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司空山八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司空山八景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司空山八景

地理位置;安徽省岳西縣

景點級別;AAAA級

占地面積;200000 km²

著名景點;二祖禪剎、太白書堂

稱號;東吳第一峰

安徽省岳西縣司空山的著名景觀有幾十處,大小景觀百餘處,唐宋以來的史料都稱司空山以」二祖禪剎」、「太白書堂」、 「南崖瀑布」「烏牛古石」、「玄妙古松」、「赤壁丹砂」、「銀河夜月」、「北嶺松風」八景聞名於世。[1]

位於安徽省岳西縣冶溪店前兩鎮的司空山淵源於周,繁盛於唐宋,為中華佛教禪宗二祖慧可之道場,昔有「東吳第一峰」之美稱,今享有中華禪宗第一山之美譽(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司空山是鄂豫皖「大別山生態之旅」、「大別山紅色之旅」和安徽省「三山兩水」旅遊風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AA級風景名勝區。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這所千古名山賦《江城子*司空山》一首:「久縈魂夢故鄉山,赤壁崖,彩雲間。太白書聲,流水聽潺潺。欲問可公消息在,空谷石,與心安。

古文記載

安慶府志》和《太湖縣誌》形容此地的景色是:"一峰玉立,丹壁鬼工,仰望端岩,如畫屏照海。西瞻卓絕,若峭壁插天。迤東繞北,則移步換形,變幻莫測。上有靈瀑,非溪非壑,不得常見。唯久旱將雨或久雨將霽時,有飛泉迸出,直瀉千仞,常匹練懸空,移時即逝。削壁上有丹砂,日照時,珠光奪目,雨後更紅。北嶺石壁嶙峋,陡絕不可上,多虬松,高不盈丈,大至數圍,每風濤迅發,萬籟競奏。山下則銀河環繞,中匯平沙一灣,登司空望之,宛然新月初照。司空山有八景:赤壁丹砂、銀河夜月、南崖瀑布、北嶺松風、烏牛古石、洗馬春池、太白書堂、二祖禪剎等。還有十大洞、十五怪石、七岩、八峰、五泉、一靈瀑、二危橋、三古墓、十四寺廟以及名人題刻百餘處等美麗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禪門臨濟正宗四十四世本煥老和尚的大弟子頓空來司空山禮佛拜祖

「八景」來歷

何謂「八景」,這就要從「八景」的來歷說起。據考證,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南朝文壇領袖沈約以浙江金華的「秋月 、春風、衰草、落桐、夜鶴、曉鴻、朝市、山東」等八景為題材作「八吟詩」同時建「八吟樓」,這是「八景」的雛形。 北宋嘉?v年間,湖南長沙驛步門外建了一座八景台,上摹北宋畫家宋迪的「瀟湘八景圖」,瀟湘八景迅速流傳,各地仿而效之。「八景」形成原因與當地的經濟建設、文化發展、官員倡導、群眾喜愛密切相關,是對地方風景中突出景觀的提煉和描述。八景,用語多為四字,從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流、花草林木,到佛寺道觀、歷史遺蹟、農耕漁樵、民房炊煙,凡一地的風景名勝以及歷史文化甚至生產生活,都能構成「八景」的反映對象。 司空山「八景」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佛道淵源: 「二祖禪剎」即「雲中石屋」(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禪 寺),是中華佛教禪宗二祖慧可逃避宗派迫害和北周武帝滅佛,為保存實力而「遁跡修禪」之所,他在司空山傳衣落髮石替僧璨落髮並傳衣缽信物木棉袈裟和四卷《楞伽經》與僧璨,故僧璨為中華佛教禪宗三祖印度達摩所傳之「拈花一笑」(禪宗)之「一花」,由慧可初開至惠能為五葉,沒有慧可在司空山的「遁跡修禪」,就沒有中華佛教禪宗的春花爛漫。司空山為二祖道場,使禪宗法嗣得以延續,故司空山被稱為「中華禪宗第一山」。三祖傳衣缽於四祖道信,道信傳衣缽於五祖弘忍,五祖傳衣缽於六祖惠能,惠能之後,中華佛教禪宗逐漸壯大成為信徒最多、影響最大的宗派。唐玄宗封司空山本淨禪師為「大曉」國師,曾賜建無相寺等五寺九庵,僧房5048間,僧尼7000多人。唐宋司空山繁盛時,司空山先後有本淨正德清寂圓通清曉五位高僧先後拜為國師,為吳頭楚尾之禪門聖地,旅遊勝景,光燦仙山,名揚海宇,香客雲集。

