽路藍縷,民雄金桔已經走過半世紀,秉承祖訓、遵循古法手工煉製,用心製作最好的蜜餞,陪著代代民雄人成長,鹹、甜的老滋味始終在回憶中難忘。

民雄鵝肉街

提到嘉義民雄好吃的料理,民雄鵝肉街的名氣是遠近皆知,在民雄火車站附近,鵝肉店家比鄰相接形成一條鵝肉街。每到用餐時間,擠滿了人潮和車潮。而這邊的鵝肉在烹調上有其獨門技術,使得鵝肉肉質鮮美有彈性,而在醬料及湯頭上也非常講究,店內販賣的鵝肉副產品如脆腸或米血也是非常好吃,來到民雄一定要來嚐嚐看這裡美味的鵝肉料理。

大士爺廟

本廟建築起源年代無法考證,可能創建乾隆年間。1906年梅山大地震,廟宇全毀,至大正12年(1923),信眾集資復建,並將民雄地區同遭震災的大士爺廟、慶誠宮(媽祖)、開漳聖王廟(陳元光)、開台聖王廟(鄭成功)四座主神合祀,但受限於日本的殖民宗教政策,只好以「慈濟寺」名義復建。至民國76年 (1987)恢復原來廟名。

大士爺,也稱為大士爺伯、大士爺公,其起源說法甚多:一 說大士爺是鬼王,後被觀音菩薩收降;或說其實是觀音菩薩化身為鬼王樣貌以降伏眾妖鬼;而縣志記載的是,北港泉州人與民雄漳州人,為一文錢細故械鬥,死傷慘重,所以事後雙方協議以普渡方式,祭拜亡魂,大士爺即亡魂神靈之代表;也有說是因為瘟疫,先民因此祭祀原本家鄉所信仰的大士爺,希望能平息疾病。這些說法雖然不一致,但實際反映了本廟排解械鬥紛爭、促進移民社會和諧,在疾疫流行時安定人心……等多樣的功能。[9]

三隻小豬觀光農場

全園佔地寬敞,以童話佈景為主題的休閒農場入口如巨人般的古錐萌豬,是超人氣打卡熱點。三隻小豬觀光農場同時也是座小型的動物園有麝香豬孤獴長臂猿…等超過20種動物,入館能探索觀察小動物,還能玩趣味手作DIY園區裡還有小朋友最愛的戲水區、沙坑溜滑梯以及超好拍的小豬公仔、彩虹傘步道和精靈哈比屋三隻小豬農場每個角落都好拍,也能享受下午茶是個結合休閒娛樂,以及親子探索的休閒好去處。[10]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搭乘嘉義客運或嘉義縣公車,往大林方向→於頭橋站下車→嘉義酒廠.酒類文物館

【自行開車】

國道三號:下竹崎處口交流道→沿著166縣道,往民雄工業區→左轉中正路→左轉中山路即抵達嘉義酒廠.酒類文物館

國道一號:下民雄交流道→沿著台1線直行,往民雄工業區→左轉中山路即達嘉義酒廠.酒類文物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