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貂
學 名:Martes foina是食肉目、鼬科、貂屬的一種中小型哺乳動物,在它的近親中個體相對較小,通常體長在50厘米以下,棕褐色毛帶有白色的大喉斑,尾長約等於頭體長之半,壽命最高可達18年。[1]
分布地理 : 亞歐大陸。
中國分布 : 陝西北部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石貂北方亞種)。
保護級別 : 石貂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入漸危。
2008年,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目錄中保護級別(全球)為無危(LC)。[2]
目錄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鼬科 Mustelidae
屬: 貂屬 Martes
種: 石貂 M. foina
形態特徵
石貂體形細長,大小與紫貂相似(一說如成年家貓),成體頭體長在45厘米左右,尾長度超過頭體長之半,頭部呈三角形,吻鼻部尖,鼻骨狹長而中央略低凹,耳直立、圓鈍,軀體粗壯,四肢粗短,後肢略長於前肢,足掌被毛,前後肢均具五趾,趾短,微具蹼,趾行性,趾墊5枚,掌墊3枚,爪尖利而彎曲,並能部分收縮。
毛色為單一灰褐或淡棕褐色,絨毛豐厚,毛色潔白或淡黃,針毛稀疏,深褐或淡褐色,不能覆蓋底絨;頭部呈淡灰褐色,耳緣白色,喉胸部具一鮮明的白色或繭黃色塊斑(亦稱貂嗉),呈「V」形或不規則的環狀,有的塊斑在喉胸部中央呈長條狀;由於針毛較短密,至背中部針毛逐漸伸長,最長可達55毫米,褐色針毛在背脊中央集聚,因而使色調加深呈暗褐色,與四肢及尾部同色,尾蓬鬆而端毛尖長;體背、體側為深褐色,腹部淡褐色。[3]
該物種兩性同色,僅雌性個體較雄性稍小些;采自中國陝西的成年雄貂樣本體長一般在43~48厘米,尾長24~27厘米,體重約1500克;而采自中國西藏的樣本體長約46厘米,尾長31~33厘米。[2]
棲息環境
石貂經常出沒於森林、(歐洲)栓皮櫟林地、岩石區、田野、牧場、花園和樹木繁茂的農田,以及鄉村和城鎮;休息的時候喜歡在成熟的橡樹或河岸植被,覓食時則選擇耕地和河岸植被。
石貂棲息在森林、矮樹叢、森林邊緣、樹籬和岩質丘陵,西歐和中歐大陸部分最高分布到海拔4200米,也在人類居住區附近出沒。
石貂主要棲息在亞歐大陸,捕食小型嚙齒類動物,因其毛皮價值珍貴,二十世紀80年代以前長期遭受獵捕,數量持續下降,已經很難在野外見到。
在中國陝西北部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石貂北方亞種)一般利用溝谷邊緣等處天然產生的串珠狀陷穴棲居;而在青海高原(石貂青藏亞種)多棲息於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甸草原、灌叢地帶及針葉林邊緣亂石堆里,或在山巒起伏、河流縱橫、山岩狹谷的陡岸上,故名「岩貂」。(石貂青藏亞種)在四川省西北部棲息于山林或多石的山腳、溝壑,喜出沒於無林的岩石堆中,故獲岩貂和崖獺之稱。在多岩石的溝谷、山坡等地帶穴居,營巢多在石堆或岩洞內。有時也侵占其他中小型動物的洞為窩,亦喜居樹上。
生活習性
石貂營陸棲(也可能有半樹棲)生活,穴居洞內,多晝伏夜出,夜間或黃昏時活動頻繁;在飼養條件下仍然保持這種活動規律,遇大風、大雪等天氣時,很少出來活動和採食。
石貂行動敏捷,善於攀緣,在高約20米、傾斜約90°的泥、石壁上行動迅速,在僅容體軀的垂直立洞內可依壁向上退行,但於平地行動時奔跑較慢,跑動中常輔以縱跳,距離約2米,最遠可達4米。在活動時,尾部掃地,故又名「掃雪」。
性情膽大勇猛,雌、雄成對活動時,彼此分散後常回原處尋找;聽覺和視覺都很敏銳,聽到響聲會立即匍匐於地,朝着聲響的方向傾聽和窺視。每年7月發情期時,它們發出一長一短的「哇喔,咯……」叫聲彼此求偶,短音聲高而響亮,長音為由高而低並且微具顫音的喉鳴聲。通常除交配和哺乳期外,多為獨棲生活,沒有固定的洞穴。
由於石貂適應能力較強,能生活在人類的住宅區(歐洲),在德國整年都能看到,它們經常會鑽進汽車發動機護蓋甚至咬斷纜線;人們需要通過滴上薰衣草精油或放一隻塞滿狗毛的尼龍襪等方法改變氣味,才能使石貂遠離汽車。
覓食
