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尼日爾關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錦濤會見尼日爾總統伊素福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國-尼日爾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尼日爾、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尼日爾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1960年8月2日向時任尼日爾總理的哈馬尼·迪奧里發電報,祝賀尼日爾取得獨立;但是,迪奧里領導下的尼日爾在1963年與中華民國政府建交,又在聯合國大會討論中國代表權問題時反對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席位。其後,賽義尼·孔切掌政的尼日爾政府在1974年7月派員出訪中國,同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建交公報中,尼日爾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合法政府,亦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建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尼日爾援建了一座攔水壩船閘。

1992年6月,尼日爾過渡政府無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異議,與中華民國重新建交;同年7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抗議尼日爾違反在建交公報中的承諾,與尼日爾斷交。兩國斷交後,中國仍有民營企業繼續在尼日爾經商。1996年易卜拉欣·巴雷·麥納薩拉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執政,重視對華關係,中尼復交[1]

經貿關係

2012年,中國出口到尼日爾的貨品總額約為34215萬美元,尼日爾則出口約9813萬美元到中國;中國出口機器、化學品、測量儀器等貨品到尼日爾,尼日爾出口到中國的貨品則包括化學品、礦產品等。截至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尼日爾的最大進口來源地、第四大的出口目的地。

根據中國駐尼日爾大使館經商參贊處的說法,由於尼日爾的出口商品欠多元化,不能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尼日爾一度錄得零出口來華,造成順差;因此,中國在2004年承諾不向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徵收關稅,希望能令尼日爾出口貨品到中國。

文化關係

除了經貿合作外,中國和尼日爾亦有簽訂文教合作協議。在2008年,尼日爾有22.3萬人到中國留學,比該年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還要多。2010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正式開始在尼日爾城市阿加德茲、馬拉迪及津德爾播放法語和豪薩語節目。

尼日爾參與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其展館位於非洲聯合館,以「控制城市擴張,推動城市發展」為主題;展館內有尼日爾的文物手工藝品,也介紹了該國的農業和城市化發展。雖然尼日爾在同年發生了軍事政變,造成混亂,但尼日爾展區負責人表示在世博會參展的決心不會動搖。

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曾多次向尼日爾提供援助。自2008年起,中石油在撒哈拉沙漠中興建原油開發基地、輸油管道和煉油廠[2];此後,中國企業協助了尼日爾生產和加工石油,令尼日爾成為石油出口國,同時創造就業機會。2015年2月,時任尼日爾外交、合作及非洲一體化部部長穆罕默德·巴祖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會晤,他感嘆是中國幫助尼日爾成功出產石油,王毅則表示中國願意和非洲國家合作發展。

自從兩國於1974年建交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派遣17隊醫療隊到尼日爾(截至2014年10月下旬)。2015年3月31日,中國駐尼日爾大使館向當地一個慈善基金會捐贈磨麵機,希望能提升尼日爾貧窮人口的生產能力,改善他們的生活;同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向尼日爾提供逾萬台水泵和零配件,冀能令當地的糧食生產更為穩定。

中國曾在尼日爾城市尼亞美援建兩所小學,其後又向這兩所小學送贈教學和體育用品,並為兩所學校增設水井和進行維修工程。

視頻

中國-尼日爾關係 相關視頻

中國石油尼日爾煉廠:當地現代工業文明的起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