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北故宮的秘密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北故宮的秘密

中文名: 台北故宮的秘密

本 質: 生活消閒節目

播出時間: 星期一 7:00PM 翡翠台

首 播: 2010.03.22

'''台北故宮的秘密''' 》是TVB2010年一檔生活消閒節目,播出時間是星期一的下午7點鐘在翡翠台播放。[1]

基本信息

台北故宮的秘密 》是TVB2010年一檔生活消閒節目.

播出時間:星期一 7:00PM 翡翠台

首播日期: 2010.03.22

節目簡介

要欣賞中國的國寶文物,大家會想到「北京故宮博物院」,這裡的收藏品有超過一百萬件,當中好多屬於頂級國寶。而「台北故宮博物院」無論在歷史、規模和收藏數量,雖然遠遠不及北京故宮,不過可以說是貴精不貴多,很多收藏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國寶。

台北故宮大部份珍藏都來自北京故宮,於是坊間出現了不少傳聞,而且言之鑿鑿,令人真假難分。一連六集的《台北故宮的秘密》,由米雪為大家揭開台北故宮種種神秘的面紗!包括台北故宮收藏的國寶,當年是怎樣運抵台灣?當中經驗甚兇險?大量運到台灣的國寶會何去何從?為何會在台北興建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又有什麼鎮館之寶?

節目中還會到香港不同的藝術館同博物館拍攝,請來它們的館長介紹香港收藏的文物,以及講解其來源。

資料顧問:周佳榮教授

人物表

監製:何麗全

編導:黃中濠

編審:華國良

主持:米雪

嘉賓:司徒元傑, 李穎莊, 楊春棠, 林雪虹, 何懿行

播出日期: 2010.03.22 (一)

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大部分珍藏文物,都來自北京故宮,當時為何要運去台灣?運送過程一次比一次驚險,當中有什麼故事?當中包括什麼國寶?中國國畫大師張大千與運送國寶去台灣又何關係?由米雪為大家揭開《台北故宮的秘密》。1948年,當時出任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政務次長兼故宮博物院理事會秘書杭立武,受命負責儘快用「中鼎號」運輸艦將700多箱國寶由南京秘密運去台灣。這700多箱國寶包括什麼?國寶不是存放在北京,為何會從南京運走?

第一批文物國寶成功運送到台灣之後,杭立武又開始進行第二批文物遷台計畫。不過這次沒有軍艦,只可以利用貨船「海滬號」來運送。第二批運去台灣的國寶文物當中,有最著名的有文淵閣的《四庫全書》、青銅器、宋元兩代珍貴瓷器等。

至於運送第三批國寶文物到台灣時,困難重重!先有碼頭工人不願在臨近新年時開工,繼而運載文物的「崑崙號」發生嚴重超載,接着是「崑崙號」因老化而毛病頻生。當時是怎樣解決呢?第三次運去台灣的國寶里,包括了蜚聲海內外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1949年,杭立武接到了來自蔣介石的嚴令,不惜一切代價將河南博物館存放在重慶的古物搶運台灣,這次的古物包括甲骨、銅器、唐三彩等,國民黨特別調撥兩駕飛機運送寶物。國民黨政權撤離大陸的最後一批飛機中,其中一架飛機正準備飛去台灣時,中國國畫大師張大千帶着78幅敦煌臨摹壁畫要求上這班飛機,可惜飛機嚴重超載,杭立武竟以畢生積蓄換取張大千和敦煌臨摹壁畫上機,並向張大千提出一個條件,是什麼條件?杭立武為何要這樣做?

