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河浜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河浜遺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大橋鎮雲西村,遺址西距滬杭高速公路100米,西距嘉興城區約11公里,面積約兩萬平米。1996年4月至11月,為配合滬杭高速公路建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南河浜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實際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現崧澤文化時期人工堆築的土台一處,清理墓葬96座,房屋7座和灰坑26個,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類文物700餘件,尤其是在崧澤文化的發現和研究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南河浜遺址的發掘是繼上海青浦崧澤遺址發掘之後,關於崧澤文化最重要的考古工作。

1996年,被提名參選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但最終未能入選。

2006年5月25日,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概述

南河浜遺址位於嘉興城東約11公里,面積2萬多平方米。1996年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1000平方米。共清理良諸文化墓葬4座、崧澤文化墓葬92座、灰坑23座、房屋遺蹟7座、崧澤文化祭台1座。同時出土了大量的陶、玉、石和骨、角、牙器等。本次發掘的重要成果是第一次發現了崧澤文化祭台。該祭台略呈正南北方向,長方形覆斗狀,南邊已遭破壞。祭台經歷了兩次向東和向南擴築,均採用分層貼築的方法,平面的土質、土色呈條狀分布。

1996年4月至11月,為配合滬杭高速公路建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考古隊對南河浜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分東、西兩區進行,實際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現崧澤文化時期人工堆築的土台一處,清理墓葬96座,房屋7座和灰坑26個,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類文物700餘件,尤其是在崧澤文化發現和研究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被評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獎。1這是繼上海青浦崧澤遺址發掘之後關於崧澤文化的又一次最重要的考古工作。遺址包含了從崧澤文化早期到晚期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為認識崧澤文化的發展演變期提供了很好的資料,也為後人研究崧澤文化提供了一把有意義的時間標尺。

發掘範圍分作A、B兩區,在A區布10×10米探方8個,在B區西距A區30米處,布10×10米探方2個,總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在A區共清理良渚文化墓葬4座、崧澤文化墓葬85座、灰坑22座、房屋遺蹟7座以及崧澤文化的祭台1座[2]

價值

南河浜遺址,距離嘉興這個頗有名氣的小城約有10公里,典型的江南原野,田園風光。河流穿過遺址中部,兩岸遺址土地高出周圍水田一米多,這樣的高度正好保證了它的乾燥。河的南面有一個叫做陶墩的地方,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這裡有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及馬橋文化多個時期的文化陶片出土。後來才知道,小小陶墩只是冒出了冰山的一角,很久很久以前,它和南河浜遺址是一個整體,那條河流是不知哪個朝代的人工河。其實發現者有驚喜也有困惑,因為無論在腳下的哪片土地里,他們總能發現地下和地上千絲萬縷的聯繫。生者的尊榮卑賤,並沒有因為死亡而消失,南河浜遺址里的墓葬就有三個等級,除了陪葬品的多少不同外,最下等的人沒有任何陪葬品,連屍骨都不全。也許,他們自己就是陪葬品。

南河浜遺址,主要部分為崧澤文化。崧澤文化找到了一座祭台,許多謎團便解開了。南河浜遺址又像一把通往地下迷宮的鑰匙。這等待人們進行更大規模的考古挖掘。史學界曾把良渚文化中的「祭壇」視為良渚文化進入文明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南河浜遺址為考古學家研究良渚文化提供了寶貴的食物資料。將中國古文明留存下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