明代知州孟之麟留詩「二祖禪剎?D?D高山卓錫杳冥中,雲蓋煙憧擁梵宮。五葉初開春爛漫,一龕深坐石玲瓏。知從有相參無相,自是心空並法空。九載嵩陽直解脫,誰教更設此樊籠。」

五葉,宗風悠長。1990年香港寶蓮寺聖一法師由九華山仁德方丈陪同朝拜司空山,感慨萬千,稱司空山為「天下禪宗第一道場」,留下了「司空名山,二祖道場,衣缽單傳,佛法遠揚」的墨寶。1990年10月1日,時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專程來朝拜二祖道場。

「太白書堂」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司空山所築讀書之草堂,公元756年李白為永王李麟幕僚,李麟兵敗受累,因久慕司空山為佛道名山和唐玄宗大曉國師?D?D司空山本淨禪師乃當世之高僧大德,遂避居司空山仙山,以汲取司空山之靈氣。在司空山的一年多時間裡,李白留下了《舒州司空山瀑布 》和《避地司空原言懷 》等五首傳世 佳作。 《避地司空原言懷 》 李白------「南風昔不竟,豪聖思經綸。劉昆與祖逖,起舞雞鳴晨。雖有匡濟心,終為樂禍人。我則異於是,潛光皖水濱。卜築司空原,北將天柱鄰。雪霽萬里月,雲開九江春。俟乎泰階平,然後托微身。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所願得此道,終然保清真。弄景奔月馭,攀星戲河津。一隨王喬去,長年玉天賓。」

阿余註: 雪霽萬里月,月譯為古印度,萬里月乃指由印度達摩所傳之佛教禪宗。 傾家事金鼎,是指西漢道家名宿南昌府梅福、東漢廬江府左慈曾在司空山「仙人岩」煉製長生不老藥之事。 弄景奔月馭,司空山菩陀洞前有奇景曰「玉蟾望月」,亦有得道成仙之意。 明代知府進士詩人王思堯亦有詩讚曰「太 白 書 堂?D?D 何年卜築在司空,詩酒山房興不窮。瀑落珠璣流水映,花開綺繡淡煙籠。飛觴醉了河猶白, 秉燭遊春壁尚紅。幾度披琴雲外賞,悠悠餘響伴松風。」 今有遺蹟「太白仙蹤」,為明進士時為太湖縣令,後官至左參政的著名思想家羅汝芳(明曲作家湯顯祖之老師)所書。 當代著名愛國詩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於一九九0年十月一日來到魂牽夢縈的司空山,感慨萬分,吟 「早聞太白讀書堂,夢想登觀恨未嘗。不意耄年行腳到,謫仙不見見空王。名號司空實不空,分明妙相現高峰。鄉人指道如來臥,哪識安禪製毒龍。無相真成無相寺,觀空觀壞得安心。願於空後能成往,不負當年立雪人。」等三首詩。

「南崖瀑布」

又稱仙人漂布,位於司空山巔崖之西南,源於與赤壁丹砂平行的石縫, 也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筆下的《舒州司空山瀑布》 。據《安慶府志》和《太湖縣誌》記載 「上有靈瀑,非溪非壑,不得常見。唯久旱將雨或久雨將霽時,有飛泉迸出,直瀉千仞,常匹練懸空,移時即逝」。 它有四奇 :每年春夏久旱大雨前或久落將晴時,瀑布從赤壁丹砂旁邊的石縫中飛泄而下,約莫半小時後,瀑布猶如一匹巨大的白練被拉入岩石縫隙間而消失。有詩為證:飛泉迸瀉出山南,不比尋常瀑布觀。久旱才教俄頃落,終年能得幾回看。村農占雨靈如卜,天漢流波測更難。最訝嵐光垂匹練,是誰收拾入雲端。當地的老者說曾有人看見仙姑在此漂洗白布匹。此為司空山瀑布之一奇。品味李白的《舒州司空山瀑布》,便可知詩仙對該瀑布的奇特瞭然於胸,留下了膾炙人口,令邑人津津樂道的傳世佳作的緣由。「斷崖如削瓜,嵐光破苔綠。天河從中來,白雲漲川谷。」一般的瀑布是從河流上來,而司空山的「天河」卻是從如削瓜的斷崖中來,此乃司空山瀑布之二奇。 「玉案赤文字,落落不可讀。」曾使不少文人墨客揣測難眠, 原來此瀑布位於「赤壁丹砂」旁邊,瀑布為案,丹砂為字,如此奇觀,天下罕見,似不可理解。此乃司空山瀑布之三奇。觀此景當以「鱷魚聽經」至西門 崗一帶位置最佳,故有「攝身凌雲霄,松風拂我足」。

