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世博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世博會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EXPO 2010),是第41屆世界博覽會。於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在中國上海市舉行。 本次世博會也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

歷程

1999年12月,在國際展覽局第126次全體大會上,中國政府正式宣布申辦2010年世博會。 2000年3月17日,中國政府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會申辦委員會,時任國務委員吳儀擔任主任委員。 2001年5月,中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向國際展覽局遞交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請函。 2002年1月30日,中國政府向國際展覽局遞交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報告。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國際展覽局第132次全體大會並作申辦陳述。 2002年12月3日,經國際展覽局大會投票表決,中國獲得2010年世博會舉辦權。[1]

世界之最

上海世博會已有12項紀錄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

  1. 上海世博會的參展規模,共有190個國家、56個國際組織參展。
  2. 志願者人數最多。園區共79965名,其中國內其他省區市有1266名,境外有204名。共分13批次向遊客提供了129萬班次1000萬小時約4.6億人次的服務。
  3. 正式參展方的自建館,大約有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報名建設,其數量為歷屆之最。
  4. 上海世博會主題館屋面太陽能板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雄偉壯觀,是目前世界最大單體面積太陽能屋面。
  5. 主題館牆面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生態綠牆,該綠牆面積為5000平方米。
  6. 投資為286億元,財政總預算將達到3000億-4000億元。
  7. 世界上保留園區內老建築物最多的世博會園區。約有2萬平方米歷史建築得以保留。世博會博物館與城市足跡館都設在原江南造船廠的老建築內。
  8. 首次同步推出網上世博會。
  9. 世界上單體量最大的公廁。
  10. 世博會園區面積最大:園區在市中心占地5.29平方公里。

目標

1、提高公眾對「城市時代」中各種挑戰的憂患意識,並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 2、促進對城市遺產的保護,使人們更加關注健康的城市發展; 3、推廣可持續的城市發展理念,成功實踐和創新技術,尋求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的城市發 展模式; 4、促進人類社會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2]

主題

主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英文主題:Better City,Better Life.

副主題

  1.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2. 城市經濟的繁榮
  3. 城市科技的創新
  4. 城市社區的重塑
  5.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解析

和諧城市是上海世博會主題的精髓。 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以「和諧城市」的理念來回應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訴求。 「和諧」的理念蘊藏在中國古老文化之中。中華文化推崇人際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禮記》在描繪「大同社會」時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中國的先秦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設想了和諧的社會。同時「和諧」也見諸西方先賢的理想。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系統地提出了和諧說,和諧包含着對立和統一。同一時期的另一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進一步提出「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到的和諧更美好」的主張。而在《理想國》和《法律篇》里,柏拉圖也開始尋求「整個社會將獲得非常和諧的發展,各個階級將獲得自然賦予他們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狀態。 數百年來,人們對「和諧城市」模式的探討,從來沒有停止過。從「烏托邦」到18世紀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園都市」,一系列的理論、主張和模型無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間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質吐納上的平衡與和諧。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環境問題和發展問題的日趨嚴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應運而生。各國城市政府為提出的發展戰略大多圍繞如何重建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最終達到與未來之間的和諧。由此可見,對「和諧生活」和「和諧城市」的追求和實踐貫穿於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並且正越來越彰顯在人們為明天城市所描繪的藍圖之中。 建立「和諧城市」,是從根本上立足於人與自然、人與人、精神與物質和諧,在形式上體現為多文化的和諧共存、城市經濟的和諧發展、科技時代的和諧生活、社區細胞的和諧運作以及城市和鄉村的和諧互動。「和諧城市」的理念將為城市管理和城市規劃提出更新的挑戰,並將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吉祥物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吉祥物,於2007年12月18日20時揭曉。吉祥物由巫永堅設計,命名為「海寶(HAIBAO)」,即取「四海之寶」意,主體為藍色「人」字造型。

上海世博會吉祥物的設計,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演繹的角度出發,創造性地選用了漢字的「人」作為創意點。而吉祥物的藍色則表現了地球、夢想、海洋、未來、科技等元素,符合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吉祥物整體形象結構簡潔、信息單純、便於記憶、宜於傳播。雖然只有一個,但通過動作演繹、服裝變化,可以千變萬化,形態各異,展現多種風采。「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吉祥物的主形態是水,他的顏色是海一樣的藍色,表明了中國融入世界、擁抱世界的嶄新姿態。海寶體現了「人」對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體現了「人」對經濟繁榮、環境可持續發展建設的讚頌;體現了「人」對城市科技創新、對發展的無限可能的期盼;也體現了「人」對城市社區重塑的心愿;他還體現着「人」心中城市與鄉村共同繁榮的願景。海寶是對五彩繽紛生活的嚮往,對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中國上海對來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熱情邀約。 以漢字的「人」作為核心創意,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色,又呼應了上海世博會會徽的設計理念。在國際大型活動吉祥物設計中率先使用文字作為吉祥物設計的創意,是一次創新。 頭髮:像翻卷的海浪,顯得活潑個性,點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區域特徵與生命來源。 臉部:卡通化的簡約表情,友好而充滿自信。 眼睛:大大、圓圓的眼睛,對未來城市充滿着期待。 藍色:充滿包容性、想象力,象徵充滿發展希望和潛力的中國。 身體:圓潤的身體,展示着和諧生活的美好感受,可愛而俏皮。 拳頭:翹起拇指,是對全世界朋友的讚許和歡迎。 大腳:穩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為熱情張開的雙臂的有力支撐,預示中國有能力、有信心辦好世博會。 「人」字互相支撐的結構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創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撐,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這樣的城市才會讓生活更加美好。 「人」字創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會的傳播平台,必將成為中國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符號和文化標誌。[3]