第2集

播出日期: 2010.03.29 (一)

上集帶大家了解過一批批珍貴的國寶文物經歷萬千艱辛由大陸運到台灣的情況,接着大家會關心大批國寶文物的存放問題,到底文物放在哪裡才是最安全?為何最終會選址台北建故宮博物院?今集《台北故宮的秘密》會和大家解開謎團!初運到台灣的國寶被暫時存放於基隆港,後曾移到台中的糖廠倉庫、北溝庫房。但簡陋的庫房,實非最理想的放置國寶之地,在一次的例行檢查中,赫然發現「四庫全書薈要」竟然被水浸濕,有關官員意識到要為珍貴的國寶興建一所正式的博物館。

由於台灣地處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安全的選址是建館的優先考慮,而地震機會較低的台北市士林區的外雙溪,就順利成章的成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所在地,以古代器物的聯想作設計意念的台北故宮博物院在1965年建成,適逢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日開幕,定名為「中山博物院」。

台北故宮博物院有中華文化寶庫之美譽,收藏品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瑯器、雕刻、文具、字畫、善本書籍、清宮檔案文獻、滿蒙藏文文獻,以及包括法器、服飾、鼻煙壺等的類別。

當中的珍藏包括相傳宋高宗最喜愛的兩件汝瓷「青瓷奉華紙槌瓶」和「青瓷奉華碟」及其他繪畫和書法佳作;當然少不了大家很熟悉的「翠玉白菜」及取材自蘇東坡《後赤壁賦》的「雕刻欖核小舟」,還有以獨特書法風格著稱、中國最早的領土議和契約的「散氏盤」及重量級的珍藏,銘文最多的海內三寶之一的「毛公鼎」等。

節目中提到台北故宮博物院在1965年正式落成,但原來香港亦有一間歷史更為悠久的博物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其總監楊春棠先生會為觀眾介紹博物館的歷史、特色及其中一件令其他博物館也為之羨慕的珍品「唐代釉里藍點三足水注」和其他與馬有關的珍貴文物。館中的文物珍寶還有中國書畫、繪畫、陶瓷、青銅器、木刻及其他收藏品等,有興趣的朋友可到「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參觀。

第3集

播出日期: 2010.04.05 (一)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各種林林總總的珍寶,吸引很多遊客慕名而來,今集《台北故宮的秘密》會帶大家欣賞宋代五大名窯的瓷器及清宮帝王玩意,揭開當中的秘密。全世界只剩下六十多件的汝瓷,可謂是現今的稀世珍寶,其中的二十一件收藏在台北故宮,相傳宋高宗最喜愛的兩件汝瓷「青瓷奉華紙槌瓶」和「青瓷奉華碟」的底部均有「奉華」二字,「奉華」乃是劉貴妃起居的宮殿名稱,見證着宋高宗和其愛妃的一段美麗回憶。而「橢圓無紋水仙盆」,被選為台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瓷器釉面上的裂紋,學術上稱為開片,展現出一種有如青玉般的質感。而全世界只得一件用作暖酒的器具,估計宋徽宗都曾經用過的「蓮花式溫碗」,更稱得上是陶瓷工藝盡善盡美的代表作。

鈞窯的出現,改變了瓷器的色調,由青幻化成各種釉色,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美感,當中的代表作「丁香紫尊」青中泛紫,紫中帶紅,更引申出河南民間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而哥窯能夠列入五大名窯之一,全靠窯火的變化控制胎釉的收縮,不規則的開片呈現出有如金絲鐵線一樣的網紋。蓄意追求這種天人合一的美感,令哥窯成為讀書人沉思時最喜歡把玩的陳設。

宋代五大名窯當中,定窯是唯一一種燒白瓷的窯,充分燃燒的火焰,幻化出牙白釉色;而釉汁流動而形成的「淚痕」,在宋代人眼中,是渾然天成的傑作;而人工雕琢的印花、刻花、劃花等紋樣裝飾,就顯示出工匠對大自然動植物的深入觀察及別具心思的剪裁。

除了瓷器外,皇宮裡面還有很多巧奪天工,令皇帝愛不釋手的工藝品。例如雕功令人嘆為觀止,取材自被貶官湖北黃州的蘇東坡《後赤壁賦》的橄欖核雕、被視作平安吉祥、賞賜朝臣及外國使節的「如意」、珍藏皇帝各項玩意的「多寶格」及由傳教士敬獻給皇帝的「鼻煙壺」,也是不可錯過觀賞的珍寶。

