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反彭湃烈士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反彭湃烈士事件
圖片來自sohu

反彭湃烈士事件,又稱反彭湃事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發生在廣東省海陸豐地區的重大冤假錯案。該案件起始於1966年,此後的1967年大屠殺共造成160餘人死亡,另有800多人被打成殘廢或重傷、3000多人被打傷。反彭湃事件主要針對「革命烈士」彭湃的後代、家屬及相關人士,期間彭湃被宣布為「叛徒」,其90多歲的母親周鳳遭到迫害,屠殺事件中彭湃的侄兒彭科、堂弟彭競、堂侄彭株亦被殺害,其中彭科被斬首示眾三日;1968年8月,彭湃的三子彭洪被秘密害死。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廣東海豐地區彭湃的後代及家屬被貼上了反對「毛澤東思想」、「反社會主義」等標籤,並遭到批鬥和迫害。1967年8月26日,海豐「反彭」的幾個頭目策劃群眾組織向當地人民公社發出電報,宣稱彭湃的支持者破壞了學習《毛著》積極分子的代表大會,並圍攻、毆打參加會議的代表;此後幾個公社立即組織了5000多人的武裝隊伍、攜帶機槍、衝鋒鎗、步槍等槍械進入海城鎮,沿途任意開槍,開啟了大屠殺、持續約半個月。撥亂反正時期,1978年底至1979年初,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勛等人為該事件的受害人平反。但也有學者認為,彭湃早前在領導海陸豐農民運動、共產運動[1] 期間,曾實行極左紅色恐怖」,掀起暴力和殺戮,至少上千名地主被殺,導致當地居民在文革期間反撲彭湃家族。

批鬥迫害

1966年10月,彭洪再次被抓走、關押在廣州警備區司令部,一同被關押的還包括彭湃的戰友、原中共南塘區委書記黃秀文等人,他們均被認為是「彭洪反黨團伙」的成員。1966年11月,周鳳被帶走關押到海豐縣公安局的牢房裡,長達4個月,期間國家給她的生活補貼停發、取消了她的糧食供給和戶口,並不准當地醫生為她診病。 1967年4月,與彭洪一起被關押的黃秀文在押送途中患病,他利用看病的機會逃離廣東,一路乞討到了北京。此後,黃秀文向聶榮臻求助,匯報了反彭湃事件和彭湃母親周鳳受迫害得不到醫治的情況,聶榮臻大為震驚,表示要解決好此事。(一說是彭洪的妻子陳平和七嬸(彭湃七弟媳、老紅軍)楊華上京,找到中央文革國務院聯合接待站中南組組長李明,反映周鳳老人受迫害的情況,並告知了周恩來)不久,中央文革和國務院聯合致函廣州軍區,要求儘快把周鳳接到廣州治病,但在海豐縣極左勢力的阻撓下,直到1967年11月中旬廣東省革委會的負責人才將周鳳從海豐接到廣州。

與此同時,孫敬業等人開始攻擊海陸豐起義,認為其是「不必要的」、「盲動主義」、「路線是錯誤的」,並抨擊彭湃本人和海陸豐農民運動,認為紀念「海陸豐蘇維埃」就是「抵制毛澤東思想」。孫敬業公開宣布:「今後誰再收藏海陸豐農民革命史料,就以『反毛澤東思想、反革命分子』論罪。」此外,他們把彭湃所著、周恩來題寫書名的《海豐農民運動》一書,以及新華書店發行的宣傳彭湃和海陸豐農民運動的書籍,一併貶為「黑書」並予以沒收。

大屠殺

清理階級隊伍1967年8月26日,海豐地區爆發大屠殺。在海豐反彭事件幾個頭目的策劃下,當地群眾組織向各公社發出電報,造謠彭湃的支持者們破壞學《毛著》(即「毛澤東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並圍攻、毆打參加會議的代表。隨後,幾個公社立即組織了5000多人的武裝隊伍、攜帶機槍、衝鋒鎗、步槍等槍械進入海城鎮,沿途任意開槍,遭圍剿的群眾紛紛上山躲藏。其中一名行兇者洪桂文用篾刀連砍帶割、把彭湃烈士侄兒彭科的頭顱砍下,掛在城東門鬧市區的電線杆上「示眾」三日。最終,大屠殺共造成160餘人死亡,800多人被打成殘廢或重傷,3000多人被打傷。

海豐「8·26」事件後,周恩來下令收繳槍支、停止殺人,不准圍捕上山群眾,但行兇者們依然上街遊行示威,甚至張貼「猛揪國務院後台老板」等標語。他們同時對死難者家屬進行了迫害,並借「清理階級隊伍」,把過去跟隨彭湃一起鬧革命的老戰友,成批打成「叛徒」、「反革命」,把大革命時期犧牲的「烈士」家屬也打成是「反革命家屬」。1968年8月,彭湃的三子彭洪被秘密害死。

事件後續

彭湃的母親周鳳於1973年3月12日在廣州辭世,享年102歲。在彭洪去世後,其妻子陳平及兩個孩子被下放到粵北山區的一個幹校(即訓練幹部的學校)待了五年,直到1973年才獲准返回廣州。1978年11月,調查組通過走訪,最終找到了此前被秘密掩埋的彭洪的遺骸,此後海豐縣委為彭洪舉行了追悼大會,廣東省委、省革委會、汕頭地委、地區革委會,都送了花圈,並派代表參加了追悼會。

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時期,1978年底至1979年初,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勛等人為該事件平反,認為該事件是林彪、「四人幫」篡黨奪權陰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次「反革命事件」。此後,3200餘人獲得平反,有1300多人獲重新安排工作。原中共汕頭地委副書記的孫敬業被國家專政機關逮捕,殺害彭湃侄兒彭科的洪桂文和其他幾個殺人兇手則交由專政機關依法嚴懲(後作內部處理)。

但此後,彭洪的妻子陳平和兒女沒有要求嚴懲迫害彭洪的兇手,其女兒彭伊娜認為:「當時國家百廢待興,我們家人一致認為,要向前看。彭家冤案是『文革』特定歷史時期出現的問題,不是個人的問題,不應怨怨相報,否則永無了結。但是,黨、國家、民族不可以忘卻這段歷史;我們所有經歷過『文革』的人們,都應該自省和反思。」

事件過程

歷史背景

1966年春,時任中共汕頭地委副書記的孫敬業等人把彭湃的95歲母親周鳳打成「黑旗」,認為其阻礙了「毛澤東思想」進入海豐,並寫信給林彪尋求支持。1966年5月,毛澤東等人在中國大陸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同年6月,彭湃之子彭洪遭到批鬥長達一百多天,被認為「貶低毛主席」、「反對三面紅旗」等,回到廣州後便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職務(此前擔任華南農學院黨委委員、水稻生態研究所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被下放到農場放牛。

參考文獻

  1. 海陸豐蘇維埃,lib2.tngs.tn.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