石貂是捕食鳥、鼠為主的食肉獸,食性很廣,主要以各種小型獸類(野鼠、野兔、松鼠等)以及鳥類(野鴨、野鴿、麻雀等)為食,也會掠食蛇、蛙、鳥卵、昆蟲,除動物性食物外,有時還採食一些野漿果等。國外調查顯示食譜中包括40餘種獸類(其中30餘種為嚙齒類),50餘種鳥類,以及爬行類、兩棲類、魚類,60餘種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且敢進入農舍偷捕家兔、家雞。偶或兼食果實,尤其是櫸實,故又稱櫸貂。
中國陝北的石貂夏季以黃鼠及鼠兔為主食,捕捉黃鼠時,以爪挖掘擴大洞道,進入巢內捕捉。石貂有着和其它鼬類相同的捕獵共性,對獵物即便不餓也會咬死,不會放過一隻活鼠;像這樣在捕獵中一次殺死遠遠超過自己食量獵物的行為,就是在動物界普遍存在的「殺過行為」,它們的動機還有待科學論證。
石貂頗愛飲水,洞穴皆離水不遠,若離水較遠,常遠道而去飲水,有遠至10公里以外飲水的,封凍後則舐食冰塊。
換毛
隨同四季氣候的變化,石貂也跟着進行冬、夏毛色交替更換。夏季是咖啡色,冬季卻是一色雪白僅留下一小段漆黑的尾尖,毛色變淺後可以減少體溫散失,也能不受其他動物注意。石貂從4月底開始換毛,6月下旬至7月中旬換毛較快,到7月下旬被毛基本換完,但是腹部、四肢內側、尾腹面和鼠鼷部毛尚未換完,至9月下旬換毛結束。
社群
石貂具有領域性,除繁殖和哺乳期外,多數為獨居生活;雄性巢域與多個雌性巢域重疊。在森林棲息地中個體的巢域面積最大,在歐洲捕獵較少的年代,鄉村、村莊中個體巢域面積為9.5~880公頃,平均37~49公頃(雌性)和111~113公頃(雄性)。
分布範圍
石貂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主要分布於歐洲西部和中歐部分國家,包括:阿富汗、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比利時、不丹、波黑、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愛沙尼亞、法國、德國、格魯吉亞、希臘、匈牙利、印度(北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喬丹、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盧森堡、馬其頓、前南斯拉夫共和國、摩爾多瓦、蒙古、尼泊爾、黑山、巴基斯坦、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等。在荷蘭曾經存續過,可能已經消失了。被人為引入美國威斯康辛州。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中西部的山西、河北、內蒙古、四川、寧夏、陝西、甘肅、青海、雲南、新疆、西藏等地。
繁殖方式
石貂屬於季節性發情動物,性器官發育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周期變化。每年7~8月多為交配期,存在有受精卵延遲着床現象(胚胎髮育約30天),母貂經過236~275天妊娠期(約懷胎8個月),到翌年3至4月中旬分娩,每胎產仔1~8隻,多為3~5仔,全由雌貂單獨撫養,幼貂直到能出洞獨立謀生時才會離去分居。
石貂幼仔剛生下時全身胎毛稀短,呈淺灰白色,喉斑毛色甚淺,界限清晰,腳掌、鼻、耳部呈玫瑰色,經過約10~12個小時之後毛色變暗,8日齡時被毛就會轉變成暗灰色;20天後(約21日齡)才有聽覺,在滿月之後(約27~31日齡)睜眼;長到6~8周齡(5月底到7月初的時候)斷奶,開始吃母乳外的其他食物。初生仔貂平均體重為22.2克,體長11~11.8厘米,尾長3.6~3.7厘米;在不同日齡的生長發育,不同窩和個體之間有較大差異,正常發育的同窩公、母幼仔,4日齡體重分別為51克和50克,11日齡體重為93克和89克,18日齡為150克和143克,3月齡為1300克和945克,4月齡體重為1500克和1250克,體長為45厘米和42厘米。但生長發育較差的幼貂,一般到6~6.5月齡時才能達到成年體重。。
幼貂從6月齡開始擴散;長到約15~16個月後性成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壽命18.1年,在野外要低得多。已知的死亡大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人工飼養
