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吐魯番 - 盆地

吐魯番 - 盆地

中文名;吐魯番地區

面積;70049平方千米

外文名;Turpan

人口;63萬(2010年)

別名;火洲

行政區類別;地區行政公署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著名景點;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火焰山,葡萄溝等

下轄地區;吐魯番市,託克遜縣,鄯善縣

政府駐地;吐魯番市

地理位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東部

吐魯番(英語:Turfan Depression,亦作T'u-lu-p'an p'en-ti或Turpan Pendi)是天山東部的一個山間盆地,位於天山山地東端。"吐魯番"是維吾爾語"低地"的意思。它是一個典型的地塹盆地,也是中國地勢最低和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營造防護林和加強灌溉管理,風沙已初步控制,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吐魯番盆地特殊的地形導致這裡日照時間長,氣候乾燥炎熱,而且晝夜溫差大,這種環境非常有利於瓜果糖分的積累,因此這裡的水果比其他地方的都要香甜可口一些。

目錄

序言介紹

吐魯番市位於天山東部博格達山南麓,吐魯番盆地中心,市區距烏魯木齊市184公里。市域南北長約262公里,東西狹窄不規則,最寬處約90公里。地區南北寬約240公里,東西長約300公里,土地總面積70049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的面積為2085平方公里),占新疆土地總面積的4.2%。地區的管理機構-行政公署設在吐魯番市,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183公里。吐魯番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曾經是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

地理位置

吐魯番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在北緯41°12′--43°40′,東經87°16′--91°55′之間。吐魯番東臨哈密,西、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縣、和碩縣、尉犁縣、若羌縣毗連,北隔天山與烏魯木齊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縣、吉木薩爾縣、木壘縣相接。

自然氣候

吐魯番屬獨特的暖溫帶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因地處盆地[1] 之中,四周高山環抱,增熱迅速、散熱慢,形成了日照長、氣溫高、晝夜溫差大、降水少、風力強五大特點,素有"火州"、"風庫"之稱。全年平均氣溫為14℃,夏季平均氣溫在30℃左右,全年氣溫高於35℃的炎熱天氣,平均為99天;高於40℃的酷熱天氣,平均為28天。

四季氣候變化的特點是:春季短暫,平均為61天,開春早,升溫快;夏季漫長,平均152天,高溫酷熱;秋季更短,平均57天,降溫急促;冬季較短,平均95天,風小雪稀,天氣晴好,寒冷期短。一年中,以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

吐魯番盆地內乾燥少雨,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3200小時,年積溫5300℃以上,無霜期達270天。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 ?7.6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 32.2 ℃,年平均氣溫 14.4 ℃。優越的光熱條件和獨特的氣候,使這裡盛產葡萄哈密瓜、反季節蔬菜等經濟作物,被譽為「葡萄和瓜果之鄉」。

旅遊景區

吐魯番的天空特別廣闊,無遮無攔,只要火紅的日頭從火焰山上騰空出世,這不大的城市就被照亮了,在這座小城的任何一個角落裡,你都能感覺到天空的廣闊,陽光的明亮與富有,和絲綢之路上幾千年前曾經散發出的熠熠光輝。 這裡不僅孕育了世界上最甜美的葡萄,也讓無數歷史成為了永恆。吐魯番地區的著名景點包括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阿斯塔那古墓群、火焰山、葡萄溝、 蘇公塔、艾丁湖、坎兒井、吐峪溝麻扎村、庫木塔格大沙漠、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連木沁唐朝烽燧台遺址等。

