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余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余庆)
前往: 導覽搜尋

余東鎮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古稱「鳳城」。余東鎮中心位置在北緯32°0′54.49″、東經121°21′18.16″,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的東北部,距海門市區30公里。是海門市重點工業園區之一。

歷史沿革

余東,古稱餘慶,又名鳳城。始於唐代,興於北宋,盛於明清,基於煮海為鹽而逐步發展形成。歷經鹽亭(唐開元)—兵防要塞餘慶寨(唐乾符)—餘慶鹽場(北宋)—余東鹽場(元)—余東城(明)—余東鎮(清以後)的發展過程。

唐以前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余東開始露出水面,後逐漸積成一條狹長的水脊,人稱「牛角梢」。

唐代

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尉遲恭之後裔尉遲寶慶因受薛剛反唐之牽連避難於此地,圍墾築寨,取其姓名首尾二字為餘慶,餘慶由此得名。此後逐漸有移民定居,加上官府流放大量犯人到此墾殖,逐步形成沿海一村落。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始建鹽亭。大曆中黜陟使李承實巡查此地,在此圍墾築堤設灶煮,余東由此又有其乳名「李灶」。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余東建制餘慶寨,與狼山、石港、蔡港、西寨同為通州兵防五要塞[1]

宋代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余東鹽業興旺,蘇、皖、浙、晉等各地商賈相繼來此開店經營,絡繹成市,建餘慶場。

元代

元代(公元1271—1368年)由於江海潮起潮落,大片陸地相連出現,餘慶因位於余中沙之東,更名為余東,此名一直沿用至今。當時兩淮計有29個鹽場,余東場為其一。

明代

余東因其地域濱江臨海,歷為兵防要塞,明洪武年間(公元1371年),信國公湯和奉命在此建城,大興土木。整個余東城河環繞,以河為界,城內城外各建十廟,無城牆但有四個城樓(東城門魁星樓,又名鎮海樓,南城門三義樓,西城門火神樓,北城門真武樓),五處牌坊,堂、會、院等一應俱全。余東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已由一個自然集鎮發展成為官方建制鎮。因余東城總體格局形似鳳凰,故余東又名鳳城。

清代

清代,為兩淮鹽業鼎盛時期,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兩淮共有23個鹽場,余東場為其一。

據記載,余東城曾有108座大門堂,其中10多座懸掛有皇帝御賜的各種匾額(文革期間均遭破壞)。

清末民初,由于海岸東移,鹽業淡出,許多餘東人撤灶務農。但至解放前,余東一直作為通東地區(南通市東部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張謇在余東鹽河橋東建辦了通東惟一的高等小學南通縣立第九高等小學。

民國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通東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在余東小學成立[2]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余東勝利解放,成為海門地區唯一通過武裝鬥爭取得解放的鄉鎮。

解放後至今

余東解放後,原富餘區人民政府改為富餘區公所,1952年富餘區更名為余東區,1957年全縣撤區並鄉建余東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10月1日成立余東人民公社(設管委會),1963年2月另建余東鎮人民委員會(兩套班子兩處辦公),3年後撤鎮恢復人民公社,1967年初公社機構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衝擊而癱瘓,1968年4月由人武部建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10月撤消革委會重建管委會,1983年10月公社改鄉,1986年10月撤鄉建鎮並一直沿襲至2012年12月。

2012年12月,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海門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決定原余東鎮和原樹勛鎮合併成為新的余東鎮。原樹勛鎮由抗日烈士范樹芳和丁洪勛的名字命名。

行政區劃

2015年,余東鎮下轄17個行政村、2個社區,具體為:啟鳳街社區、勛興路社區、長圩村、宛平村、莊烈村、余南村、木樁港村、殷忠村、新宇村、和平村、八一村、旭宏村、鳳凰村、新北村、新河村、新富村、啟勇村、富民村。鎮政府駐人民南路165號。

視頻

余東鎮 相關視頻

【快閃】10海門市余東鎮《我和我的祖國》
家鄉視頻余東鎮

參考文獻

  1. 千年鳳城 古風徐來,搜狐博客,2008-03-04
  2. 「遇見小紅」之遇見余東,搜狐,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