石貂是中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禁獵的同時也已開始人工馴養與繁殖的實驗。石貂可以養殖成活,但捕獲的野生石貂對籠養條件很不適應,往往採食量減少,甚至拒食。
(1)獸舍設備:以鐵絲籠單只飼養,還附聯小木箱,供隱蔽用。
(2)飼料:若飼料過於單純,則常發生營養缺乏症。基本飼料為雜食類型,每日窩頭50克、蔬菜少量、肉末100克為宜。另應注意補充骨粉、維生素A、維生素D及複合維生素B等。
(3)消毒:應經常保持清潔,以防止疾病。春、夏、秋三季,每月需交替使用氫氧化鈉及石炭酸(煤酚)消毒一次。冬季全部改用石炭酸。飲水盆、食盆要每天洗刷,隨時供應潔淨飲水。
亞種
石貂指名亞種(學名:Martes foina foina )
石貂北方亞種(學名:Martes foina intermedia),Severtzov於1873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陝西、寧夏(西部)、內蒙古、甘肅、河北、山西、青海(北部)、遼寧、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前蘇聯中亞地區的Chu,Tallas及Naryn盆地。
石貂青藏亞種(學名:Martes foina kozlovi),Ognev於1931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西藏、青海(南部)、四川(西部)、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瀾滄江上游昌都。
種群現狀
致危因素,一般認為過度捕獵和生境破壞是導致該種受威脅的主要原因;但考慮到石貂的棲息範圍很廣,故長期以來作為主要毛皮獸而遭過度捕殺也許是更主要的原因。石貂在中國歷來是重要狩獵對象;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忽視了加強資源保護、積極繁殖飼養、合理獵取利用的方針,以致石貂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很大破壞,遭到人們的大肆捕獵,數量急劇下降。
種群數量
石貂在中國數量很稀少,許多地區已瀕臨絕滅,難以見到。根據野外考察,初步估計西藏東、南部尚存4000~4500隻。在歐洲種群則保持穩定,自20世紀60-70年代以來,石貂種群在中歐和西歐有所增長。
保護措施
作為中國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受到一定的保護,但收效不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一些石貂分布範圍內建立的自然保護區,當可對石貂的保護有一定作用。大約20世紀中期,蘇聯人已在動物繁殖所培育石貂,並依照繁殖速度來限制獵捕。
建議
嚴格執法,禁止任意獵殺石貂;應當考慮全面禁獵石貂若干年,如5~10年,以利其種群恢復,並有利於生態平衡;
組織專業人員調查野生種群數量,在有石貂分布的自然保護區內研究其種群結構和動態,為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保護意義石貂廣布於西藏東部地區,以各種齧齒動物為食,因而在控制鼠害方面有着積極作用。石貂皮堅韌輕薄,毛被絨細、豐厚,張幅大,色調淡雅美觀,是毛皮中珍貴的高級制襲原料皮。該物種消滅鼠害的積極貢獻遠遠大於其毛皮價值。
保護級別
1998年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保護動物,經國務院批准生效;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易危(V)」種;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2008年,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目錄中保護級別(全球)為無危(LC)。 石貂中亞亞種Martes foina intermedia(印度)(在中國通常稱為石貂北方亞種)列入2010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