葡萄溝

從吐魯番市遙望火焰山,赤砂灼灼,草木不生。但火焰山峽谷中距市區約15公里的葡萄溝,卻別有洞天,景色秀麗。與溝外形成鮮明的對照。一進溝口,鋪綠疊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溪流、渠水、泉滴,給溝谷增添了無限詩情畫意,桑、桃、杏、蘋果石榴、梨、無花果、核桃和各種西瓜、甜瓜及榆、 楊、柳、槐等多種樹木,遍布溝中,使葡萄溝又成了「百花園」、「百果園」。春季,繁花似錦;盛夏,碩果纍纍。溝中藤蔓交織,曲徑通幽,串串葡萄,舉手可及。葡萄溝南北長約8公里,寬半公里,居住着維吾爾、回、漢三個民族共約6000多人。現有耕地400餘公頃,葡萄種植面積即達220餘公頃.溝中產無核白、馬奶子、玫瑰紅、比夾干、喀什哈爾、黑葡萄和梭梭葡萄等品種.此外還有果酒廠生產的多種葡萄酒、葡萄罐頭等。迷人的葡萄溝,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公里的火焰山中,這是一條南北長約7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的峽谷。人工引來的天山雪水沿着第一人民渠穿溝而下,潺潺流水聲給葡萄溝增添了青春的活力。兩面山坡上,梯田層層疊疊,葡萄園連成一片,到處鬱鬱蔥蔥,猶如綠色的海洋。在這綠色的海洋中,點綴着桃、杏、梨、桑、蘋果、石榴、無花果等各種果樹,一幢幢粉牆朗窗的農舍掩映在濃郁的林蔭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乾的「蔭房」排列 在山坡下、農家庭院上,別具特色。夏天,溝里風景優美,涼風習習,是火洲避暑的天堂,旅遊季節,中外賓客,川流不息,絡繹不絕。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魯番市約40多公里。它是古代高昌王國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公里。墓葬按家族種姓分區埋葬,以天然礫石為界,畛域分明。

阿斯塔那墓形制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狀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條10多米的長的斜坡墓道,墓道盡頭連着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室一般高為2米以上,4米見方大小,墓室頂為平頂或穹窿形。死者多安放在洞室後部的土炕或簡易木床上,他們頭枕雞鳴枕,面部掩巾,眼上蓋瞑目,雙手握木,身着棉麻或絹錦織品製作的衣服。死者四周, 或陳放模擬的亭台樓閣、車馬儀仗、琴棋筆墨,或陳放葡萄、瓜果餃子、麵餅等食品,供死者陰間驅使或享用。有的墓室後壁,繪有人物、鳥禽、花卉、山水壁畫,形象逼真,線條流暢。在古墓中出土文書、墓誌、繪畫、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代錢幣和絲、棉毛織物等珍貴文物上萬件,尤其珍貴的是這裡出土的乾屍即中國木乃伊,可以與埃及的相媲美,聞名世界。

阿斯塔那古墓以葬漢人為主,同時葬有車師、突厥匈奴、高車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數民族居民,這說明當時高昌王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各民族之間是平等的。

交河故城

位於吐魯番市以西約13公里的亞爾鄉。西漢時,這裡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車師前國」的都城。唐代為西州所轄之交河縣。唐王圾朝派駐西域的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一度曾設在這裡。後遷至龜茲(今庫車縣)。六世紀的曲氏王朝在此設立了交河郡。全城象一個層層設防的大堡壘,人行牆外,像處在深溝之中,無法窺知城垣內情況,而在牆內,則可居高臨下,控制內外動向,城中布防,也是極為嚴密的。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蓮花瓦當、蓮花經卷等。

坎兒井

新疆大約有坎兒井1600多條,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庫車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總出水量每秒約10立方米。其中以吐魯番盆地最多最集中,最盛時達1237條,實際使用的853條,總長超過5000公里。參觀過坎兒井的人,無不為它設計構思的巧妙,工程的艱巨而讚嘆。它是中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勤勞的豐碑!倘若到吐魯番旅遊,在乘坐的汽車臨近吐魯番時,在那鬱鬱蔥蔥的綠洲外圍戈壁灘上,可以看見順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圓土包,形如小火山錐,坐落有序地伸向綠洲。這些就是坎兒井的豎井口。假如從高空俯視,這些土堆宛如珍珠串結的項鍊,扮點着吐魯番這個古老而又煥發着青春活力的地方。吐魯番有着與著名的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列為三大中國古代工程之一的驕傲--坎兒井。坎兒井是勞動人民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根據本地氣候、水文特點等生態條件,創造出來的一種地下水道工程。吐魯番地區素稱「火洲」、「風庫」,氣候極其乾燥,很久以來就出現大片的綠洲。這奧秘之一,就是在吐魯番盆地上分布着四通八達,猶如人體血脈似的坎兒井群和潛流網絡。

