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九州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九州市

圖片來自journey

北九州市(きたきゅうしゅうし)是日本福岡縣北部的一個政令指定都市,位於九州島最北端,隔關門海峽本州相望。北九州是北九州工業地帶的中心都市,在1963年由門司市小倉市戶畑市八幡市若松市合併誕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外的首個政令指定都市,也是首個非都道府縣廳所在地的政令指定都市,現在北九州市仍是西日本非都道府縣廳所在地城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歷史

古代史

在北九州市發現了彌生時代的重留遺跡和古墳時代的曽根平野古墳群、小田山古墳群等遺跡,顯示北九州市很早就已經有人類活動。進入奈良時代實施律令制之後,現在的門司區、小倉北區、小倉南區全境和八幡東區的東部屬於豐前國企救郡),八幡東區的西部和八幡西區、若松區、戶畑區全境屬於筑前國遠賀郡鞍手郡),兩者分屬不同的令制國。646年時(大化2年),政府在現在的和布刈神社附近設立門司關,是現在門司區地名的由來。1185年(元曆2年/壽永4年),源平合戰的最後一役壇之浦之戰就發生在北九州市和下關市之間的關門海峽[1]

1403年(應永10年),大內盛見被任命為豐前守護。自此至16世紀中期,北九州一帶被劃入大內氏的勢力範圍。1551年(天文20年),大內氏遭到家臣陶晴賢謀反,實權被陶晴賢所奪。此後大友義鎮趁機攻入曾是大內氏領地的豐前和筑前地區,成為九州最大的勢力[2]。1587年(天正15年),豐臣秀吉在平定九州之後將小倉六萬石封給毛利勝信[3]關原之戰之後,細川忠興成為新的北九州一帶的統治者。他在1602年(慶長7年)修築小倉城,開啟了小倉城下町的歷史。1632年(寛永9年),小倉藩第二代藩主細川忠利被轉封到熊本小笠原忠真成為新的小倉藩主,此後直到幕末為止,小笠原氏都是北九州地區的統治者。

明治維新到五市合併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在1871年實施廢藩置縣,北九州地區被劃入小倉縣。不過僅在5年之後小倉縣的大部分地區就被併入福岡縣,此後北九州一帶一直屬於福岡縣。地處交通和軍事要地的北九州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1889年門司港被指定為特定輸出港和1891年門司車站(現門司港車站)至高瀨車站(現玉名車站)之間的鐵路開通意味著北九州成為九州的玄關口。1898年日本皇軍第12師團總部設在小倉和1901年八幡製鐵所開業<則象徵北九州開始成為「軍都」和「重工業都市」。西日本最大的要塞下關要塞的部分區域位於北九州市沿海地區,小倉城和現在若松區的沿海地區曾長期禁止普通民眾進入,可見北九州的軍事地位[4]。1899年,門司市成為北九州地區最早設的城市。翌年小倉也順利設市[5]。進入大正時代之後,若松、八幡、戶畑亦相繼設市。

自明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期是北九州地區人口快速增加和工業化的時代。在明治末期到大正時期,貿易據點的門司和煉鋼廠所在的八幡是北九州五市中發展最快的地區。自明治後期至大正初期,八幡是日本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1891年時,尚未興建煉鋼廠的八幡僅有人口2118人,但在1919年時已增加到84682人。八幡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人口增加了約40倍,成長為當時九州的第二大城市[6]。門司在1868年時人口僅有2719人。但到昭和初期,門司已開通了前往中國大連天津等地的航路[7],是連接日本本土和朝鮮半島及中國的結點,一躍成為西日本的貿易和金融中心。1942年時,門司已成為面積66.7平方公里,人口約有15.2萬人的重要城市。戶畑在明治中期時只是一個人口約3000人的漁村,但隨著鄰近的八幡地區的工業發展,戶畑的人口也快速增加。特別是1914年旭硝子和1921年八幡製鐵所在戶畑設廠使得戶畑也發展成為工業城市。

1922年時,戶畑的人口已增加到35138人。若松在北九州的工業格局中則扮演了煤炭輸出港的角色。1889年時若松僅有人口2764人,但隨著港口的發展和鐵路的開通,若松同樣迎來了人口的急劇增加。1908年時,若松已有人口24742人。相對於其他四市,城下町小倉雖然發展速度相對較慢,但同樣得到了鄰近地區飛速發展的波及效果。特別是在進入20世紀之後,隨著第12師團的進駐,小倉的人口也開始急速增加。成立於1933年的小倉陸軍造兵廠是當時日本最大的兵工廠之一,也是氣球炸彈的主要產地。

1942年,連接門司和下關的關門隧道開通,是世界首條海底隧道,顯示北九州地區在二戰爆發之後仍取得發展[8]。然而北九州地區重要的軍事和工業地位亦使其成為美軍空襲的目標。北九州市在二戰期間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空襲。1944年6月16日的空襲是美軍首次使用B-29超級堡壘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範圍覆蓋整個北九州地區,322人在空襲中遇難。1945年6月29日的空襲則以門司市為主要目標,55人遇難,3616戶住宅被燒毀。

1945年8月8日的空襲以八幡、若松、戶畑三地為目標。1945年8月9日,美軍原本計劃在小倉投下原子彈,但由於當天小倉天氣陰天加上前一天八幡地區空襲之後的煙霧尚未散去,小倉上空視界不良,因此原子彈投彈地點改為長崎,小倉幸運的逃過一劫。