「赤壁丹砂」

安慶府志》記載「……削壁上有丹砂,日照時,珠光奪目,雨後更紅。 」據清康熙年間著名山水詩人陳起源的《司空山見聞錄》記載:……玩丹砂赤壁,頓覺光艷射眸,丹岩砂影,赤艷流空。恍如扶桑之旭日,佛頂之圓光,令人心駭神逸。」有詩為證: 危巢百尺總無鄰,上有朱岩斷劫塵。 面壁空傳金粉佛,還丹長禮玉天賓。 赤松去後爐飛雪,黃石歸來汞化銀。 笑卻當年勾漏令,曾留此地讓高人。赤壁丹砂位於司空祖庭巔崖之西南,百丈高崖之石坎內。有一紅色「心」型礦石,俗稱「紅桃子」它古有盛名,不僅是司空名山唐宋八景之一,也是佛教禪宗二祖慧可普照之佛光,遠揚之慈風,七級之浮屠,印證之佛心。 據宋初佛教名典《五燈會元》記載:「……二祖一音演暢,四眾皈依。(二祖)或韜光混跡,變易儀相,或入酒肆,或過屠門,或習街談,或隨斯役人。」慧可大師時而高僧大德,時而市井刁民,這是佛教禪宗歷史上的一個難解之謎。這個謎就與赤壁丹心有關,它還得從神光慧可的受法、傳法說起。

禪門寶典》 「二十九慧可大師」中有一段慧可大師受法悟道時的記載:……(二祖)立雪遲明,磨曰:當需何事?祖泣告請法。磨呵之。祖斷臂悔曰:吾心未寧,泣師安心。曰:將心來與爾安。祖曰:覓心了不可得。曰:與爾安心竟。祖大悟(這便是安心一詞的由來)。很快他便悟得佛教禪宗的精髓。 公元五三五年,達摩祖師在面壁十年之後,將衣缽信物木棉袈裟和四卷《楞枷經》傳與神光慧可,他便成為中華佛教禪宗二祖。慧可師徒為逃避法相宗和律宗的迫害,卓錫舒州司空山。 慧可582年在司空山傳衣石傳衣法信物與三祖僧璨,此處便成為二祖道場。他仿效達摩祖師,傳衣法後,去河南鄴都傳法。但他將受法之時,達摩祖師為他安的"佛心"留在司空祖庭,是為"赤壁丹心",其血液凝為治病救人之丹砂。他留下佛心以印證司空山為有緣之地,播下佛心以拯救芸芸眾生。傳說當時佛心上半月在司空山,下半月在河南附諸慧可肉體。故而出現慧可大師時而高僧大德,時而市井刁民之情由。 千百年來,二祖佛光普照,丹心硃砂曾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

「玄妙古松」

相傳神農雨赤松子,西漢梅福,東漢左慈,晉王子王喬、勾漏令葛洪等吳楚神仙都在司空山赤壁丹砂下煉丹,赤松子為紀念司空山玄妙玉女首建玄妙觀,上有「仙人岩」?D?D道家名宿東漢廬江府左慈都在司空山「仙人岩」建爐煉丹,左慈再建玄妙觀,玄妙觀位於「渡仙橋」和「天燈坡」之間。 仙人岩西南有一生長於萬丈高崖石縫內的古松,高約兩丈余,樹圍卻有一丈多,它汲日月精華,至今蒼翠欲滴,這就是司空山與天地同春的萬年古松。詩仙李白有古詩「……天地同銷毀,日月共枯槁。蟪蛄啼青松,安見此樹老」描寫此古松。南宋末,安撫史張德興在司空山築四門並建「朝天宮」擁宋抗元,玄妙觀被元軍所毀後,「玄妙古松」退出司空山八景, 後人為紀念南宋安撫史張德興在司空山抗擊元軍,便將他常飲馬洗馬之處,桃紅柳綠的半畝芳塘,相傳該塘與和司空山瀑布都與東海相通,寒冬臘月時,四周冰天雪地,此塘卻芳草萋萋,溫暖如春,故得名?D?D洗馬春池,「洗馬春池」亦列為司空山八景之一。 清康熙年間著名山水詩人陳起源有詩為證:「洗馬春池?D?D 安撫何年壁壘開,夕陽余影照莓苔。春風環鐵嘶芳草,夜月邊笳臥落梅。 英氣前生留碧沼,山容慘澹俯荒台。好騫杜若思公子,弔古誰推作賦才。」

