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科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6/63/%E4%B8%AD%E5%9B%BD%E6%B0%B4%E4%BA%A7%E7%A7%91%E5%AD%A6.jpeg)
《中國水產科學》是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學會和科學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全國性、綜合性學術期刊。於1994年創刊,月刊,以反映水產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最新成果、最新技術和方法為辦刊方向, 主要刊載水產科學基礎研究、水產生物病害與防治、水產生物營養與飼料、漁業生態和水域環境保護、水產養殖與增殖、水產資源、海淡水捕撈以及水產品保鮮、加工與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及綜述。自創刊以來,先後5次被評為「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連續多年全國科技類期刊綜合排名前十位,並連續4次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自2016年連續3年獲得科協和農學會優秀論文獎。2013年獲得全國「百強期刊」榮譽。《中國水產科學》被國內三大主流期刊評價體系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 核心庫以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核心庫收錄為統計刊源。國際方面被Scopus數據庫等多家權威知名數據庫收錄,在國內外具有較高學術影響力。
目錄
歷史沿革
1994年,《中國水產科學》創刊。
2003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1]。
2014年12月,正式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8年,郵發代號由18-250變更為82-786。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中國水產科學》主要刊載水產科學基礎研究、水產生物病害與防治、水產生物營養與飼料、漁業生態和水域環境保護、水產養殖與增殖[2]、水產資源、海淡水捕撈以及水產品保鮮、加工與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少量刊載綜述和學術動態、書訊等方面內容。
人員編制
據2010第4期《中國水產科學》內容顯示,《中國水產科學》第六屆編輯委員會有委員41人、編輯部有編輯2人。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11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水產科學》共出版文獻3128篇。
據2018年11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水產科學》共載文2724篇,基金論文2264篇。
收錄情況
《中國水產科學》被美國《海洋文摘》、CA化學文摘(美)(2014)、美國《動物學記錄》、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3)、Pж(AJ)文摘雜誌(俄)(2014)、英國《生物文摘》、Scopus數據庫等收錄,是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1999年,雜誌被4家權威機構聯合組成的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中心定為核心數據庫來源期刊,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1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水產科學》總被下載720582次、總被引53167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47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051。
據2018年11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水產科學》被引量為39735、下載量為116165;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顯示,雜誌影響因子為1.20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691名、在水產漁業(24種)中排第2名。
榮譽表彰
1998年,獲得全國優秀水產報刊評選一等獎。
2000年,獲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獎。
2002年,獲全國優秀農業期刊獎。
2003年至2012年,先後五次被評為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2次蟬聯「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
2012年,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中國學科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聯合組成的評價機構評為「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13年8月,入選「百強科技期刊」。
視頻
中國水產科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發行周期月刊和雙月刊差別,搜狐,2018-01-24
- ↑ 2020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水產養殖面積逐年下降 ,搜狐,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