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校友合影)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傳媒大學 的圖片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前身是北京廣播學院建校之初的三大系之一——外語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外語系曾先後開辦過23個外國語專業。1999年在外語系基礎上國際傳播學院組建。2008年學校決定在原國際傳播學院的基礎上成立外國語學院,2018學院更名為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學科設置

學院現有4個系部和5個中心:英語系、亞非語系、歐洲語系和大學外語部;中國傳媒大學葡萄牙語中心、西班牙安達盧西亞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國傳媒大學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坦桑尼亞研究中心、金磚國家研究中心等三個教育部國別與區域問題研究中心。

除承擔全校公共外語教學外,外國語言文化學院現有英語翻譯日語[1]尼泊爾語馬來語普什圖語俄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朝鮮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孟加拉語土耳其語斯瓦希里語印地語匈牙利語荷蘭語泰米爾語烏爾都語等21個本科專業,其中19個非通用語專業,部分語種專業全國率先創辦,現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非通用語種群。學院現有1個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日本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點(MTI),下設英語筆譯(影視翻譯、新聞翻譯方向)與日語口譯(日語口譯方向)2個專業;1個跨文化研究國際碩(博)士項目(MA and PhD Programs in Cross-cultural Studi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科研團隊

現有在編教職工11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7人,博士在讀13人,大部分教師有海外學習或進修經歷,部分教師有海外使領館從業和國際事務交往經驗。另有20多位來自外交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外文局等的外聘專家以及外籍專家。院長李佐文教授獲聘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人才培養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為教育部國家外語非通用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孟加拉語、尼泊爾語、泰米爾語、斯瓦希里語4個語種為國家基地語種。學院和中央電視台、中國電影集團(譯製中心)建設雙向人才培養(實驗)基地,與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共建教育部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與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文化和旅遊部文化交流中心共建校外實習基地,另還建有國際化青年培養基地1個,學院還是外交部重點生源院校、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影視譯製與傳播委員會、全國話語語言學研究會秘書處、中華人民共和國馬來語發展機構、中國巴西葡萄牙語水平測試點也設在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學院還發起成立了全國傳媒院校外語聯盟。

視頻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相關視頻

中國傳媒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正片)
中國傳媒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參考文獻

  1. 2021全國日語專業大學排名一覽表,大學生必備網,2021-03-18
  2. 教授級別是如何劃分的,有途網,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