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沛中心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易 的圖片

古沛中心小學孔子云:「不學禮,無以立」。為進一步提升並規範學生行為,促進學生文明習慣養成, 2月21日升旗儀式上,古沛中心小學開啟了「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月」活動。

學校向全校師生髮出了「文明禮儀伴我行」的倡議。學校將從衛生、文明禮貌、遵規守紀、文明就餐等幾個方面加強學生習慣的養成。

全校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各班根據本班實際制訂了班級活動方案,並召開主題班會。學校將結合3月的雷鋒日、植樹節等節日,通過黑板報、手抄報、徵文比賽、課外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紮實開展這項活動 。

習慣的養成

文明禮儀之一行鞠躬禮

「鞠躬」意為「彎身行禮,以示恭敬」。校園內、樓道內,每一處見到老師主動停下行鞠躬禮、問好,老師回禮。謙恭有禮溫文爾雅。是開在校園裡最美的一朵

文明禮儀之一講普通話

美麗童年,魅力語言。普通話是做文明人的第一步,更是一個民族的聲音。師生齊攜手,推廣普通話。

文明禮儀之一着校服、戴紅領巾

校服,精神抖擻、活力飛揚的代名詞;紅領巾少先隊的專屬標誌。這已經成為習慣,成為學校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文明禮儀之一使用文明用語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謝謝您的幫助、拜託了、麻煩您……」充盈着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文明禮儀之一跟准節奏唱國歌,敬標準隊禮

立正肅立升國旗,仰望國旗徐徐起;

少先隊員行隊禮,高唱國歌情無比;

熱愛祖國記心裡,革命傳統不忘記。

文明成為習慣,禮儀深入人心,我們一起在微隊會、主題班會、道德與法治課、心理健康課、禮儀課中學習。

不同學科多管齊下,不同創造性活動並肩開展,相信文明之花定會綻放於孩子心中!

相信此項活動的開展,會給每個學生的成長注入強大的能量、提升優秀的品質,也一定會浸潤身心,讓他們學會做人,樹立自律意識;學會學習,樹立自信意識;學會生活,樹立自強意識,成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育和訓練」,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質,從而達到其最終的目的—— 形成良好的習慣。養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習慣的訓練,以及對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產物,它往往起源於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習慣能決定人的命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指出:「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陶西平說:「養成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改進德育的重要方面。[1]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雲曉說:「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也可以導致事業的成敗,最根本的教育就是養成教育。」

着名教育專家關鴻羽說:「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是教給少年兒童終身受益的東西,它與素質教育[2]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