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類別: 自然風景區

地點: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

海拔: 5000米以上

榮譽: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0萬公頃。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

2017年7月7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青海可可西里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

2017年8月29日下午,可可西里保護區內的索南達傑保護站正式開通衛星通信固定站,標誌着可可西里成為中國四大無人區中首個接入互聯網的地區。[1]

目錄

歷史沿革

1995年青海省政府將該區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並於1996年公布。

1997年12月國務院批准並公布該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9年9月更名為"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6年4月,青海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部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提出將力爭於5年內建成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

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園區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

區域範圍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範圍為:東至青藏公路,西至青海省界,北至崑崙山脈的博卡雷克塔克山,南至格爾木市唐古山鄉與治多縣界,東經89.25°-94.05°,北緯34.19°-36.16°,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核心區為可可西里山與烏蘭烏拉山--冬布勒山之間,面積1.55萬平方公里。

保護目標

植物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有高等植物約202種,分屬30科102屬。以矮小的草本和墊狀植物為主,木本植物極少,僅存在個別種類,如匍匐水柏枝、墊狀山嶺麻黃。200多種植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種和青藏高原至中亞高山、西喜馬拉雅和東帕米爾分布的種在區系成分中占主導地位。並有一定數量的北極高山成分,而溫帶亞洲分布的種較少,溫帶和世界廣布的種極其個別,僅出現在環境相對穩定的水域生境中,如海韭菜和眼子。據初步統計,該區青藏高原特有種有84種,約占該區全部植物的40%,其中青海可可西里地區特有種和變種約有8個以上。青藏高原至中亞高山、西喜馬拉雅、東帕米爾分布的種50個左右,占該區植物的35%。北極-高山成分約有5種。

動物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知哺乳類動物有30種,隸屬於5目12科20屬;鳥類有56種,隸屬10目22科。此外,本區產2種裂腹魚類及4種鰍類,幾乎全為高原特有種。爬行動物僅青海沙蜥1種。擁有野氂牛、藏羚羊、野驢、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動物。可可西里是中國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多種。

由於該區地勢高亢,氣候乾旱寒冷,植被類型簡單,食物條件及隱蔽條件較差,動物組成簡單。但是,除猛獸猛禽多單獨營生外,有蹄類動物具結群活動或群聚棲居的習性,種群密度較大,數量較多。

生態價值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羌塘高原內流湖區和長江北源水系交匯地區。東部為楚瑪爾河水系組成的長江北源水系,西部和北部是湖泊為中心的內流水系。區內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07個。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個,最大的烏蘭烏拉湖,湖水面積544.5平方公里,是青海省第四大湖。可可西里湖泊大部分為鹹水湖或半鹹水湖,礦化度較高。區內現代冰川廣布,冰川總面積2000平方公里,有布喀達坂冰帽冰川,馬蘭山冰川、崗扎日冰川等。該地區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如山谷冰川,地表凍丘、凍帳、石林、石環、多彩的高原湖泊,鹽湖邊盛開的朵朵"鹽花",以及現代冰川下熱氣蒸騰,水溫高達91℃的沸泉群等,組成了特有的旅遊資源。烏蘭烏拉山末端長達2000米的海相侏羅系剖面,對於開展地質、古地理、古生物等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可可西里地區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銀、鉛、鋅、鐵、石英、玉、煤、鹽等。青可可西里被譽為"世界第三極"和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動物基因庫,在自然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和生態探險旅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態價值。

申遺成功

2014年11月22日,青海省印發《青海可可西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方案》,標誌着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式啟動。

青海省政府從可可西里、崑崙山、"三江源"、柴達木盆地青海湖等"申遺"備選提名地中進行嚴格篩選,最終確定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根據工作方案安排,"申遺"工作共分為建立申遺工作機構、申請列入中國預備清單、開展資源調查評價及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正式文本撰寫、綜合整治和迎接檢查等五個階段。青海省計劃歷時兩年半時間,於2017年5月底完成世界遺產委員會年會表決前的所有準備工作。有關"申遺"工作正在逐步、有序開展。

2017年7月7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青海可可西里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