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初雪型護衛艦

初雪型護衛艦日本的護衛艦,裝備與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這是其裝備的第三代通用驅逐艦,同它的前一級別秋月型驅逐艦一樣,改型艦艇主要任務是反潛作戰。該級別共建造12艘[1],均在1982年至1987年之間完工。

目錄

設計原因

在1977財年的第4次國防建設計劃(4次防)中,由於前期服役的春風級(30/31DDA),綾波級(30〜33DDK)和村雨級(28DD)護衛艦接近退役年限,海上自衛隊迫切需要一款能大量生產頂替以上艦隻並能滿足未來需要的新型通用驅逐艦。

4次防之前建立的八艦六機體制中存在多功能驅逐艦(DDA)與反潛驅逐艦(DDK)兩型驅逐艦並存的局面。而在4次防計劃中,希望將艦隊規模提升為八艦八機體制(既八八艦隊),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多功能驅逐艦和反潛驅逐艦的功能進行整合的需求。

在4次防之前,海自提出過對於建造3600噸級搭載戰術情報處理系統和艦對艦導彈的多功能驅逐艦(DDA),以及2500噸級搭載燃氣輪機,戰術情報處理系統和短程防空導彈的反潛驅逐艦(DDK)規劃。前者因為石油危機而被取消,後者發展自山雲級護衛艦後期型號。4次防中這些設想中的裝備被整合至新的八八艦隊中[2]

設計與開發

本級艦艇是日本海上自衛隊一款通用驅逐艦。

艦體

按照慣例,該艦本該沿襲山雲級驅逐艦船體,在艦艏安裝一個主錨,但由於船首安裝有大型聲納設備不得不作出改變。另一方面,由於新型聲納的需要,兩個主錨採用傳統的設計,安排在船首的兩側對稱布置。也是出於該原因,自山雲級開始配備的專用艦員房間布置,也不得不做出修改。

船身採用長艏樓設計,並對直升機甲板與火炮的布置進行調整,以降低船體的重心,因此後甲板的設計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水線以下部分則採用天津風號驅逐艦類似的設計。隨着針對大規模核潛艇作戰的需要,為了減低船體噪音,從三號艦開始對船體進行調整並安裝了大傾角螺旋槳,1,2號艦也在後期換裝了同類裝備。另外艦上為了配合艦載直升機的使用在船身安裝了減搖鰭。以及新的海上補給系統等許多新型裝備。

為了減輕船體的整體重量,艦橋,桅杆,機庫,煙囪等上層建築大量使用了鋁合金材料。但是鋁合金材料熱導率太高,並不合適用於建造軍艦。相關情況在1975年的美國海軍貝爾納普號巡洋艦碰撞事故,以及1982年的馬島戰爭中的均得到體現。因此從8號艦開始停止使用鋁合金材料建造軍艦,船體全部使用鋼材建造。由此帶來船體重心的變化,並使得排水量增加了約100噸。

視頻

初雪型護衛艦 相關視頻

軍武次位面:「初雪」號導彈護衛艦,海自通用護衛艦的設計標杆!
實拍維斯比隱形級護衛艦海上狂飆 帥到沒朋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