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喀納斯自然景觀國家自然保護區

喀納斯自然景觀國家自然保護區

中文名稱;喀納斯自然景觀國家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新疆

景點級別;國家級

類型;自然景觀保護區

成立時間;1980年

保護對象;混交林生態系和自然景觀

喀納斯自然景觀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北部、阿爾泰山西段。1980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55.88萬公頃,其中絕對保護區18.85萬公頃,禁獵區37.03萬公頃。是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流域區,也是唯一的古北界歐洲-西伯利亞動植物分布區

喀納斯不僅自然資源和生物物種豐富,而且旅遊環境和人文資源也別具異彩。「喀納斯」蒙古語就是美麗富庶、神秘莫測的意思。元代耶律楚材經此曾作計曰:「誰知西域逢佳景,始信東君不世情,圓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喀納斯藍天、白雲、冰峰、雪嶺、森林、草甸、河流與喀納斯湖交相輝映,湖光山色融為一體,既具有北國風光之雄渾,又具江南山水之嬌秀,加之這裡還有「雲海佛光」「變色湖」「浮木長堤」「湖怪」等勝景、絕景,怎能不稱是西域之佳景、仙景?!

目錄

序言介紹

哈納斯(又名喀納斯)自然景觀保護區位於布爾津縣境內,布爾津河源頭地帶,距阿勒泰市西北265多公里處,面積5588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以哈納斯湖為中心,主要為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環境。

哈納斯又名喀納斯,蒙古語意「美麗而神秘」,地處新疆阿爾泰山中部的布爾津縣境內,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交界,面積兩千多平方公里,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位聯合國環境保護官員說:「哈納斯是當今地球上最後一個沒有被開發利用的景觀資源,開發它的價值在於證明人類過去那無比美好的棲身地。」[1]

哈納斯湖為複合冰川融匯而成,湖面海拔1374米,湖長25公里、最深176米,湖周植物茂密,是魚類和水禽棲息繁衍的理想場所。湖四周雪峰聳峙,綠坡墨林,艷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勝收。[2]

詳解

哈納斯湖是我國唯一的南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分布區,生長有西伯利亞區系的落葉松、紅松、雲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已知有83科298屬798種。有獸類39種,鳥類117種,兩棲爬行類動物4種,湖中魚類7種,昆蟲類300多種。馬鹿、貂熊、雪豹、雪兔、紫貂、石貂、岩雷鳥林蛙等珍稀動物在此出沒。湖中有哲羅鮭、細鱗鮭、北極煙、江鱈、西伯利亞齒編等冷水魚。許多種類的花木鳥獸在全疆乃至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哈納斯自然保護區自然風光秀美,地貌奇特,在海拔4000多米的友誼峰下,有現代冰川和永久凍土帶。雪線下有古冰川遺蹟和明顯的羊背石。

盛夏,在一天之內,可以領略到春夏秋冬四季風光。高處的阿勒泰峰,銀裝素裹,儼然北國寒冬。中山帶則是松林蒼蒼,秋高氣爽。低山帶千里光、百里香等盛開的山花,似雨後彩霞,萬紫千紅,彩蝶紛飛。山下哈納斯湖邊,碧波蕩漾、海鷗鳴叫。

哈納斯為避暑和遊覽勝地,主要的景點有:哈納斯湖、月亮灣、臥龍灣、土瓦人村落等。[3]

歷史沿革

清代二十年(1755),平定準噶爾部,這一地域歸烏里雅蘇台左副將軍管轄。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隸科布多參贊大臣。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將居住在阿爾泰山之陽的阿爾泰烏梁海人編為七旗,次年又分編為左右兩翼,設翼長總管,分授總管印信,喀納斯地域東西部分別屬於左翼和右翼。同治六年(1867),隸布倫托海辦事大臣,同治八年(1869),布倫托海辦事大臣裁撤,仍隸科布多參贊大臣,清光緒三十年(1904),實行「科(科布多)、阿(阿爾泰)分治」,此地隸阿爾泰辦事大臣,此時,阿爾泰辦事大臣所轄區域直屬清廷理藩院,為中央特別行政區。

民國初年,沿襲清末舊制,阿爾泰地方仍直屬中央政府管轄,設阿爾泰辦事長官。民國元年(1912)、民國三年(1914)相繼設置哈巴河民政分局、布爾津河民政分局,喀納斯為其轄區北境。民國八年(1919)、阿爾泰地方歸併新疆,設阿山道,是年設布爾津縣,喀納斯地域隸屬新疆省阿山道布爾津縣,民國十九年(1930)哈巴河置縣後,今喀納斯景區西部區域隸哈巴河縣。

新中國成立後,198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喀納斯自然保護區。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喀納斯自然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管理。2000年,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移交阿勒泰地區,成立「喀納斯環境與旅遊管理委員會」機構隸屬布爾津縣。2003年,喀納斯管理機構上劃阿勒泰地區,改「喀納斯環境與旅遊管理委員會」為「喀納斯環境與旅遊管理局」。2006年,《大喀納斯旅遊區總體規劃》批准實施後,是年7月,撤銷原機構,成立喀納斯景區管理委員會,行使准政府職能,對喀納斯地域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實行統一管理。

