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北大學學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北大學學報(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中北大學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自1985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4-1329/C,本刊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中北大學學報》連續3年榮獲「山西省一級期刊」稱號,本學報被中國知網[1]、萬方數據、重慶維普等國內重要檢索數據庫收錄。

自然科學版

期刊簡介

現用刊名:《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曾用名:《太原機械學院學報》、《華北工學院學報》

創刊時間:1979年

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主要欄目

應用基礎、自動化與計算機技術、化工與環境工程、電子與電子信息、材料科學與管理工程。

獲獎情況

1989年獲山西省高校學報一等獎;

1989年獲國家教委科技司全國高校優秀學報二等獎;

1991年獲兵器工業總公司三等獎;

1992年起連年被評為山西省一級期刊;

1995年獲山西省高校學報一等獎;

1995年高校優秀學報三等獎;

199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司全國高校優秀學報二等獎;

1996年獲兵器工業總公司優秀期刊三等獎;

1999年教育部優秀期刊三等獎;

2009年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

2009年獲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二等獎。

收錄情況

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美國《工程索引》(EI)、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科學文摘》(SA)、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等全文收錄。

發展歷史

《中北大學學報》的前身為《太原機械學院學報》。《太原機械學院學報》創刊於 1979年,在第1期學報上,太原機械學院院長厲瑞康寫了一篇題為《祝願與期望》的發刊詞,為學報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文中寫到:「學報的出版,必將有力地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科學研究的開展,加強學術交流、科研成果的推廣和科學知識的普及,促使我院多出人才,多出成果。」 這期學報的出版,邁出了太原機械學院學術交流的第一步。此時的學報負責人為武治邦老師,每年出版學報1期。1982 年學報改為半年刊,1986年改為季刊。

1987年太原機械學院學報編輯部正式成立,由學校科研處管理。編輯部由趙紀蘭、李智玲、孟青3人組成。

1988年學報申請到正式出版刊號,1989年取得了國際連續出版物號,學校聘潘德恆教授為學報主編,趙文宣教授為編委會主任,趙紀蘭老師為編輯部主任。

1993年太原機械學院出版部成立,定為正處級單位,由趙紀蘭任主任,潘德恆教授繼續擔任主編,趙文宣教授連任編委會主任。

1994年,太原機械學院更名為華北工學院;1995年,《太原機械學院學報》改為《華北工學院學報》,刊號為 ISSN 1006-5431 / CN 14-1205/TH。

2000年《華北工學院學報》改為雙月刊,2001年張記龍博士擔任華北工學院出版部主任。

2002年3月 ,《華北工學院學報》進入首批中國期刊方陣。

2005年,華北工學院更名為中北大學,《華北工學院學報》改為《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社會科學版

期刊簡介

現用刊名:《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曾用名:《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華北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創刊時間:1985年

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發揮綜合性理工院校特點,開展政治、經濟、哲學、法學、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研究,反映高教改革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主要欄目

政治理論、哲學[2]研究、文學理論、外語研究、語言文字學、經濟與管理、法學研究、體育理論、民俗學與區域文化研究。

獲獎情況

連續3年榮獲「山西省一級期刊」稱號

收錄情況

本學報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等國內重要檢索數據庫收錄。

視頻

中北大學學報 相關視頻

中北大學有哪些專業比較好?聽招生辦老師的介紹
中北大學的「電氣自動化」專業如何?

參考文獻