第4集

播出日期: 2010.04.12 (一)

上一集介紹了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及清宮帝王玩意,今集《台北故宮的秘密》會帶大家解開馳名中外的明代青花瓷器及清代琺瑯彩瓷的「魅力之謎」。

青花瓷器從元代開始大量生產,特別於明清時期,一直成為中國陶瓷生產的主流產品和象徵。在台北故宮的宣德官窯展覽中,青花瓷器乃是最龐大的家族,精美的外形和釉色顯示出青花瓷器在當時的非凡地位。而青花瓷器能夠風靡全世界,原來鄭和亦有不少功勞。相傳是當時阿拉伯地區常用的醫療用具,中間有六個過濾小孔的「青花蓮瓣平紋漏斗」,用了一種由鄭和下西洋時由伊斯蘭地區帶返中國,叫「蘇麻離青」的染料製作,營造出青中帶紫的渲染效果。

另外,明代自前期永樂年間至明末,官窯瓷器上都經常見到以梵文作裝飾的珍品,如「青花高足杯」、「青花朵蓮梵文勺」,認為可以得到佛祖庇護及有吉祥的意思。

本集節目更邀請到「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助理館長何懿行小姐,為觀眾介紹明代青花瓷器及其背後的有趣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而談到稀世珍寶,不得不提清代琺瑯彩瓷。台北故宮的琺瑯彩瓷曾經連同其他國寶在法國巴黎大皇宮作公開展覽,單是展品的保險金額就高達六億美元,可見其身價之矜貴!琺瑯彩瓷的出現,源於康熙皇帝欲將西方琺瑯彩技術融入中國瓷器上,於是請來一位法國利摩日的傳教士,將製造琺瑯彩瓷的心得傾囊相授予中國工匠,令到源於西方的琺瑯彩技術,終於可以與東方的傳統瓷藝有完美無瑕的結合。

在雍正年間,琺瑯彩瓷的製作更趨精湛,改變了最初只繪畫花卉的單調格局,開始在瓷胎上彩繪花鳥、竹石、山水,並配以詩詞,當中「琺瑯彩龍舟膽瓶」、「乾隆琺瑯彩山水樓閣碗」等的精品,更令中國琺瑯彩瓷集詩、書、畫三絕的美譽。

第5集

播出日期: 2010.04.19 (一)

中國人對玉器有一份情意結,認為玉石有辟邪、改運、小孩定驚之效,到底中國人何時開始鍾愛玉器,背後有怎樣的歷史故事,今集《台北故宮的秘密》為大家揭秘!

在一九九九年,台北故宮博物院為迎接千禧年的到臨,特別聯同湖南省博物館舉行「漢代文物跨世紀大展」,展出漢朝的玉器、銅器、手工藝、美術、科技等,其中漢玉的展出,最引人注目。漢朝是中國第一個文治武功的盛世期,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令進口的玉石原料,不論在種類、質素、數量都大大提升,加上玉石工匠不斷創新及累積經驗,成就出漢代獨步天下的絕世美玉,但可怕的一幕就在「漢代文物跨世紀大展」開幕的第二日上演,規模7.3級的921大地震發生,令兩館的工作人員大為緊張,到底國寶會否因此而有所損毀呢?

