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日行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模板參量錯誤!(代碼34)
|
雙日行星首次在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被描述了出來,既能看見兩個太陽的世界,名為塔圖因(Tatooine),是天行者家族的故鄉行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11年9月15日利用開普勒探測器發現一顆行星繞着兩顆恆星運轉,給它命名為開普勒-16b(Kepler-16b)[1]。
描述行星
塔圖因(Tatooine),又譯塔圖音,是《星球大戰》中天行者家族的故鄉行星。它被設定為一顆巨大的沙漠星球,屬於星系外層空間(Outer Rim)的阿卡尼斯區域(Arkanis Sector)。是一顆圍繞着一個雙星系統運動的行星。
塔圖因是星系中最古老的行星之一,其組成為熔化的地核,岩石化的地幔以及硅酸鹽為主的地殼。化石記錄顯示早於雅汶戰役兩百萬年前,塔圖因曾被廣闊的大洋和叢林覆蓋。而其後氣候的改變導致海洋乾涸,塔圖因貧瘠荒涼的地表演化出多樣化的地形。
有當地的諺語說,行走在烈日下的沙海里,那沙子的光芒能照瞎你的雙眼。從宇宙空間遠處望去,塔圖因的外觀由於沙子含鈉量高呈現出發亮的金黃色,長久以來這一特點使很多人誤以為它是一顆發光的恆星,直到超空間引擎的發明使人類得以近距離接觸了它。起初一般人都不會相信這樣一顆環境惡劣的行星會有生命存在,但事實上由於處在一個雙星系統軌道的特殊位置,塔圖因形成了一種穩定的氣候。儘管乾燥炎熱的塔圖因的表面水覆蓋不到1%,在北半球一塊相對適宜居住的區域內仍然有多樣的物種在繁衍生息。
發現行星
美國航空航天局開普勒探測器於2011年9月15日發現發現,在距地球200光年的地方有顆行星在繞着兩顆恆星運轉。它和《星球大戰》中的虛構星球塔圖因(Tatooine)十分相似,在電影中,塔圖因是天行者的家。天文學家們給它命名為「開普勒-16b」(Kepler-16b)。
行星特徵
Kepler-16(AB)-b[2]與恆星之間的距離為地日距離的四分之三,它的體積與土星較為接近,雖然密度只有土星的50%,表明它富含重元素。位於加州山景城的地外文明搜索學會(SETI)的天體物理學家勞倫斯-道爾(Laurance Doyle)是該項研究負責人,他說:「據我們分析Kepler-16(AB)-b行星並不適宜居住。」
視頻
參考文獻
- ↑ 現實版塔圖因星!NASA發現一顆「雙日行星」 傍晚可看到兩顆落日, 前瞻網, 2020-01-09
- ↑ Kepler-16b:首個觀測到的雙母星行星,煎蛋, 201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