會徽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在2004年11月29日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揭 曉儀式」上公布,會徽圖案以漢字「世」為書法創意原形,並與數字「2010」巧妙組合,相得益彰,表達了中國人民舉辦一屆屬於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覽盛會的強烈願望。

會徽圖案從形象上看猶如一個三人合臂相擁,好似美滿幸福、相攜同樂的家庭,也可抽象為「你、我、他」的廣義人類,對美好和諧的生活追求,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 的理念,突顯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人為本的積極追求。 會徽以綠色為主色調,富有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向上、升騰、明快的動感和意蘊,抒發了中國人民面向未來,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創造激情。

形象大使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有了三位新的形象大使,由他們聯袂演出的一首名為《城市》的歌曲音樂錄影帶在此間首發。 成龍參加了在此間為當年世博搬遷居民的文藝表演,在全世界推廣世博,動員身邊的人參與世博,他和所有市民一樣期待上海世博會的到來。姚明在片中向世界說出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和願望:「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世博,讓上海更精彩;你我,讓世博更成功!」 在成龍、姚明、郎朗之前,張韶涵、BOBO組合、潘瑋柏、英國歌唱家莎拉·布萊曼、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福原愛,以及谷村新司、小筱順子等一批海內外名人受聘擔任上海世博會海外推廣形象大使。 舉辦意義(The significance of Holding Expo)世界博覽會是人類文明的驛站。自1851年倫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開始,世博會正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科技和文化領域的盛會,成為各國人民總結歷史經驗、交流聰明才智、體現合作精神、展望未來發展的重要舞台。 具有悠久東方文明的中國,是一個熱愛國際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國度。中國取得了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權,這是註冊類世界博覽會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行,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體現了世界人民對中國未來發展的矚目和期盼。

評價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一次探討新世紀人類城市生活的偉大盛會 21世紀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時期,預計到2010年,全球總人口將有55%居住於城市。因此,對未來城市生活的憧憬與展望是一項全球性的課題,它與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人民都休戚相關。作為首屆以「城市」為主題的世界博覽會,在上海世博會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將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發展經驗、傳播先進城市理念,從而為新世紀人類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嶄新的模式,為生態和諧社會的締造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生動的例證。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一曲以「創新」和「融合」為主旋律的交響樂 創新是世博會亘古不變的靈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會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為本、科技創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贏、面向未來」——上海世博會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繼續弘揚「創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創作一曲人類新世紀的美妙樂章。 世界各國人民的一次偉大聚會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世界各國人民的一次偉大聚會 一方面,上海世博會將努力吸引200個左右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吸引海內外7000萬人次遊客前來參觀,從而以最為廣泛的參與度載入世博會的史冊。另一方面,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將始終以全球的視野來籌備和舉辦上海世博會,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爭取世界各國政府和各國人民的參與、理解和支持,從而使上海世博會真正成為「世界人民的大團圓」。[4] 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一次精彩對話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一次精彩對話 這一世紀性的宣言將匯集各國人民在世博會上的真知灼見,承載人們對全球未來合作與人類未來發展的深邃思考和廣泛共識。

中國館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以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表現出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中國文化精神與氣質。 展館的展示以「尋覓」為主線,帶領參觀者行走在「東方足跡」、「尋覓之旅」、「低碳行動」三個展區,在「尋覓」中發現並感悟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世博會結束後,更名為中華藝術宮(位於上海地鐵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 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5]

中國元素

1)「中國紅」展民族形象

大紅外觀、斗拱造型——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是五千年中華文明奉獻給159年世博會歷史的「中國紅」,是堅持改革開放的中國呈現給世界的「中國紅」。「我們稱她為『中國紅』。」每次遇到外賓,中國館館長徐滬濱都會自豪地說,「這是從中國古建築營造法則中,特別是故宮的紅色中,採集而來的。

2)極具中國特色的「東方之冠」的外形設計 中國館以「城市發展中的中國智慧」為主題,由於外形酷似一頂古帽,而被命名為「東方之冠」。 3)篆字的二十四節氣印於其上 既突出「冠」的古樸,又可以讓人們饒有興趣地辨識這48個字。 4)屋頂花園:「新九州清晏」初露風采 九州清晏原本是圓明園中的景觀設計,設計人員將其「移植」到國家館周圍,成為國家館的景觀。經過重新設計後,新「九州清宴」——田、澤、漁、脊、林、甸、壑、漠呈半月形圍在「東方之冠」(雍)的周圍,將城市景觀與自然景觀共同融在一起,非常值得游賞。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