除了漢朝,清朝有一位皇帝對玉器的瘋狂程度被後世人稱為「玉痴」,他就是乾隆皇帝,從他為玉器寫了八百多首的詩,就能明白到他對玉器是多麼的?迷;而其中的一個別具異域風情的玉碗,更關係到乾隆皇與香妃的一段情。玉碗紀念?公元1755年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木及迎娶香妃,雙喜臨門的乾隆皇帝更特意寫了一首詩刻於玉碗上。乾隆對玉器的追求很高,當中的製造技術更是清宮獨門秘方,而這種獨門技術更應用在北京奧運會獎牌上,大家對2008年北京奧運獎牌的「金鑲玉」記憶猶新,以珍貴玉石配製奧運獎牌更開創了歷史先河。

而提到台北故宮中最受歡迎的玉器,當然是幾可亂真、令人看得如痴如醉的「翠玉白菜」,但「翠玉白菜」背後的故事為何?相信未必人人知曉。原來「翠玉白菜」本是一塊一半翠綠一半灰白的玉石,經工匠的巧手,化腐朽為神奇,才創造出這件人見人愛的國寶,可惜唯一一個美中不足的瑕疵,是白菜上的蟲,其觸鬚竟然折斷了,更惹來各方爭議,究竟當中的內情是什麼?節目中會為大家解開「翠玉白菜」的瑕疵之謎!

從古至今,中國人鍾愛佩戴玉器首飾的習慣一直從無變更,證明玉器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多受重視,節目中邀請到「香港藝術館」的李穎莊館長,介紹中國人喜愛玉器的原因,又會介紹館中的「玉扳子」及多款玉器佩飾,對玉石有研究的朋友就萬勿錯過!

第6集

播出日期: 2010.05.03 (一)

壓軸一集的《台北故宮的秘密》將會一次過將台北故宮中的國寶文物、背後的歷史秘密,一一揭露出來,讓各位觀眾大飽眼褔。

1996年1月,在台北故宮門前因為國寶外借的爭議,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示威,事源台北故宮欲將三十年來從未外借過的二十七件稀有國寶借到美國作展覽,包括鎮館之寶的三幅宋代繪畫,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及李唐的《萬壑松風圖》,但最終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只安排借出四件作品參展。其實示威人士的擔心,也不無道理,珍貴的古代書畫有幾百、甚至過千年的歷史,紙質已經變得十分脆弱,即使只暴露於光線和空氣中,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鑑於二十七件珍品在不久前已展出過,加上台北故宮規定普通書畫展覽的展品,必須相隔一年半以上,才能夠再度露面,所以示威人士緊張國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較早前提及過名畫,中國書畫合一,講到書法,不得不介紹一代書聖王羲之吧!相傳王羲之創立「曲水流觴」的聚會形式,與會人士可以隨意拿起溪水中的酒杯,一邊飲酒,一邊吟詩,談天說地,連王羲之聞名於世的《蘭亭序》也是這樣面世的。可是據說太宗李世民臨終時,向兒子李治拿取王羲之的書法以作陪葬品,令《蘭亭序》的真跡從此在世間神秘消失。而今時所見到的王羲之書法,實為後人所臨摹而來的。

臨摹被視為複製品,原來《四庫全書》也照原版多抄了六部,分別藏於七個藏書閣中。 《四庫全書》於公元1773年,由乾隆皇下旨編纂,全書三萬多冊,超過二百三十萬頁,中國的一流學者紀曉嵐、劉墉、戴震、周永年等均有份參與編修,其冊數比大英百科全書多出二十多倍,曾經有人計算過,若一個人由出生開始閱讀《四庫全書》,每天花十小時,每小時閱讀速度達三千字的文言文,加上最少有八九十歲的壽命,那麼閱讀者則有機會可以把《四庫全書》閱讀完畢,可見《四庫全書》之厲害!

其實欣賞國寶文物並不是那麼困難沉悶,節目中會訪問香港藝術館(虛白齋中國書畫)的司徒元傑館長,了解展館如何吸引及培養市民欣賞藝術的興趣,又會介紹館中的名家真跡、國畫背後的有趣故事等;而主持人米雪亦會訪問康文署文物修服組的陳承緯總館長有關文物修復的工作概況及其意義。

壓軸一集,節目份外精彩,各位觀眾可要細心欣賞當中的每一件國寶文物,領會當中的精粹,將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參考來源

台北故宮——詩意的窯變

參考資料

  1. 移至 台北故宮的秘密,360doc個人圖書館 , 201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