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亦稱「逸夫科學館」)創建於1990年。總建築面積3160平方米,是一座現代化建築。博物館分為中藥標本和中國醫學史兩部分,共約1500平方米。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1500平方米的中藥標本展廳里匯聚着中藥的精華,從藥用植物的標本到中藥飲片,從藥材實物到丸散成藥,讓參觀者目不暇接。漫步在中國醫藥史的展廳里,會感悟到它的恢弘和深邃。也許漢代畫像石上扁鵲行醫圖帶有傳說的色彩,而歷代名醫塑像則切切實實象徵了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

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1500平方米的中藥標本展廳里匯聚着中藥的精華,從藥用植物的標本到中藥飲片,從藥材實物到丸散成藥,讓參觀者目不暇接。漫步在中國醫藥史的展廳里,會感悟到它的恢弘和深邃。也許漢代畫像石上扁鵲行醫圖帶有傳說的色彩,而歷代名醫塑像則切切實實象徵了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至於那些沙盤模型、仿宋針灸銅人、中醫白銅外科用具、少數民族醫藥器具。還有明朝出版的醫藥書籍,就實實在在證明了中醫中藥對這個民族的生息和崛起具有怎樣重大的意義。 站在寬敞的博物館大廳,會不知不覺融入那幅巨大的《燕山秋色圖》國畫中,去諦聽夏商周神草療醫時是如何診脈,去拜訪在碩果纍纍的杏林中小憩的董奉,去感受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的執着和艱辛,去把握《本草綱目》[1]科學定義以外的厚重思想。當走出館藏珍品的海洋時,你也許已經知道,這裡已經藉助網絡技術構建了一個全新的中醫藥博物館,無論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移動鼠標和敲擊鍵盤就會得到博物館收藏、展示和教育功能的數據,從而讓更多的人在觀賞和研究我國古代中醫藥文化遺存的同時而獲得助益。博物館人已將中醫藥科學融會在二十一世紀那種全新的陽光里,讓燦爛走遍世界。

建築布局

中國醫學史展廳

展陳面積800平方米。展示內容以歷代醫藥學文物為主,採用文字、圖畫、圖表、模型等手段,再現中醫藥學的發展歷程。展覽分為醫藥學的起源、早期的醫藥衛生、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等10個部分。已展出醫藥文物、塑像、模型、繪畫、拓片[2]、照片、醫藥用具、古醫書等1000餘件(種)。共收藏曆代醫史文物930餘件、古代線裝醫籍200餘種、中醫書刊6000餘冊。其中有扁鵲行醫圖(漢代畫像石)、歷代名醫塑像、沙盤模型、仿清光緒針灸銅人、中醫白銅外科用具、少數民族醫藥用具、明版醫藥書籍等。該展廳以教學為主要目的,每年定期安排中醫藥專業學生在展廳內上課,由博物館選派教師現場進行講解。並備有「中國醫學史」中、英文版影片、錄像帶、幻燈片及多種文版中醫參考書籍,供觀眾和來訪者選用。

中藥展廳

前身為「中藥標本室」,主要為該校教學服務。展陳面積1500平方米,分為中藥綜合展廳、藥用植物標本室、中藥材標本室、中藥飲片與成藥陳列室、藥用動物展覽櫥窗5個部分。陳列常用中藥600餘種,收藏藥用植物3000餘種(1.2萬餘份)、中藥材標本2500種,各類中藥飲片2000餘種。中成藥千餘種、藥用動物剝製與浸制標本近200種及數百幅藥用植物彩色照片。

館藏文物

麝香傳奇

麝香其實是鹿科雄性動物囊袋中的乾燥分泌物來到一展櫃前,發現聞名已久的麝香的實物,看上去卻仿佛街邊售賣的柿子餅,並不起眼。「這就是麝香,它是鹿科動物成熟雄性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是非常珍貴的中藥材,具有開竅、辟穢、通絡、散瘀的作用。」據盧老師講述,麝香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對唐姓父子,居住在深山裡,以打獵為生。一天,父子倆在深山老林射獵,兒子為追捕一隻野雉,不慎掉下山澗。唐老漢飛奔至山澗,見兒子倒在地上不能動彈。山澗微風陣陣,飄來縷縷奇香,沁人心脾。老漢欲背起兒子,卻見兒子正貪婪地吸着這奇特的香氣,傷痛好像正被逐漸趨散。唐老漢順着香氣尋覓,見不遠處有一塊不毛之地,香氣正是從這裡發出來的。老人扒開泥土發現一個雞蛋大小,長着細毛的香囊。唐老漢小心翼翼地將其取出,裝入兒子的衣袋帶回家中。不久兒子的傷不治而愈。後來,每遇到窮人跌打損傷,唐老漢就用麝香為其治療。其實老漢得到的香囊,是一種叫麝的動物,雄性腹部裝着分泌物的囊袋。以後,人們便把這種香袋叫做「麝香」。

神藥靈芝

靈芝其實是一種真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展廳里的珍貴中藥材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天山雪蓮」、「千年野山參」、「靈芝草」等等常在武俠小說里出現的靈奇藥名,如今得見實物,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其中,最讓人流連忘返的是展櫃裡形形色色的靈芝。既有大如臉盆的苦白蹄、樹舌,也有宛若層層彩雲的雲芝、嬌小可愛的桑黃和身披紫衣的紫芝,個個都是珍貴稀有的中藥材品種,和麝香一樣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它不同於一般藥物對某種疾病而起治療作用,亦不同於一般營養保健食品只對某一方面營養素的不足進行補充和強化,而是在整體上雙向調節人體機能平衡,調動機體內部活力,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機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內臟或器官機能正常化,對於抗癌也有所幫助。但野生靈芝現在非常稀少,而人工培育的醫療效用非常有限。 其實,靈芝在中國向來被視為「神藥」。在許多神話故事中,靈芝常常扮演「起死回生」的角色,婦孺皆知的《白蛇傳》里便有白娘子歷經千辛萬苦盜取靈芝救活許仙的故事。

止血神藥三七

生長三至七年方能有效的「三七」草藥在靈芝旁邊的展櫃還展出了一種名為「三七」的藥物。據盧老師介紹,着名的雲南白藥的主要成分便是三七。三七看上去和廚房裡用的生薑差不多,坑坑窪窪,比不得靈芝那樣光鮮神秘,但是它對於止血療傷卻格外有效。關於這不起眼的「三七」,其名字也頗有來歷。

視頻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相關視頻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