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是由中華醫學會主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出版的國家級專業學術期刊, 為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之一。本刊為我國惟一的顯微外科專業性刊物,是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的學術性期刊。本刊旨在探尋顯微外科學科發展趨勢,主要報道我國顯微外科學及相關學科的成果及進展,交流和推廣顯微外科領域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新材料、新經驗和新信息,全面反映我國顯微外科學科的成就與水平,同時將國外相應領域進展及動態介紹給讀者,為醫療、科研和教學實踐服務,促進和導向我國顯微外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提高臨床救治水平;它使中國的顯微外科學科走向世界,使外國讀者了解中國,促進國內外顯微外科學科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高我國顯微外科在國際上的學術水平,使我國顯微外科專業技術在世界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本刊創辦於1978年8月,其前身為《顯微外科》,1985年改名為《顯微醫學雜誌》,1986年經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協批准,改為現刊名。國內外公開發行,雙月刊。 本刊為臨床醫學雜誌核心期刊,被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並被國內所有檢索系統和數據庫認定為其來源期刊和收錄, 入選WPRIM第三批目錄。本刊被引頻次、引文和影響因子等衡量科技期刊質量的指標一直在全國科技期刊和同類期刊中占據較前的位置。近年來本刊多次獲中國科協、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多項獎項:(1) 廣東省優秀期刊;(2)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學術期刊三等獎;(3) 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三等獎;(4)中華醫學會華瑞杯雜誌總體設計與導向獎、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銀獎;(5)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6) 廣東省科技期刊優秀編輯部和廣東省科技期刊優秀主編;(7)廣東省科技期刊優秀作品獎等。

本刊欄目設置廣泛齊全,版面內容豐富活躍,有臨床和基礎研究、臨床和實驗論著、應用解剖、經驗交流、綜述、講座[1]、專題筆談、討論爭鳴、臨床教程、簡報、病例報告、國內外顯微外科新進展、花絮等。內容新穎,不但能及時報道醫學院校、大醫院顯微外科的新進展,還能面向基層醫院積極介紹開展和普及顯微外科的新情況。能夠充分反映出我國顯微外科現有水平和發展方向。適合從事顯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經外科、關節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頜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婦科、脊柱外科、腔鏡和內鏡的應用等各個手術學科及解剖學科的專業人員投稿和閱讀。

本刊編委會集中了我國顯微外科學科界及相關學科的院士、著名專家及部分國外、港台知名專家,他們的學術造詣深。本刊編委會及編輯部願同國內外廣大作者、讀者一道為將其辦成國際一流醫學期刊而努力。

期刊簡介

辦刊宗旨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旨在探尋顯微外科學科發展趨勢,以顯微外科專業為主要報道內容,交流和推廣顯微外科領域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新材料、新經驗和新信息,為醫療、科研和教學實踐服務,引導和促進我國顯微外科事業的不斷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國顯微外科在國際上的學術水平,使我國顯微外科專業技術在世界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主要欄目

設有:臨床研究、實驗研究、臨床論著、實驗論著、應用解剖、學術交流[2]、綜述、講座、專題筆談、討論爭鳴、臨床教程、簡報、病例報告、國內外顯微外科新進展、花絮等欄目。

獲獎情況

1991、1997、2001年分別榮獲廣東省優秀期刊獎;1992、1997年分別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學術期刊三等獎;1995和2001年獲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三等獎;1992年和1995年分獲中華醫學會華瑞杯雜誌總體設計與導向獎和中華醫學會成立80周年紀念銀獎;2000年獲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銀獎;2001年獲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1999年本刊獲第二屆廣東省科技期刊優秀作品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和多項作品提名獎等。

投稿須知

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凡來稿在接到該刊回執後滿3個月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審閱中。作者若欲投他刊,請先與該刊聯繫,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且一旦發現一稿兩用,該刊將刊登該文系重複發表的聲明,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上通報,並在2年內該刊拒絕該文第一作者的任何來稿。

1.2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該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2個月不返回本編輯部者,視作自動撤稿(除另有說明補充材料的文稿外)。

1.3來稿決定刊用後,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專有使用權授權書,專有使用權即歸中華醫學會所有。除以紙載體形式出版外,中華醫學會有權以光盤、網絡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決定刊用的文稿。

1.4稿件確認刊載後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工本費。版面費和彩圖印製工本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確有困難者可申請減免。稿件刊登後酌致稿酬((已含光盤版、網絡版稿酬),以論著欄目發表者贈當期雜誌2冊,以其他欄目發表者贈當期雜誌1冊。

1.5請註明作者或通信作者的通訊地址及聯絡話(包括手機)、Email,國外作者單位請用原文字書寫。

1.6地址:廣州市中山二路74號中山大學北校區《中華顯微外科雜誌》編輯部(郵政編碼510080),勿寄給個人。

視頻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 相關視頻

顯微外科手術技巧的個人體會
顯微外科生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