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它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一種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豎井的深度和井與井之間的距離,一般都是愈向上游豎井愈深,間距愈長,約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豎進愈淺,間距也愈短,約有10米到20米。豎井是為了通風和挖掘、修理坎兒井時提土之用的。豎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長3-8公里,最長的達2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畝,最好的年灌溉可達500畝。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聯接,可以把幾十米深處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來。

坎兒井之所以能在吐魯番大量修建,是與這裡的地理條件分不開的。首先,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克拉烏成山,為坎兒井提供了大量的水源,每當夏季來臨,就有大量的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當水流出山口後,很快滲入戈壁地下變為潛流。積聚日久,使戈壁下面含水層加厚,水儲量大,是挖掘坎兒井有了可能。其次,吐魯番盆地與北部雪山有巨大的落差,這就可以沿地勢引水,使得北部水源可以按地勢向盆地匯聚,確定了水的流向,通過挖掘疏導,自流向盆地.第三個條件是吐魯番大漠底下深處的土層,是由砂礫石由粘土或鈣質膠結,質地堅實,因此坎兒井挖好後不易坍塌。吐魯番乾旱酷熱,水分蒸發量大,沒風季時塵沙漫天,成為主要自然災害,而坎兒井是由地下暗渠輸水,影響非常小,水分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所以,坎兒井非常適合當地的自然條件。

坎兒井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已經出現雛形,以後,隨着絲綢之路的發展,逐漸向西傳到中亞和波斯。漢代在今陝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井渠法」。傳說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松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民,後經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但是,因為"關中"井渠和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很不相同,而中亞的地理條件也沒有新疆吐魯番這麼優厚,井渠和新疆坎兒井也有不同,所以,我們支持,坎兒井是本地人民根據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的說法.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興建的。據史料記載,由於清政府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採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展。清末因堅決禁煙而遭貶並充軍新疆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讚賞。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生產出馳名中外的葡萄、瓜果糧食、棉花、油料等。

現在,儘管吐魯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着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臨渠啜飲一杯「天然礦泉美容水」--坎兒井水,或入井下接待室品嘗吐魯番葡萄和哈密瓜,或飲一杯水沖泡的名茶,盪氣迴腸,妙不可言,到1990年吐魯番坎兒井(出水)只有700條,流量2.94億立方。目前,搶救坎兒井,讓他恢復作用的工作正在進行中。

火焰山

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公里處,東西走向,長98公里,寬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每當盛夏,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熾熱氣流滾滾上升,赭紅色的山體看似烈火在燃燒火焰山是全國最熱的地方,雖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中的許多溝谷綠蔭蔽日,溪澗潺潺,是火洲中的「花果塢」,著名的葡萄溝就在這裡。由於火焰山本身具有獨特的地貌,再加上《西遊記》里有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撲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聞名天下。

由於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許多溝谷,主要有桃兒溝、木頭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而這些溝谷中卻綠蔭蔽日,風景秀麗,流水潺潺,瓜果飄香。

火焰山有其獨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吳承恩將唐三藏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寫進著名古代小說《西遊記》,把火焰山與唐僧、孫悟空、鐵扇公主、牛魔王聯繫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濃郁,成天下奇山。遊人到火焰山,還能看到唐僧路過時的栓馬樁-一柱凌空的山石還屹立在勝金口內;遠處一片平頂的山坡,則是唐僧上馬的踏腳石;拴馬樁東,隔峽谷有一高峰頂着一塊活像長嘴的巨石,人稱八戒石;一邊看着奇景,一邊說起孫猴子借鐵扇公主芭蕉扇扇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變得興趣盎然。

相關視頻

吐魯番盆地火焰山勝金山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