由於北九州地區五市之間關係密切,因此自20世紀初期開始就有合併構想。1903年時,已有門司、小倉合併的構想和若松、戶畑合併的構想。1922年時,福岡縣議會提議北九州地區一體化。1928年,曾有合併若松、戶畑兩市的構想,但因新市政府的所在地而最終擱淺。1934年,曾有若松、小倉、戶畑三市合併的運動,但因戶畑的消極態度而不了了之。1943年和1947年亦曾有兩次合併運動,但均因門司的反對而未能實現。直到1960年,因北九州工業地帶經濟蕭條,合併主張再次升溫。1963年2月10日,五市正式合併,北九州市誕生,並在同年4月1日成為政令指定都市。而在討論合併後新市名時,曾進行了票選,原本票選第一名是「西京市」,第二名才是「北九州市」。但因為有人提出必須只有歷史天皇曾經居住過的城市才可以使用「」的名稱,因此最後選擇了第二名的「北九州市」。

北九州市的誕生

在實現合併之後,1970年代的北九州市迎來了眾多重大建設。1973年關門橋的開通使得關門海峽兩岸的交通更加便捷,翌年山陽新幹線的通車使得北九州前往大阪市東京的陸上交通大幅改善[9]。1972年新市政府大樓的竣工和1974行政區劃的調整象徵北九州市的市政也在1970年代中期實現了整合[10]。在經濟高速成長時期,北九州雖然迅速工業化,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11]洞海灣有「死海」之稱[12]。1970年代之後,在民眾和政府的努力下,北九州的自然環境有了大幅改善。然而另一方面,由於重工業在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下降,以重工業為主的北九州市也面臨嚴重的產業轉型和人口外流的問題。北九州市的人口自1979年開始就不斷減少,企業的人力需求也低於日本平均水準。1988年,北九州市在合併25週年之際提出了北九州市文藝復興構想,將都市發展方針由原本的均衡發展(多核都市論)改為以小倉都心和黑崎站副都心為中心的集中型都市,若松、戶畑、折尾等地則改為地域中心核,施政方針大幅轉換。現在北九州市以科技、環保、旅遊等產業為發展重點[13],並在2011年被選入綠色亞洲國際戰略綜合特區,試圖提升都市競爭力。

觀光

北九州市是一座重工業都市,在過去觀光產業並不發達。但自北九州文藝復興構想提出以來,北九州市已將觀光產業作為重點產業發展,並且積極利用近現代的產業遺產,將其改造為觀光資源。2018年,有2319.4萬人觀光客造訪北九州,比2017年減少了8.4%。但北九州市的觀光產業也面臨諸多嚴峻課題,如熱門景點之一的宇宙世界在2017年宣告關閉。小倉城和小倉城庭園是北九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古蹟之一。現在的小倉城天守重建於1959年,是小倉的地標之一。小倉城附近的RiverWalk北九州則是北九州規模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並集合了北九州藝術劇場和北九州市立美術館分館,是小倉地區最大的商業和觀光設施之一。同樣鄰近小倉城的旦過市場的歷史開始於大正時代,代表了北九州商業和飲食文化的傳統一面,有「北九州的廚房」之稱[14]

北九州的主要博物館有展示有關北九州自然史和人文史的北九州市立生命之旅博物館北九州市立いのちのたび博物館[15]、收藏展示眾多蒸汽機車九州鐵道紀念館[16]、以教堂為設計概念的北九州市立美術館[17]。地處九州玄關的門司港保留有眾多明治至昭和前期的西洋式建築。當地政府自1988年開始耗資300億日元對門司的西洋建築進行整修,並將這一地區統一規劃為門司港懷舊,吸引了眾多遊客。北九州多山的地形使得市內有眾多眺望勝地,其中自皿倉山看到的夜景有「百億美元的夜景」之稱,被選入新日本三大夜景。

參考文獻

  1. 壇ノ浦の合戦. 下関市公式観光サイト.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5) (日語). 
  2. 大友宗麟. 臼杵市.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9) (日語). 
  3. 毛利勝永と毛利勝信【大阪の陣で義を果たした名将】. 戦国武将1000記事 .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9) (日語). 
  4. 下関要塞地区域標 (PDF). 福岡県. [2020-08-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25) (日語). 
  5. 小倉市制施行からの歴史. 北九州市.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9) (日語). 
  6. 下関市・北九州市における斜面地居住の形成と展開 (PDF). 北九州市立大学. [2020-08-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25) (日語). 
  7. 昭和時代(2)戦後 (PDF). 北九州市.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4-04) (日語). 
  8. 世界初の海底トンネル「関門鉄道トンネル」 (PDF). 建設コンサルタンツ協会.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09) (日語). 
  9. 第2章 山陽新幹線の歴史 (PDF). 一橋大学鉄道研究会.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12) (日語). 
  10. 市の歴史1970年~1979年. 北九州市.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9) (日語). 
  11. 産業の隆興と公害の発生. 北九州市.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5) (日語). 
  12. ばい煙の空、死の海から奇跡の復活. 北九州市.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日語). 
  13. 産業都市「北九州」再生の軌跡 (PDF). 北九州市立大学. [2020-08-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25) (日語). 
  14. 旦過市場の生い立ち. 旦過市場.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日語). 
  15. 展示案内. 北九州市立いのちのたび博物館.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5) (日語). 
  16. 鉄道記念館とは. 九州鉄道記念館. [2020-08-29] (日語). 
  17. 美術館について. 北九州市立美術館.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5)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