「銀河夜月」

據清康熙年間的《司空山見聞錄》記載「……乃因銀河之水流至三河灘,迂迴曲轉,兩岸青山夾走,彎環弓抱,水清沙白,浮光聚影,憑虛極目,秋月半輪,停淵幻魄返照高山而成。」每當皓月當空之時,天上一輪明月,地上半輪沙月,水中一彎金月,三月爭相輝映,自古為天下奇觀。 明進士阮文士有詩為證;銀河夜月?D?D一派晶瑩徹九霄。秋山坐落碧天寥。瑤池月到蟾光回,玉宇風生桂影搖。萬頃空(氵亟)秋魄冷,半輪長共夕流漂。連天水月清如許,都入江淹彩筆描。 在司空山北寨門至二祖禪杈間觀銀河夜月位置最佳,騎天馬神石,,枕北嶺松風,嘗山中野果,賞四時野花。這是人與自然的交融,生命與綠色的擁抱,是純真與浪漫的體驗。銀河夜月以她獨特的魅力,迎接每一位寄情山水的遊客,讓您置身世外桃源,更讓您流連忘返……

「北嶺松風」

據《司空山見聞錄》記載「……天梯上有平地十餘步,為二祖禪杈,虹松擁翠,崗嵐旗布,中有嶺脊獨高,起伏蜿蜒,如龍騰蛟舞,長六七里,即司空之北嶺也。翠艷漫空,綠雲迷壑,風氣濤吼,恍如雷聲,盛暑生寒。若風和日麗,八音俱全。如聽羽曲,心曠神怡,眷然不肯離去。」自司空山普陀洞經北寨門至司空山極頂,崗嵐起伏,蒲團古松蔽天蔽日,常風起雲湧,盛暑三伏不覺熱,清涼世界,蚊蛆不生。置身北嶺,如處梵宮,領悟人間仙境,開啟智慧法門。

清代詩人馬亨祥有詩讚曰:「北嶺松風苕?i直上翠微峰,洗而徐聽萬壑松。五律吹時山寂寂,清商奏處水淙淙。恍疑午夜鈞天樂,乍似晨煙繞梵鍾。譜入雲聲和幾闕,雍熙何必羨華封。」

「烏牛古石」

經「十八盤」上「鈀齒崖」頂或經司空山大峽谷進西城門到南走馬崗,可見一高約五六丈,長十幾丈的巨石, 盤曲橫眠,鼻垂路側,有孔可伏行,此乃「烏牛古石」。它位於張德興所建「朝天宮」之東,與「白人騎白馬」相鄰。相傳為太上老君的坐騎,苔蘚做毛,蘿藤穿鼻,惟妙惟肖。

明人有詩云:自從耕石出西川,放入吳山古剎邊。春到不騎橫笛走,月光常伴老僧眠。早能解脫泥梨地,一任開荒佛祖田。莫望銀河猶喘月,問誰更向隴頭牽。

「八景」是中國旅遊景觀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內容,司空山「八景」是吳頭楚尾具有代表意義的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或二者交融的景點,是唐宋至明清之際禪門聖地司空山經濟、宗教、文化水平和審美境界高下的重要標誌。司空山是吳頭楚尾之禪門聖地,旅遊勝景 。它包含和傳承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色彩,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以及地域文化意義和旅遊特徵。

司空山「八景」文化源遠流長,是歷史上吳頭楚尾宗教和旅遊文化之集大成,是我們引以為自豪和驕傲的資源財富,是「司空山禪門生態游」、「大別山生態之旅」、「大別山紅色之旅」和「三山兩水」旅遊資源的「鎮家之寶」,由於種種原因,如今還是藏在深閨人未識,盼望您等有識之士的鼓與呼,企盼獨眼慧具的大企業家來挖掘這座「禪門生態旅遊」的金礦。

旅遊資源

幾度風雨,幾度滄桑,曾經盛極一時的司空山,歷史上曾經歷宋末元初,明末清初,文化大革命等四次浩劫,早已不見昔日東吳第一峰的輝煌,司空山八景中,至今還有六景處於荊棘亂石之中。大量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司空山宗教、文化、生態、旅遊資源在等待你我去搜集、整理、發現、挖掘、宣傳。「三山兩水」旅遊扶貧規劃已經啟動,藉此良機,筆者拋磚引玉,望各位行家不吝賜教,各位寄情山水的文人雅士,情寄司空山,各位「驢友」來安徽岳西縣司空山尋幽探秘,為迎接岳西旅遊業黃金期的早日到來,為安徽省「三山兩水」這條靚麗的旅遊風景線早日造福百姓,積無量功德,為新世紀後旅遊時代做文明時尚的司空山開拓者而努力吧。

相關視頻

司空山祈福法會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