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佛殿白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海佛殿白塔 |
中文名稱;北海佛殿白塔 地址;北京市北海 類別;古建築 面積;68 公頃 |
北海佛殿白塔,位於今日北京市西城區故宮西北,原是遼、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宮苑",是中國現存的歷史悠久、規模宏偉、布置精美的古代帝王宮苑。北海,其中水面占一半以上
序言介紹
北海位於今日北京市西城區故宮西北,原是遼、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宮苑",是中國現存的歷史悠久、規模宏偉、布置精美的古代帝王宮苑。北海面積68公頃,其中水面占一半以上。 11世紀中葉,北海是遼都燕京城郊的"瑤嶼行宮"。金代改建成離宮。據《金史》地理記載:"京城北離宮有大寧宮,大定十九年建"。北海從金代建成宮苑算起,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金在北京建"中都",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此大興土木,營建離宮別館、亭台水榭,名為"大寧宮",明昌二年(1191年)更名"萬寧宮"。當時北海宮殿齊全,配上金海(太液池)和瓊華島(白塔山),已經建成為皇家宮苑。據說,瓊華島太湖石是從北宋京城汴梁(今開封)運來的,原是趙宋皇家林園"艮獄"遺物。艮獄太湖石,又是宋徽宗時從平江府(今蘇州)附近太湖中採集而來。公元13世紀,元世祖忽必烈焚毀金中都,宮殿建築改碧華島海子為中心,建成一座封建帝都禁苑。北海中心的山稱"萬壽山"(亦名"萬歲山"),水域稱"太液池",山頂和山腰興建廣寒、仁智等宮殿。明時在太液池北岸修築五龍亭,清順治八年(1651年)又在廣寒殿舊址建造白塔,並將島南部的宮殿改建為"永安寺"。乾隆時除在瓊華島四面建亭榭樓台外,又在北岸修建了先蠶壇、闡福寺、西天梵境、萬佛樓、小西天、澄觀堂、靜心齋等,在東岸修建濠濮間、畫舫齋等,具備了今天北海的規模。北海全園布局以瓊島為中心,南面寺院依山勢排列,直達山麓岸邊的牌坊,一橋橫跨,與團城的承光殿氣勢連貫,遙相呼應。北面山頂至山麓,亭閣樓榭隱現於幽邃的山石之間,穿插交錯,富於變化。山下為傍水環島而建的半圓形遊廊,東接倚晴樓,西連分涼閣,曲折巧妙而饒有意趣。北海的布局雖受江南園林影響,但仍保持北方園林端重的特點。1925年闢為公園。1949年後疏浚湖泊,進行全面修整,並增植了果樹花卉等,這一占地70餘萬平方米的公園,已成為首都重要的遊覽勝地。與園前團城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景觀
北海公園內以永安寺為代表,有許多著名的佛教建築和文物,現擇其要而述之,主要佛教建築和文物以及與之相關文化景觀如下:
(一)"極樂世界"小西天。俗稱"方殿",它是紅柱、黃瓦、綠色剪邊的方形建築,高27米,占地面積1246平方米,內外有84根巨大的紅柱支撐,氣勢宏偉,外觀壯麗,世所罕見,是我國最大的木構方亭,是乾隆皇帝於公元1750年為祝母(即孝聖皇太后)六十大壽所建。1984年重修這座木構建築,用了90萬塊木料。殿中多佛像。上有蓮台,周塑祥雲,遠看猶如神遊雲端。小西天北面原系"禪福寺"現為經濟植物園。園內辟有十個展覽室,展出圖片、實物、標本等,室外種有經濟植物,包括園林常見植物、芳香植物和果樹等。1980年園內新建成一個熱帶植物溫室。
(二)萬佛樓。經濟植物園西面是萬佛樓,坊題"妙境莊嚴"四字,是清乾隆皇帝慶賀母壽而建築的。這幢樓里,有一萬個大小佛龕,每個佛龕置一個金質無量壽佛。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把一萬個金佛全部劫走。東面禪福寺內大慈真如殿上的大佛身上鑲嵌的無數珠寶,也被侵略軍洗劫一空。
