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爾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布爾津

 

 

 

中文名

布爾津

目錄

簡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簡介

布爾津縣隸屬阿勒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其北部和東北部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是中國西部兩個與俄羅斯交界的縣之一(另一個是哈巴河縣),國界線長218公里,境內河流眾多,是進出口新疆西北部兩個邊貿口岸的必經之地,與俄羅斯接壤處有一理想口岸極具開發價值,是打開西北地區與俄羅斯經貿往來的唯一最近通道,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額爾齊斯河最大的支流發源地。東北部毗鄰蒙古國,東鄰阿勒泰市,西鄰哈巴河縣,南與吉木乃縣和福海縣相連。2011年年末,布爾津縣總人口為72157人。有哈、漢、回、蒙等21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布爾津鎮。布爾津縣農業資源十分豐富,春大豆、春小麥、玉米、油葵等作物。

布爾津素有「童話邊城」的美譽,是中國西部旅遊強縣、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

2020年3月,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 [2] 2020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縣因布爾津河而得名。「布爾津」,蒙古語。在蒙古語,把三歲公駱駝稱為「布爾」,「津」則為放牧者之意。當地哈薩克語還稱此地為「奎干」(為匯合處之意),因布爾津河在這裡匯入額爾齊斯河。

在西漢時期是西匈奴的遊牧地。三國時屬鮮卑,隋唐時期屬突厥。清朝在平定準噶爾部後,布爾津一帶屬烏里雅蘇台定邊左副將軍節制下的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同時這裡也是阿爾泰烏梁海左翼屬下的遊牧地。

管轄記載

布爾津縣高山逶迤,草原遼闊,水草豐美,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西部遊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據史料記載,布爾津隸屬阿勒泰地區,古稱蒙古西部草原。歷代建制均屬中國地方政權,秦代與兩漢時期均屬匈奴,三國時期屬鮮卑,宋朝後,布爾津一帶歸鐵木真統有,是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的封地。

元朝,屬元朝中央政府管轄。明代屬衛拉特部首領管轄。

清代,以滿族為代表的中國中央王朝統轄蒙古草原西域。清政府在漠北、職權勒泰山設烏里雅蘇台將軍府、科布多參贊大臣行使軍政權力。清光緒三十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設阿勒泰辦事大臣,歸清廷理藩院節制,布爾津歸阿勒泰辦事大臣管轄。民國初期,沿襲清朝舊制,阿勒泰作為特區,直屬北京中央政府管轄。

光緒三十一年(1905)是阿爾泰辦事大臣的管轄地。

民國元年,北京中央政府設阿勒泰辦事長官公署,為一特別行政區。

民國八年阿爾泰劃歸新疆省,設阿山道。同年,布爾津正式設縣,先後屬阿山道、阿山行政區、阿山專區、阿勒泰專區轄。

民國八年後,人們省去「河」字稱為「布爾津縣」,屬阿山道管轄。同年8月委任魯效祖為縣治委員。翌年,任命魯效祖為縣知事。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9月1日,伊、塔、職權三區革命,阿勒泰民族軍擊敗國民黨軍他占領布爾津,建立了布爾津縣政府,阿克扎木被任命為縣長。

1949年9月25、26日新疆和平解放後,伊、塔、阿三區組建的布爾津縣政府繼續行使管理權,1950年8月,在布爾津縣城召開了首次各民族各界人民代表會儀,選舉產生了布爾津縣人民政府。

1970年後屬阿勒泰地區。

行政區劃

2003年,布爾津縣總面積10369.45平方千米,轄1鎮、6鄉:布爾津鎮;窩依莫克鄉、杜來提鄉、闊斯特克鄉、沖乎爾鄉、也格孜托別鄉、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縣政府駐布爾津鎮。

布爾津鎮:轄6個社區、1個村委會:津河社區、額河社區、神湖社區、美麗峰社區、白山布社區、幸福東路社區、切克台村。

窩依莫克鄉:轄20個村委會:窩依莫克村、強吐別克村、恰爾巴克奧提克勒村、阿勒特拜村、阿克別依特村、江格孜塔勒村、庫爾木斯村、克孜勒喀巴克村、窩依闊克別克村、喀拉加勒村、托庫木特村、也拉曼村、阿克布勒根村、喀拉庫勒村、哈太村、阿克吐別克村、蒙艾提巴斯村、阿克加爾村、也格孜托別村、通克村。

杜來提鄉:轄11個村委會:杜來提村、喀拉塔勒村、阿合塔木村、庫木吉拉村、阿肯齊村、草原一村、薩爾鐵熱克村、額爾齊斯村、草原新村、草原二村、草原三村。

闊斯特克鄉:轄9個村委會:闊斯特克村、克孜勒烏英克村、阿克鐵熱克村、結特阿尕什村、闊克達拉村、闊斯托干村、薩熱庫木村、喀拉墩村、吉迭勒村。

沖乎爾鄉:轄11個村委會:沖乎爾村、喀拉克木爾村、庫希根村、孔吐汗村、布拉乃村、齊巴爾托布勒格村、阿木拉西台村、阿克齊村、江阿吉爾村、阿克阿依勒克村、克孜勒塔斯村。

也格孜托別鄉:轄9個村委會:也格孜托別村、托普鐵熱克村、喀拉阿尕什村、吉迭勒村、克孜勒加爾村、江阿塔勒村、闊斯阿爾阿勒村、克孜勒托蓋村、爾格爾胡木村。

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轄2個村委會:禾木村、喀納斯村。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