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醫師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醫師分會主辦的「中國醫師協會第四屆變態反應醫師分會年會(CCAA2020)」於2020年12月25-26日以線上直播形式召開。本次會議是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舉行的一次特殊會議。分會以線上辦會的模式,為全國同道提供了更便捷、更安全的交流渠道。

大會特別邀請了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歐洲變態反應學會(EAACI)、美國變態反應學會(AAAAI)等變態反應領域2020年重要國際會議的着名講者,以線上講座的形式和全國同道們分享2020年度本領域最新的學術觀點和熱點話題。同時也邀請了眾多國內的着名專家做為討論嘉賓,對國外講者的講座進行精彩解析和點評。大會還選擇了過敏性疾病[1]領域疑難病與罕見病,從病例分析入手,逐漸解開診斷與治療的謎團,讓參會者在聆聽中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升華思維,最終掌握為我國過敏患者正確診斷和治療的技能。本次CCAA2020線上學術年會共有16萬人次參與,圓滿成功,影響力巨大。

大會開幕

12月26日上午8時大會正式開幕。大會由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分會副會長趙京教授主持,中國醫師協會楊民副會長代表中國醫師協會致辭,向變態反應醫師分會成功舉辦線上年會表示祝賀,並高度肯定和讚揚了分會自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和貢獻。

中國醫師協會楊民副會長

趙京教授

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醫師分會會長尹佳教授,以一段記錄短片開場,回顧了分會從籌備成立,到發展壯大的點點滴滴,展現了歷屆年會的精彩瞬間,既向老一輩專家學者致敬,又對所有與會者的積極參與、鼎力支持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同時,尹佳會長還回顧了這不平凡的2020年,也對本次大會提出了期許,希望大會通過邀請國內外從事變態反應性疾病及臨床免疫疾病相關領域的諸多專家分享他們的經驗和學識,能夠對提高全國過敏性疾病的防治水平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主會場學術內容紀實

主會場第一部分由首都兒科研究所變態反應科趙京教授和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金美玲教授主持。

洪建國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兒內科)

洪教授介紹了吸入糖皮質激素(ICS)長期治療對兒童身高等不同方面的影響數據,從2020年新發表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規範化診治建議(2020年版)入手,分析了目前國內兒童哮喘[2]的診斷、控制治療現狀,影響兒童哮喘發生、發展和發作嚴重程度的相關因素以及哮喘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他強調:對於大多數哮喘兒童的控制治療,低或中劑量ICS即可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並具有良好的安全係數;高劑量ICS僅用於短期間歇治療;長期持續使用中-高劑量ICS可能影響HPA軸及兒童生長速率乃至最終身高;兒童ICS治療應選用個體化劑量(最小有效劑量)、適時降級直至停藥觀察;除考慮每日ICS劑量外,還應關注累積劑量、療程等與ICS使用安全的關聯度。總之,在哮喘治療藥物的選擇方面,沒有安全的藥物,只有安全的醫生。

教授(希臘雅典大學醫學院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醫學院):

介紹了呼吸道微生物失衡對哮喘的影響。教授從人類平均壽命的變遷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及醫療花費開篇,引入過敏性疾病的經典衛生假說、「生物多樣性假說」、「老朋友假說」,之後介紹了兒童上下呼吸道、腸道的微生物群對過敏性疾病的影響與關係。除細菌菌群外,對於病毒組學、真菌組學,目前研究較少,也值得我們去關注。他們的研究還發現特定的微生物組可以作為標誌物和治療靶點,這將為過敏性疾病新治療帶來期待。

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李靖教授、上海新華醫院鮑一笑教授、和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兒科主任孫新教授參與了大會第一部分內容的討論

主會場第二部分內容由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常務副主任王良錄教授和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呼吸科主任蔣萍教授主持。

(現任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主席)

演講的題目是「日本食物過敏的治療「。他在演講中提到日本每3年都會組織1次針對速髮型食物過敏的全國監測調查,並且日本政府規定從2002年起,在食品包裝袋上必須標明數種容易引起食物過敏的成分,包括雞蛋、牛奶、小麥、蕎麥、花生、蝦、蟹,這為食物過敏的患者提供了便利,也降低了他們發生意外過敏的風險。變應原組分檢查有助於提高食物過敏診斷的準確性,避免交叉反應組分的干擾。在日本提倡開展低劑量口服食物激發試驗,有助於將食物過敏的患者進一步劃分為相對較輕和相對較重的亞型。較輕者可耐受低劑量食物,不需要完全忌口,生活質量可以得到顯着提高,這種劃分對於判斷預後也有幫助。低劑量激發試驗不耐受者,可以接受口服食物免疫治療(OIT)。但目前OIT仍然僅限於科研使用,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待改良。

教授(美國西奈山醫學院):

以花生過敏為例,介紹了食物過敏的治療進展。早期的皮下注射食物免疫治療因引起嚴重過敏反應不良事件的機率太高,而被人們放棄。目前有前景的食物過敏治療方案有:①口服免疫治療(OIT):約70%-80%的患者通過OIT可以達到減敏,即他們在數周至數月的治療後,可以比原來耐受更大量的食物變應原。花生過敏口服免疫治療已經在今年通過了美國FDA審批。但是,如果患者終止治療,這種保護作用大多會隨着時間而逐漸消失;並且OIT治療過程中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頻率也會比不治療升高3倍,還有引起嗜酸性粒細胞性食道炎的風險。②舌下含服免疫治療:同OIT相比,其所需維持治療劑量低,副反應更少,且主要僅為口腔瘙癢,但療效比OIT更弱。③貼皮免疫治療:即在塑料斑貼片上儲有一定量的變應原,貼在皮膚上後,食物變應原會逐漸進入皮膚。該療法副作用很少,主要是局部貼片處皮膚瘙癢。其總體療效弱於OIT,同舌下免疫治療接近。目前針對花生的治療處於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兒科邵潔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胡燕教授和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王子熹醫生參與了此部分內容的討論

主會場第三部分學術內容由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支玉香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周維康教授主持。

教授(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

Lisa教授就上皮細胞在特應性皮炎發病中的關鍵作用做了詳盡的闡述。炎症和菌群失調在特應性皮炎中的作用已被廣泛認識,這些特徵可能部分歸因於獲得性或基因所致皮膚屏障的破壞。上皮屏障破壞可加速特應性皮炎的發生,一方面,上皮細胞破壞使環境中的抗原刺激、變應原的暴露誘發異常的尤其是2型免疫反應介導炎症反應。另一方面,上皮細胞的破壞所致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定植使上皮更容易合併病毒感染。Dupilumab單抗的使用有助於修復皮膚屏障,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定植,恢復正常皮膚菌群,但Dupilumab單抗是通過什麼機制影響了菌群,如何修復皮膚屏障,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