(三)碧華島。一名"瓊島",又叫"蓬萊山",系仿傳說中的"仙山瓊閣"建造。位於北海太液池南部,金代名"瓊華島",元代為"萬壽山"或"萬歲山"。島面積六萬六千多平方米。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根據喇嘛建議,在金廣寒殿舊址建塔,名曰"白塔"。塔形如負錐,下似覆鍾,頂為灰白,故瓊島又叫"白塔山"。島上建築精美,高低錯落有致,依山勢分布,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南面以永安寺為主體,有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及配殿廊廡、鐘鼓樓等,黃瓦紅牆,色彩絢麗。西面為悅心殿、慶霄樓、琳光殿及存放乾隆時摹刻珍品《三希堂法帖》的閱古樓。島東建築不多,但林木成蔭,景色幽靜,別具一格。乾隆書"瓊島看蔭"石碑,立於綠蔭深處,為"燕京八景"之一。北面山麓沿岸一排雙層60間的臨水遊廊像一條彩帶將整個瓊島攔腰束起,迥廊、山峰和白塔倒映水中,景色如畫。東南面有石橋和岸邊相連,與秀美的景山、故宮交相輝映,黛色嵐光,構成一幅壯麗的畫卷。島上有許多奇石,刻成峭岩仙洞,各有特色。山巔有古殿,相傳是遼太后梳妝檯,山腰有石洞,拾級而上,正中有正覺殿、普安殿。白塔就在殿後,殿前有善因殿,用琉璃磚砌成小佛樓,百尊琉璃佛像分置樓四周,殿正中供奉千手觀音,一稱"鎮海佛"。塔前引勝亭內立一石碑,上刻《白塔山總記》。白塔位於瓊華島之巔,是北海公園最突出的建築。康熙十八年(1679年)、雍正九年(1731年)因地震塌毀,先後重建。1964年和1977年兩次修繕。白塔為喇嘛搭,高35.9米,下為高大的磚石台基,塔座為折角式須彌座,上有三層圓台(金剛圈),其上承托覆缽式培身。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門內刻有藏文咒語,塔身上部為細長的十三天,上為兩層銅質傘蓋,邊緣懸銅鐘14個。最上為鎏金火焰寶珠塔剎。全塔共有透風洞眼306個,塔內貯藏佛教器材。塔中央有主心木,套有鐵圈,接出環形分布的六道扁鐵,端部鐵環突出於十三天外皮,承接六根o.5米見方的鍛鐵挺鈎,極為牢固。1976年唐山地震時,白塔受損嚴重,在搭剎內曾發現部分文物,為研究白塔的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現已重修一新。島上閱古樓內,藏有一千五百多年以來中國箸名書法家134人的34o件作品,刻石495方,是乾隆年間摹刻珍品,匯集了我國書法墨跡精華,是珍貴的歷史文物。[1]
(四)永安寺。最早是喇嘛諾不汗駐錫所在。寺為清順治八年(1651年)所建,先叫白塔寺,後改今名。入寺門為法輪殿,殿五楹。殿後有坊有亭。亭子正對着正覺殿,再後為普安殿。殿後踏着石台階上去就是善因殿,內供銅佛像。善因殿四邊牆壁上鑲嵌着445尊琉璃佛像。該殿後面就是白塔。
(五)天王殿。在北海西岸。殿前有琉璃牌坊,北面有門額曰"天梵境",今叫"天王門"。天王殿東西有石幢,東刻《金剛經》,西刻《藥師經》,主殿為大如真慈殿。從殿後拾級而上,是十佛塔,塔後系琉璃閣,兩層,四面迥廊67楹,四隅各有樓。天王殿十佛塔的西面有北海體育揚,為1949年以後所建。天王殿今改為北京少年科學技術館。
(六)九龍壁。建於公元1756年,位於北海體育揚南面。九龍壁用424塊七色琉璃磚砌成,高6.9米,長25.52米,厚1.42米。底座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綠琉璃瓦須彌座,壁頂為琉璃廡殿頂。壁的兩面各有九條蟠龍,戲珠於洶湧的波濤和遍布祥雲的天空之間。壁的正脊、垂脊、筒瓦、隴垂等處也都有龍形;大小總共有635條之多。 北海彩色琉璃磚影壁之所以浮雕九條龍,緣起於明神宗(萬曆)的生母李艷妃篤信喇嘛教,她在宮內建寶華閣、英華殿、寶華殿梵宗樓,供奉黃教佛像,又在北海建立了"大西天經廠",譯經、印經。為預防經廠失火,"鎮"住"火神",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經廠門前便築起這座雕有9條五色蟠龍和海水的影壁。它是中國琉璃工藝建築中的珍貴作品。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北京妙應寺白塔和北海公園白塔相比,誰更古老? , 網站名稱 201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