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蒙古遺傳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內蒙古遺傳學會內蒙古自治區遺傳學會由老一輩遺傳學家內蒙古大學扈廷茂教授等發起成立於1978年,是由內蒙古自治區遺傳學科技工作者自願組成的科技類的學術性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法人[1]

本會宗旨

本會的宗旨是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充分發揚民主,開展學術上的自由討論;團結廣大遺傳學工作者,為繁榮和發展遺傳科學事業,促進遺傳學工作出成果、出人才,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為建設靚麗內蒙古作貢獻。因此本會的職責主要包括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組織重點學術課題的探討;對重要的科學技術政策和有關本學科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積極發揮諮詢作用和參謀作用。

主要工作

積極發現優秀科技人才,及時向有關部門推薦;編輯出版學術書刊、科普讀物和科技資料;普及遺傳學科技知識,積極開展技術交流活動,傳播先進生產技術和經驗。積極開展青少年遺傳學科普教育,努力培養遺傳學的生力軍和後備隊;開展遺傳學繼續教育,舉辦各種講座、學習班、進修班等,努力提高科技人員的學術水平;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加強同國外的遺傳學會和遺傳學工作者友好交往;向黨和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呼聲,發揮黨和政府的助手和橋樑紐帶作用。經過多年的發展,學會現有會員240餘人,擁有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呼市第一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等多個會員單位。學會現有農業、牧業、醫學等方面專業技術人員多人,其中60餘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工作成效

學會會員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目前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內蒙古自治區遺傳學會多次組織學會專家、教授及會員深入基層,開展科技培訓、科技講座、實地指導、科普宣傳等工作。學會多次舉辦高質量的區內外學術會議。學會目前掛靠於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學院將在科技培訓、技術指導、科學決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學會擁有農業、牧業、醫學等方面的專家教授30多人,而且大部分人員正在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

內蒙古自治區遺傳學會章程(節選)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會中文名稱為內蒙古自治區遺傳學會,英文譯名為:The Genetics Society of Inner Mongolia。

第二條 本會是由從事遺傳學教學和科研的遺傳學工作者自願組成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2]的自治區級、公益性、學術性社會團體,是非營利的社會組織。

第三條 本會的宗旨是:聯繫和團結全體會員和廣大遺傳學工作者,以國家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遺傳學的繁榮和發展,促進遺傳學的普及和遺傳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及人才的培養和提高,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為加速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貢獻。本會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堅持民主辦會原則,充分發揚學術民主,開展學術上的自由討論;提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尚,積極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

第四條 內蒙古自治區遺傳學會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道德風尚。

第五條 本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本會的住所:呼和浩特市

第二章 業務範圍

第六條 本會的業務範圍

(一)組織和支持會員開展區內外遺傳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本學科發展,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建設服務:

(二)編輯出版遺傳學科技書刊;

(三)宣傳普及遺傳學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

(四)組織開展對自治區科技發展戰略、政策和經濟建設中涉及遺傳學科及相關學科範圍內的重大問題進行研討並提出政策建議;

(五)組織與本學科相關的科技諮詢和技術服務工作,接受委託進行與本學科相關的科技項目論證、科技成果評價、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受政府委託承辦或根據學科發展需要舉辦展覽;

(六)開展對會員和遺傳學科技工作者涉及學科及相關學科範圍內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

(七)舉辦為會員服務的事業和活動;

(七)反映會員的意見和建議,維護遺傳學科技工作者的權益;

(八)發現舉薦優秀遺傳學人才。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表彰優秀遺傳學工作者,評選優秀遺傳學論着、圖集。

(九)與本會業務有關的其他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