地理

喀納斯自然景觀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北部、阿爾泰山西段。1980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55.88萬公頃,其中絕對保護區18.85萬公頃,禁獵區37.03萬公頃。是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流域區,也是唯一的古北界歐洲-西伯利亞動植物分布區,是新疆針葉林樹種和野生動物種類最多,人類影響最小,原始狀態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以喀納斯湖為中心,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37.7平方千米,湖水顏色隨天氣而有規律地變化,被稱為變色湖。周圍山體保存有眾多古冰川遺蹟,現代冰川374條。

生物

山地植被垂直分異明顯,為多種動植物創造了複雜的生境條件。有各種植物近1000種,昆蟲300餘種,魚類8種,兩棲及爬行類7種,鳥類100多種,獸類34種。植物中西伯利亞冷杉、西伯利亞紅杉、小葉樺、北極柳等10餘種,在中國是唯一產區。西伯利亞花楸、西伯利亞接骨木是珍稀樹種。動物中馬鹿、雪豹、猞猁、紫貂、石貂、丹頂鶴、黑頸鶴等均是國家規定的保護動物。

景觀

門票

喀納斯門票:從2007年5月10日起執行新的門票價格。喀納斯景區旺季門票價格為每人次150元,淡季為80元。

喀納斯景區區間車票價為:喀納斯景區賈登峪售票口至喀納斯村換乘中心往返車票(全程72公里)價格80元/人次,遊客需二次進入的加收10元/人次。

乘車路線

1路:賈登峪換乘中心-駝頸灣-花楸谷-喀納斯河大橋-臥龍灣-月亮灣-喀納斯村換乘中心(神仙灣)。

2路:喀納斯村換乘中心(神仙灣)-鴨澤湖-風情園-平台-丁字路口-鄉政府-環湖-邊防派出所-觀魚亭售票處-地區培訓中心(原科普園)-新村-觀魚亭。

住宿

商用住宿設施較少,每晚只可接待幾百人。哈納斯湖畔具歐陸風情的木屋最有吸引力,其中哈納斯山莊是條件最好的賓館。在哈納斯村里還有大量的小旅店、民居、哈薩克帳篷,缺點是沒有專門洗漱的地方,通常要到林子裡的小溪邊去。

交通

去哈納斯,可以先乘烏魯木齊到阿勒泰或布爾津縣城的班車(中巴車單程80元/人)。再租當地的吉普車前往。或者在烏魯木齊直接租車前往,3天700-1500元不等,要看車型、車況。其中哈納斯湖距布爾津縣城約140公里,距哈巴河縣約150公里,距離阿勒泰市約200公里,都有簡易公路可通。

自駕車有兩條路線

A、東線:自布爾津縣城出發,經連接布爾津-哈納斯的柏油公路,前一段路毀壞嚴重,路面淨是坑;後一段路新修,平整,便於行車。在出縣城5公里左右,遇到一個岔路口向右轉,行進100公里左右,在盤山路上,有一個岔路口(有路牌「距哈納斯46公里」,再走14公里就到了賈登嶼,這兒有許多小飯店、旅店。再走4公里就到了哈納斯檢查站。在哈納斯檢查站查驗邊防證(國內遊客2元、外賓50)、買門票時,注意:若司機沒有月票,你也必須承擔司機的門票,10人以上按團隊七折優惠,湊齊10人你可節省30%。接着是臥龍灣、月亮灣、鴨澤湖、哈那斯鄉了。

B、西線:自布爾津縣城出發,經連接布爾津-哈納斯的柏油、土石公路,在出縣城5公里左右,遇到一個岔路口直行向西走,去哈巴河縣。行進70公里左右,不到縣城,有一個岔路口向右轉(好像有個路牌,不是交通路標),向北進山。行車1個多小時到達鐵熱克邊防檢查站,再走1-2個小時,到達白哈巴村。從白哈巴去哈納斯,9:00之前過西邊的檢查站,可省去門票,直接從後山上觀魚亭,可省去租馬錢,吉普可上到距觀魚亭一兩百米的位置。過西邊的檢查站向東走3-5公里,就到哈那斯鄉了;自打東線公路修好了,西線人走的少了。

美食

哈納斯村吃食很貴,拌麵20-25元/碗,炒菜80-150元/個,方便麵10元等等。

美食:當地村民以肉、奶製品為主食,很少吃蔬菜,自己種植的作物只有土豆。村民們愛吃一種名叫「別克」的野菜,實際上是一種參,又叫雞腿參,常用奶煮着吃。油餅奶茶每頓飯都可以吃到。

相關視頻

方寸映天地:位於四國交界處的自然保護區-喀納斯自然保護區

新疆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